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诗坛讯息列表
在平凉市崆峒诗词学会《崆峒诗韵》首发式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        阅读:次      
分享到:
在平凉市崆峒诗词学会《崆峒诗韵》首发式上的致辞
郭林禄

(2023 年 4月8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大家早上好!
        四月的平凉,桃红柳绿,百花盛开,风景旖旎,令人陶醉。今天,平凉市崆峒诗词学会《崆峒诗韵》首发式,在平凉金港湾大酒店隆重举行。有这么多的老领导,老朋友应邀出席,我非常感动,深感欣慰,由衷地高兴。我代表平凉市崆峒诗词学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汇报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平凉市崆峒诗词学会的发展情况
       平凉市崆峒诗词学会有着光荣的历史。她于1985年12月早于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以碧玉箫为代表的首届崆峒诗社是筹备中华诗词学会的发起单位之一,为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社长碧玉箫赴京出席了中华诗词学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并被当选为中华诗词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这是平凉市崆峒诗词学会的光荣和骄傲。平凉市崆峒诗词学会已经历时八届。几十年来,历届诗词学会,带领广大会员和诗词爱好者,克服困难,知难而进,扎实工作,服务社会,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平凉市诗词事业更有发展繁荣的今天。2015年10月31日,平凉市崆峒诗词学会召开了第八次会员大会,提出了“五个突破”的目标要求,选举产生了八届理事会。八届市诗词学会,在市文联和市民政局的直接领导监督下,在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带领广大会员和诗词爱好者,借鉴历届学会的好作法,好经验,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平凉的诗词事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始终坚持正确的诗词创作方向。几年来,通过各种形式,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诗词创作实践。重点围绕传统节日、重要节会、小康建设、乡村振兴,重要产业、文化旅游事业、抗疫斗争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安排诗词创作活动。创作出了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和反映平凉社会经济发展的好诗词作品。积极协调联系,省市诗词学会先后两次,在崆峒区和灵台县开展了较大规模的采风活动,当地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采风共创作出了460多首较高水平的诗词作品,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讴歌党和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推广典型经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后,组织会员积极开展诗词创作,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学会刊发微刊3期,编发会员诗词作品100多首。 
        二、高度重视诗词创作质量。学会始终把提高诗词创作质量和水平,作为学会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抓住不放。通过学习培训、采风、网络练兵、传帮带等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会员的诗词创作水平。2016年3月22日,学会建起了“平凉诗词”微信群。诗词微信群越办越好。纪律严明,制度落实,管理规范。群员发展到150多人。几年来,曾开展了“快乐读古诗”、“古典诗词赏读”、“重温经典”、“古典诗词赏析”、“当、现代诗词评析”等讲座,推介古今优秀诗词作品1550多首,供大家学习;开展七绝写作技法讲座78讲。坚持每日有早读,每日有新作交流,有诗作点评,真正成为会员和诗词爱好者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每年都开展较大唱酬活动四至五次。刊发会刊《崆峒诗词》8期,编发诗词作品2800多首,社会普遍反映良好。
          三、不断拓展诗教工作的覆盖面。有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薰陶。一是持续开展诗词“六进”活动,不断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二是培训提高。举办诗词创作培训班、研讨班、论坛13期,两千多人(次)参加了培训研讨,扩大了影响。举办诗歌朗诵会5期,一千多人参加。举行诗书画展览活动一次,五千多人观展。三是拓展宣传渠道。2019年10月1日,创立了学会《崆峒诗苑》微信公众号,旨在加强内外联系,增加学习交流渠道,拓展学习交流范围,宣传平凉,推介平凉,扩大影响。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止目前,已编发85期,刊发会员诗词作品2500多首,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四、基层组织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学会主动向县(市、区)领导汇报,加大协调工作力度,争取各方面支持。从2020年7月以来,先后有华亭市、崆峒区、庄浪县、静宁四县(市、区)成立了诗词学会,结束了我市无县一级诗词学会的历史,搭建了传承、发展繁荣中华优秀传统诗词事业的平台。
       五、人才和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采取列席会议、采风、交任务,压担子等方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员中有3人担任了市学会的副会长、秘书长。推荐5人担任了省学会的理事,1人担任了省学会会刊《甘肃诗词》副主编,4人担任了省学会专委会主任、副主任。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本届诗词学会任期内,共发展会员68名。从市学会会员中,推荐20多人加入了省诗词学会,推荐11人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
       六、学会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对于涉及学会的大事,都按规定提交有关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职责到位,团结协调,工作积极主动,热心为会员服务。制度健全,做到了学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甘肃省诗词学会会长曾这样评价市诗词学会的工作:“读平凉崆峒诗词学会郭会长在八届九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顿觉春风习习,天机活泼。认真把群团工作正规化,制度化,平凉市崆峒诗词学会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全省各级诗词组织都应该向他们学习”。

        几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方面的支持,我们上下一心,团结奋斗,平凉诗词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二个问题,《崆峒诗韵》编辑的指导思想、思路和目的。
      今天发行的《崆峒诗韵》一书,是平凉市崆峒诗词学会成立将近38年来,编辑出版的第一部诗词作品集,填补了我市诗词学会无传统诗词出版物的空白。这是平凉传统诗词事业发展史上的喜事、盛事。对诗集的编辑工作,市诗词学会十分重视,于去年2月27日,召开会长会议,就编辑工作的指导思想、诗稿来源、选稿数量、选稿质量、排版顺序、诗集名称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成立了编辑委员会。整个工作是在编委会领导下进行的。经过整整一年的辛苦工作,今天诗集终于出版发行,与大家見面了。值得庆贺!
      编辑出版一本诗集,这是本届市诗词学会的既定目标,更是广大会员的祈盼。旨在运用传统诗词文化,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放歌新时代,赞美人民美好新生活,宣传平凉,推介平凉。《崆峒诗韵》中的诗词作品,主要是从市学会《崆峒诗苑》微刊两年刊发的1500多首(阙)诗词作品中选编的。 其作者,大都是平凉市崆峒诗词学会的会员,同时还有少量诗写平凉的省内外的诗词名家。选入的诗词作品,是经过作者反复打磨、编辑精心挑选的。力求做到政治与艺术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毫不夸张的说,本诗词集中的相当一部分作品,反映了目前甘肃诗词界的最高水平,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
       用传统诗词文化比较集中地、系统地宣传平凉,推介平凉,这在平凉传统诗词文化事业发展史上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创举。期望《崆峒诗韵》能成为一张更加深入地宣传推介平凉,提高平凉知名度的名片。同时,也期望能进一步激发平凉诗人词家的创作热情,今后能有更多更好的诗词作品问世。
       最后,我以一首小诗,作为我汇报的结束语:
当年小树已成材,叶茂根深势壮哉。
欣喜园丁齐浇灌,花儿朵朵应时开。
        谢谢大家!

(作者:甘肃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平凉市崆峒诗词学会会长)
         

学会地址:甘肃省 平凉市 崆峒区

邮编:100007邮箱:751522431@qq.com联系电话: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