
 
本期作者
周成军 王 宏 李炎林 欣 欣
王永龙 常 青 马玉侠 石 艳
陈凤贤 曹卫正 曹 宏 郭 丽
	谷逢贵 韩    璐 悠 然 陈桂茹
	王韵章 张金泉 舒 风 柯凤婷
	马韩威 佟建波 王宝彦 孙岩铎
	刘 宁 王志铭 孙魁义 马淑坤
	龙昌珍 李志超 李春标 闫世耀
	云青春 韩明举 李 洁 邹振勤
	卢继清 李英贤 梁伟华 高中鲜
	谢继余 刘显双
	六一感怀(新韵)
	周成军
	手擎相册忆当年,一曲儿歌稚嫩甜。
	母校窗前童趣在,乡愁几缕绕心间。
	【王道功点评】:
简?明快是一种写作风格;含蓄隽永也是一种写作风格。两者没有高下之分,也没有优劣之别。有的只是表达方式的不同。
	  李白诗风多为简?明快,而杜甫诗风含蓄隽永。两位大诗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对我们后学而言,能把诗写得言通字顺是最起码的要求,故作高深往往易误岐途。
	  周成军的《六一感怀》(新韵)就是写得简?明快的一首好诗。首句“手擎相册忆当年”开篇巧用相册来勾起对童年的回忆。“相册”一物借用的妙。紧接着下句“一曲儿歌稚嫩甜”直接用一曲儿歌来表达儿童的天真快乐,不拖泥带水。“稚嫩甜”形象生动,尤其是“甜”字表明了欢愉幸福的童年生活。“母校窗前童趣在”让人一下子想到了那课间休息的十分钟的乐趣,此句转得自然,为结句做了很好的铺垫。结句“乡愁几缕绕心间”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余味无穷。这是一首难得的七言绝句。
	童年时光
	王宏
	青色柳丝横短笛,和风玉露惹情痴。
	袖藏碧叶鬓簪朵,水拨清弦云做诗。
	燕子闻声穿牖户,小苗破土展新姿。
	耳边春曲今犹在,常忆当年玩耍时。
	六一童趣
	李炎林
	风筝牵梦入云霞,彩笔涂墙乱画鸦。
	最是天真藏不住,糖瓜沾脸笑无邪。
	清平乐. 又回少年
	欣 欣
	  长堤晨晓,露伴青青草。挥臂乒乓银发傲,身影穿梭如少。
	  坛闻芍药颜欢,枝赏喜鹊喧天。迎旭红巾飞舞,队歌荡漾心间。
	儿童节感怀
	王永龙
	游船荡桨忆童年,律动歌谣绕耳边。
	过户清风撩意马,适时细雨润心田。
	红巾系颈人难老,白发盈头夜不眠。
	蜜罐儿孙当励志,知行合一乃天然。
	忆父亲(新韵)
	常青
	未冠从军风雨中,身姿矫健若飞鸿。
	语言深刻俗尘怒,襟宇端居明月惊。
	谁料青衫难揽胜,幸依白发复称雄。
	女承父业新闻梦,二秩分离泪纵横。
	曾经的六·一
	马玉侠
	又见窗前日影斜,光阴如水逝年华。
	童心未泯儿时趣,学路来回校与家。
	识数初明能运算,作文会写种桑麻。
	依稀往事堪追忆,惯看江湖起落霞。
	蝶恋花·忆父生辰感怀
	石 艳
	  烛影摇红人似玉。贺寿依稀,难忘辰宵曲。昔日暖心情在屋。当年慈父恩长沐。
	  犹记庭前梅雪掬。笑语同框,岁月欣留足。今叹曾经时不复。相思浸满相思斛。
	追忆父亲
	陈凤贤
	如山父爱乐躬耕,养育含辛满腹情。
	自律刚强言有信,勤劳正义事无争。
	方圆传统齐家训,规矩成章教子生。
	回首苍茫云海处,松涛吟诵敬其名。
	拾记三岁半
	曹卫正
	仙使勤临诊,原何巷陌殊。
	看门罗鸟雀,隐迹绕街衢。
	五月天花厄,三生幸运株。
	耳边风已往,身世退江湖。
	后记:建国后天花病基本灭绝。孩童的我却意外得了很重的天花,惊动不小。为避免传染,门前街道禁止通行。大夫护士每天问诊消毒。那个时期是我人生被关注与照顾的极端时刻,登上了天花板。当愈合结痂的时候其痒难耐,我妈妈在我耳边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小正啊,别用手挠。”从此我便了解了那些麻面人的来历。这场经历很幸运,我不仅康复而且没有留下麻子或创痕,只留下了人生朦胧的最初记忆。
	感 怀
	曹 宏
	瘦影疏枝映夕烟,飞云乱绪起三千。
	身衰正午常瞌睡,意懒深更总不眠。
	虎卧平阳思以后,龙腾巨壑说从前。
	光阴如果倒花甲,若个皤翁不少年。
	忆童年
	郭 丽
	童心梦底月华埋,回望儿时苦字排。
	田里拾瓜盘里果,林中捡叶灶中柴。
	窝头白菜填空胃,旧褂补丁包瘦怀。
	九域今朝春漫好,夕阳煦暖福同斋。
	满江红·祖国花朵向阳开
	谷逢贵
	  碧野蓝天,朝阳焕、蝶飞花炫。彩旗飘、群童欢唱,琴音相伴。户外畅游添快乐,校园博习增才干。敬师长、融爱细微中,情生暖。
	  优品学,犹康健。真本事,凭磨炼。盼鲤跃龙门,黉业期满。追月飞船遨瀚宇,巡疆母舰驱妖狚。唯祈愿、花朵向阳开,童心灿。
	注:“狚”(dan四声),兽名,状似狼。
	鹧鸪天·父爱
	韩 璐
	  父爱无声可顶天,倾心竭力有谁怜。弱身堪著风兼雨,能手相撑日和年。
	  严教子,护娇妍。晚归晨起受熬煎。独尝世事千般苦,赢得家安血脉延。
	父亲节感怀
	悠然
	默默擎天柱,殷殷育子情。
	艰难催鬓雪,苦累暗支撑。
	寡语藏深爱,辛劳寄远程。
	春晖何以报,乞顾慰长生。
	忆父亲
	陈桂茹
	高岑仰望爱深知,往事回眸忆父时。
	教女闺箴行世路,养儿儒训立根基。
	肩扛生计无涯梦,脚踏春秋一卷诗。
	仙去椿庭恩未报,空留家诫我怀思。
	蓦山溪·游平遥古城
	王韵章
	  城墙挺拔,风雨千年度。经久更弥新,晋文化、声名昭著。街衢里巷,遵八卦之形,古陶地,今平遥,演变寒和暑。
	  明清特色,画卷恢弘驻。票号至今延,神威在、龙盘虎踞。悠悠历史,数不尽风流,学子梦,县衙公,故事渊源叙。
	祭在父亲节
	张金泉
	先茔故道草萋萋,老树藏鸦乌夜啼。
	沈雨哀风侵旧墓,苍台青藓着新泥。
	凝愁积雾尘心绕,触景伤怀泪眼迷。
	二十年光思父梦,牵情往事压云低。
	父亲节有感
	舒 风
	父爱如山重,撑家一片天,
	谋生何畏苦,处世自求全。
	常识礼仪道,孰知朱子篇。
	从来无怨悔,德义世人传。
	忆 父
	柯凤婷
	一别十年如断琴,三更梦境识余音。
	迎宾畅饮每馀兴,教子厉声多费心。
	正派为人邻里敬,殷勤寄世友朋钦。
	从来父爱犹山重,化作涓流入骨侵。
	好女儿·远岫入云孤
	马韩威
	  远岫入云孤。天际落霞舒。几缕茶香盈室,眸底了无拘。早已厌江湖。
	  任尘迹、岁月徐疏。何如闲卧,清风伴我,一枕温书。
	儿童节抒怀忆父恩
	佟建波
	欢乐六一引林园,半醉东西即景轩。
	四海升平瞻夕照,群贤咫尺恋朝喧。
	龙颜父辈容身地,铸剑童年展翅魂。
	惜别光阴声在耳,关怀笑语梦留痕。
	曾经竹马围嬉闹,不变风筝绕舞垠。
	再续庶民还聚首,讴歌厚德韵天根。
	红尘逝者残书瘦,碧落生前朗月恩。
	遥寄京城孙女
	王宝彦
	隔屏遥念玉娇娃,六一京城映绮霞。
	课罢习琴添雅趣,闲余舞袖展灵华。
	童心孝道融明月,礼貌知恩似朵花。
	待得归期相执手,家乡赏景话桑麻。
	生查子·父亲
	孙岩铎
	  不懈苦奔波,禀顺尘中累。未曾享乐奢,厚望儿孙辈。
	  少小受熏陶,严教知惇惠。及长念椿庭,怀恩夜难寐。
	临江仙·贺家父诞辰
	刘 宁
	乙巳七旬添二寿,飞云腕走龙蛇。诗情担月砚生花。艺园耕半世,笔墨闯天涯。
	养儿育女双肩重,经年风雨为家。鬓霜何惧度年华?人虽垂老日,砥砺志无瑕。
	忆趣乐童年
	王志铭
	柳哨嘟嘟唤旧游,童真往事漫回眸。
	滚环竹马鞭声脆,掷石弹弓鸟影愁。
	习水摸鱼翻浪戏,藏猫扑蝶折花羞。
	侧聆雏雀啼深树,趣乐光阴梦境流。
	忆父恩
	孙魁义
	黧面擎星破晓霜,车钳老茧刻沧桑。
	修镰补网千家月,煨药披衣半夜凉。
	诫语常随灯影瘦,慈怀总伴灶烟长。
	今瞻旧物思无尽,忍见庭槐挂夕阳。
	[双调·落梅风]父亲节忆父
	马淑坤
	  今时奠,佳节咽,忆慈亲裂肝心煎。一生耐劳忠孝诠,荫泽儿女家风传。
	父亲(新韵)
	龙昌珍
	父亲背影耸心间,日夜忙前顾后安。
	慈爱恩情深似海,躬身碌禄为家天。
	老年向往儿童节(新韵)
	李志超
	童心不泯展欢颜,红领巾飘亮眼前。
	且把夕阳当晓日,满怀朝气忘其年。
	立夏感怀
	李春标
	大漠春归草木新,一朝立夏遁芳尘。
	林间风绕梳华羽,水面花开跃细鳞。
	倚槛双桐皆傲岁,冲天排柳各争晨。
	重披战甲他乡路,情满边关万里人。
	童 年
	闫世耀
	稚气膨膨百物鲜,轮车幻想越蓝天。
	歪斜脚印成图画,朗润书声入管弦。
	蟋蟀瓢虫同趣梦,绦缨柳絮伴翔鸢。
	惟期身体稍长大,快乐无邪胜似仙。
	"父亲节”忆父亲(通韵)
	云青春
	每忆严椿泪满腮,含辛只盼子成才。
	鸡鸣忍困耕薄地,月上拖疲返陋宅。
	粗粝三餐充胃腹,鹑衣一件袒胸怀。
	唏嘘父辈身先去,未等糖甜蜜日来。
	难忘年少时
	韩明举
	少年图乐趣,玩转木冰猴。
	摔响黄泥炮,攀登黑土丘。
	开春吹柳笛,立夏叠烟舟。
	岁月匆匆过,时光盼倒流。
	过六一
	李 洁
	花甲古稀痴傻童,晚秋执意沐春风。
	公园坪上眉间乐,星炬旗前颈下红。
	手帕秘藏迟缉媪,铁环蠕动缓趋翁。
	少年如梦迷离事,弹指瞳朦伴耳聋。
	父亲节前梦旧居怀父
	邹振勤
	檐角风摧旧燕泥,柴扉野草没阶梯。
	几张蛛网横篱院,百尺愁肠咽话题。
	手泽犹温天界远,音容渐杳暮云低。
	哀思十载空垂泪,每忆亏亲痛噬脐。
	虞美人·忆儿时挖野菜
	卢继清
	小丫仨俩来村外,兴把新芽采。小根蒜白比珠玑,野韭柳蒿鲜嫩正相宜。
	寻香剪绿求温饱,恐怕春山老。抱真时节好提篮,回味青葱日子苦还甜。
	江城子·忆父垦荒(新韵)
	李英贤
	  六零挨饿苦平生。腹肠清,瓮粮空。老爸拼挣,携幼子亲恭,周日难歇坟场地,开荒土,仿村农。
	  舍眠贪晚伴繁星。铲茅蓬,崭青藤。播种希祈,挥汗雨浃盈。受累愿双肩重担。教后辈,效家风。
	忆父(中华新韵)
	梁伟华
	扎根乡土苦知青,执教黉门大半生。
	四秩辛劳无怨悔,留名百里好风评。
	少年游·忆童年
	高中鲜
	  柳丝摇曳小桥头,往事入双眸。泥丸弹鸟,纸鸢牵梦,欢乐满田畴。
	  夏临河汊摸鱼去,嬉闹不知休。竹榻乘凉,望星听语,岁月去难留。
	六一儿童节感怀(通韵)
	谢继余
	笑语推开六月门,稀年岁晚更天真。
	童颜虽逝童心在,节日何须老幼分。
	虞美人·诗心暖童心
	刘显双
	  诗心化作春潮涌,点滴皆情重。泠波汇作彩云桥,托起万千星梦、上青霄。
	  琅琅稚语穿林杪,梦向枝头早。笑音欢跃自相邀,恰似东风过处、绿初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