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更多
江城文化大花园中的玉树琼花——漫谈我市雪柳诗社近年来繁荣发展的新气象
转载《江城日报》2022年1月21日(江城文化)专版文章 江城文化大花园中的玉树琼花 ——漫谈我市雪柳诗社近年来繁荣发展的新气象 作者:宋曙春 民间文学社团的繁荣发展,是一个城市文学发展、文化发展是否具有群众基础的重要标志。民间文学社团的发展与成员的创作,离不开城市文化底蕴的滋养。我市独特的自然风光赋予了我市民间文学社团“雪柳诗社”美丽的名字。“雪柳诗社”也在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找到归属感,逐步繁荣发展,成为我市文化大花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扎根生活 汲取本土文化养分 雪柳诗社自成立起,就确定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与本土自然生态、人文环境密切关联,把情系故土、讴歌家乡、促进民间文学创作、繁荣本土民间文化作为初衷。三十多年来,诗社的成员以雪柳及江城独特的自然风光作为创作题材的诗歌数不胜数。自首届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开始,雪柳诗社受市政府委托编辑出版“古今名家咏吉林”诗集《凇城风韵》,此类作品年年如雨后春笋般带给江城市民美的享受,近年来更是佳作迭出,日臻精进。 在2013年全国松花湖诗词大赛、2015年“吟船厂咏水师”吉林船厂诗歌大赛中,雪柳诗社成员有多人获奖。2016年,诗社选出20篇作品参加市“诗韵江城万人诗歌朗诵”,受到好评。在第二届“中国·吉林市国际冰雪摄影大展歌曲征集大赛”中,诗社成员郭丽、张弘、邹艳华、赵铁桥、潘德林等创作的作品《为爱而来》《吉林江城我的家》《雾凇花开请你来》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在2020年市“抖新风晒文明秀家乡”创城百日攻坚短视频文艺大赛中,诗社成员邵忠人创作的《吉林我故乡》获三等奖。2021年,诗社选出40首作品参加市“冰雪诗词展览”,受到好评。 创作歌颂城市风光的作品,需要创作者深深地扎根于生活。近年来,雪柳诗社的成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描绘家乡美丽的景色,歌颂美丽的家乡,抒发热爱家乡的深切之情,充分展现了江城灿烂的文化历史和地域风光及发展成就。如郭丽创作的歌词《吉林江城我的家》:“青山绿水古城风,船厂遗迹大江东。康熙放船歌一曲,乾隆狩猎劲弯弓……吉林江城我的家,此生不了情!”作品集中描写了船厂遗迹、康熙放船、乾隆狩猎、垂柳凇花、高句丽和乌拉古城、城镇高楼、农家小院等众多景致,以娴熟的技法勾勒出江城的历史和现实的美丽与温馨。雪柳诗社的成员最初比较关注江城冰雪自然景观的创作,后来逐渐拓展为歌咏江城的风光、景观、人文、历史、文化以及赞美新生活、颂扬新时代。这些作品汲取本土文化养分,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活动中,雪柳诗社的成员都创作了大量豪情满怀的优秀作品,激情高歌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赤子情怀。诗社还先后组织成员探访桦甸的抗联密营,到红石湖、白山湖、松花湖以及山东的凤凰湖、黑龙江的凤凰山等地考察采风,了解收集当地的革命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素材,撰写了许多富有正能量的作品。 在2020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的线上歌咏会上,37位诗社成员选择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诗词和歌颂党、歌颂祖国的歌曲,以音频、视频的形式,进行声情并茂的演绎。诗社还举办了党员抗疫诗歌空中朗诵会,65名党员成员通过微信群发布原创抗疫诗歌作品,30名党员成员以线上朗诵的形式展示了40首原创抗疫诗歌作品。 甄树哲、于海铭等诗社老社员有近百首诗词在“红色耀中华,党在我心中”吉林文庙红色诗词展中获奖。诗社还有2000首作品入选吉林省诗词学会《中国精神百咏》。在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吉林省军人事务厅、吉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主办的“寻访老兵足迹、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征文活动中,诗社常务副社长石艳的作品《父亲,永远是革命军人》获奖,并被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收藏。邹艳华创作的歌词《送哥走军营》同时获奖。 2020年,雪柳诗社通过微信群举办了“同心歌盛世,深情诵党恩”纪念建党99周年歌咏会,40位成员以音频、视频的形式朗诵原创诗歌和演唱原创歌曲,为党的99岁华诞送上衷心的祝福。同年,在“吉林省农民文化节吉林市系列活动暨龙潭区农村文化节”活动中,诗社成员李炎林因热心关注乡村文化建设,以对联、诗词作品助力双桠山村新农村发展,深受村民欢迎,被龙潭区江密峰镇双桠山村授予“荣誉村民”称号。雪柳诗社的成员在我市举办的各种重大活动中都积极参与、精心创作,彰显了热爱家乡的情怀。 兼容并蓄 促进自身发展 一个先进的文化团体,应该具有包容性,既赓续优良传统,也吸纳先进养分,求同存异,优势互补,促进繁荣。雪柳诗社近年来在文学创作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对于传统与现代、对于本土与外域的文学、文化,都有一种包容性,摒弃了旧时一些民间文化团体固步自封、画地为牢、筑城拒外的陋习,既保持了本土文化特色,也接纳外域文化精华,并在汲取传统历史文化、外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文化自信,更有力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雪柳诗社在诗歌创作方面,既重视传统诗词的创作,也重视现代诗歌的创作。诗社迄今为止,出版了20多部《雪柳诗集》,收录传统诗词8000余首。在2019年举办的“爱祖国 颂家乡”吉林诗友原创歌曲演唱会上,诗社成员将传统诗词讲究格律、平仄用韵、含蓄精练、诗画合一、意境幽深的多种美感,以演唱的形式展现出来,广受赞誉。2019年,在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楹联报社举办的“对联中国”大赛中,诗社成员苏雨智、陈春玲、刘丽华等获奖。2021年,诗社副社长卢继清在第五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中获三等奖和精品奖。郭丽、石艳、卢继清、常青、孙魁义、刘显双等创作的传统诗词作品多次刊登在《中华诗词》《中华辞赋》《长白山诗词》等国家级和省级杂志上。 诗社还利用多种创作平台,积极组织成员进行传统诗词创作。他们每年都参加纪念孔子诞辰周年公祭活动,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创作了大量传统诗词作品。在我市《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百米书画长卷诗词楹联创作中,常青、刘海波、韩明举、栾禄江、高中鲜、郭崇华、辛劢、陈春玲等人的作品入选。百米书画长卷被市博物馆收藏。刘宏林撰写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赋》以汉篆书法百米长卷的形式,在市人民广场、世纪广场以及吉林各大专院校巡回展出。长卷由吉林省委党校收藏。2020年、2021年有63名雪柳诗社成员加入了以传统诗词创作为主的吉林省诗词学会。2021年,经中华诗词学会审核,中华诗词网站吉林省诗词学会雪柳诗社分站开通。 雪柳诗社在注重传统诗词创作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现代诗歌的创作。2019年《青年作家》杂志社主办“宽窄岁月·我与新时代”全国文学大赛,雪柳诗社成员冯冯创作的现代诗歌获奖。随后,其作品分别被《民族文学》《作家》等国家级杂志刊登。冯冯创作的现代诗歌组诗《细鳞河之夜》获第六届公木文学奖。郭丽、石艳等人创作的现代诗歌入选《2020中国散文诗年选》。近年来,雪柳诗社有近百名成员创作的现代诗歌在全国和省市诗歌赛事上获奖。在首届“三稻粱杯”全国诗文大赛中,冯冯、张丽艳、胡杰、张新影等创作的现代诗歌获奖。卢继清、李炎林创作的近体诗词入选吉林省文史研究馆主编的主题诗书画印作品专集《江山就是人民》作品集。近年来,诗社有多名成员在《人民日报》《星星诗刊》《中国散文诗》《诗选刊》《中国火炬报》《作家》《吉林日报》《文风》等国家级和省级报纸杂志上发表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曹玉双、鹿晶等多人的现代诗歌作品入选《吉林文学作品年选》。雪柳诗社还坚持以“同题诗”创作的方式,即确立一个主题,让成员们分别创作传统诗词和现代诗歌,来促进现代诗歌的创作。 不断吸纳优秀的创作人才,包括欢迎众多域外诗友加入,进一步体现了雪柳诗社的包容精神,也扩大了诗社品牌的影响力。大家在一个充满家庭般温暖和默契的创作氛围里,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雅风现代诗社是雪柳诗社组织成立的分支机构。成立雅风现代诗社就是为了进一步为爱好现代诗歌创作的诗友,创造作品交流的展示平台。多年来,两个诗社通力合作,多次联袂举办大型活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促进江城传统诗词和现代诗歌的创作贡献了力量。 雪柳诗社鼓励成员们追求个人风格,促进诗社整体创作风格的多样化。但包容并非迁就、纵容,诗社十分重视纠正成员作品中的偏差和缺失,防止出现哗众取宠、脱离生活、违背文学创作规律的问题。近年来,诗社多次邀请省内和我市知名学者、专家组织学术讨论和创作指导,帮助诗社成员从不同角度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以不同的风格呈现文学创作的正能量。 不断探索 拓展文化传播方式 近年来,雪柳诗社着力打造网络传播平台,开通新浪博客,创办微刊,同时经营《吉林市雪柳诗社》《诗香门第》等微信公众号。《诗香门第》微信公众号坚持每月推出两期,每期分3个至4个板块。几年下来,雪柳诗社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江城群众喜爱的欣赏诗歌和学习诗歌创作的良师益友。雪柳诗社开通的新浪博客,坚持不定期更新,2021年发表博文128篇,自2009年至今已经发表博文1000余篇。 诗社在《诗香门第》微信公众号创办的“同题诗”创作活动深受诗友们的欢迎。经研究,诗社为“同题诗”创作活动创立了《诗香门第》专刊,只设主题,没有具体标题的限定。诗友们有了更加宽松的创作环境,更加激发了创作热情。诗社还聘请苏雨智、王道功、金伟信、静川等8位老师,对每期“同题诗”创作活动选择的范例进行点评,既指出作品的优点,也分析作品存在的问题,使诗友们的作品质量稳步上升。2013年至2021年,《诗香门第》公众号已经推出132期。诗友们尽情地在这个空间里施展才华,唱响时代的主旋律,以笔墨为党的文化事业添砖加瓦。 举办演艺活动是雪柳诗社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极为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他们热心、积极地组织开展了很多诗歌朗诵、演诵、演唱、歌舞等大型活动。2019年至2021年期间,除了举办多种线上活动之外,诗社成员们还多次踊跃登台,展现多种艺术才华,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演唱革命歌曲,抒发热爱党和祖国的炽热情怀,讴歌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丰硕成果。由雪柳诗社和雅风诗社共同承办的《爱祖国 颂家乡 吉林诗友原创歌曲演唱会》,在全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民间文化社团举办大型活动的成功范例。 民间文学社团不仅是自娱自乐、内部交流的文化沙龙,而且是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具有社会责任的文化社团。雪柳诗社多年来不断地进行组织建设,把诗歌创作提升到文化建设的高度,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带领诗社成员聚诗心、兴文化、不断探索有效提高我市文学创作的新方法,不断地向更新更高的目标迈进。诗社带领成员们不断地开拓诗歌创作的新领域、新理念,用独创的视角和思维,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作品,精心创作出文字和思想皆美的优秀作品,突显一个诗歌爱好者应有的时代精神和创作情怀。 雪柳诗社社长郭丽在诗社的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要本着传播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江城本土文化进行创作,坚定文化自信,凝聚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信仰力量,传递正能量,高唱正气歌, 塑造‘雪柳’品牌形象,形成独特的‘雪柳’文化。”雪柳诗社正是这样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一个民间文学团体在繁荣我市文化事业中的责任和担当。
学会简介
更多
吉林市雪柳诗社始建于1984年,是由北华大学教授张戈老师等19人创办的诗词创作团体。是中华诗词学会创始人之一,团体会员。1992年在市民政局领取了社会团体执照,由吉林市文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诗社第一届社长张戈,第二届至第五届均由市级领导担任社长,第六届社长甄树哲,现任社长郭丽。目前在册社员400多人。诗社以诗词创作、学习提高为目的,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促进诗社全方位发展。多年来出版《雪柳诗集》20多部,收传统诗词8000余首。会员出版个人专集百余部。会员的作品多次在《中华诗词》《中华辞赋》《诗选刊》《吉林日报》《长白山诗词》等报刊上发表,在国内外各种赛事中多次获奖。诗社多次被市文联评为先进团体。
诗词速递
更多
赛事纵横
更多
会员风采
更多
  • 郭丽
  • 石艳
  • 卢继清
  • 常青
  • 刘显双
  • 唐宓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检索工具
  • 中华通韵
  • 中华新韵
  • 平水韵
  • 词林正韵
     格律检测工具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林英 我叫林英,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是鼎城区江南中学的退休教师。父亲林世琨生于1921年,卒于2021年,百岁人生坎坷而荣光,他仁德为怀,诗书传家,点点滴滴,至今犹在眼前。 父亲生前是中学教师、中共党员,是中华诗词学会的早期会员、重点作者,也是《朗州诗艺》社的创始人之一。他从小接受私塾教育,饱读四书五经,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知义明理,与人为善,宽厚仁爱,实诚至真。在中学时期,他就向报社投稿,仗义执言,为民呐喊。21岁走上教育战线,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年至87岁,才走下老年大学的讲台结束教书生涯。 父亲退休后以创办诗社、写诗编诗为主,其创作的1000多首诗词散见于国内各地诗词刊物之中,作品入选《当代中华诗词集》《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华名人大典》,为常德的诗教贡献了力量。 父亲曾多次参加市、区级和全国性的诗词集会、学术研讨,2000年父亲年已80岁,仍不辞辛劳前往深圳参加全国第十三届中华诗词研讨会。2007年,父亲怀着对诗圣杜甫的崇敬和景仰,还前往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游览采风,《瞻仰武侯祠》就是他归来后的作品。 父亲在青年时期命运跌宕、磨难重重,错过了入党佳期,后在80高龄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个人心愿。2016年5月,鼎城电视台举行“忆党史感党恩”演讲比赛,区委参赛选手逄晓博的演讲《跨越半个世纪的三次申请入党》,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父亲入党的艰辛历程,受到评委们的高度赞扬。 2020年10月,父亲在百岁生日之际,题了一首《迎接百岁》自勉。其诗云:“回首沧桑日月长,饱经风雨又冰霜。八旬讲课不言苦,九秩出书未诉忙。论说万言惭卓见,诗歌千首愧华章。春秋佳日登高唱,年寿频加喜洋洋。” 父亲一生喜欢买书读书,家里藏书很多是父亲购买的。早些年,父亲工资低,只好节衣缩食买书藏书,如《李白诗歌全集》《杜甫诗集》《中华对联》《古文观止》等等,这些古文经典著作,父亲都精读细品,书里都有他的亲笔批注释义。每当我看到父亲留下的这些珍贵笔迹时,就会双眼模糊,父亲教育我的往事历历在目。“十载功夫终破壁,一生刚劲必拿云”不愧为父亲读书生涯的真实记录。 我和儿子、侄女侄子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育和熏陶,父亲叫我们几代人读《唐诗三百首》《唐诗选集》《古文观止》等,这些书籍现在还存放在我的书柜里。记得我工作之初的几年,每当寒暑假或周末回家,父亲就把家里红木方桌放在禾场花间树下,给我讲解、教我朗读。父亲还教育我说:“读书如汇川入海、积土成山,日积月累才会成功。”书卷多情似故人,诗词寄梦总相亲。那时,我希望自己也能像李白、杜甫、徐霞客那样,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写下千年诗篇流传于世! 在父亲的教导和影响下,我对诗词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7年我开通网络博客进行写作,2009年申请加入了鼎城诗艺社,2015年加入了常德市诗词学会,同年加入了湖南省诗词学会,2021年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 2021年上半年,我那百岁的父亲走了,我无法抹去有关父亲的记忆,以泪洗面,悲从心生。父亲的音容笑貌时刻在我脑海闪现,父亲的谆谆教诲时刻在我耳边回响,父亲铁肩担道义、皓首著文章的人生态度鞭策着我,父亲滴水穿石、集腋成裘的为学精神激励着我。我不会忘记父亲的忠告,继续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去发掘,在千年诗词的海洋里去求索,让自己的人生饱含诗香韵味,让未来生活更加诗情画意。 这些年,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诗协活动:2010年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常德诗人节,2012年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常德诗人节,2017年参加了《走向》首发仪式,2018年参加了三八书香颁奖典礼,2019年参加市巾帼诗社旅行采风活动,结识了全国各地文朋诗友,增长了见识。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一代继承传播,世世代代发扬光大。
    查看详情》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 守得家园方寸土(作者:王琼)
    2021年12月19日
  • 相伴诗词到永远
    2021年11月10日

社团地址:吉林市船营区怀德街物华商城A号楼1层98号网点

邮编:100007邮箱:jllujiqing@163.com联系电话: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