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更多
一棹激潮水,千帆赖斗辰 ——平凉市诗词学会“南湖星火”主题创作会员作品选
一棹激潮水,千帆赖斗辰 ——平凉市诗词学会“南湖星火”主题创作会员作品选 ★郭林? “七一”有怀(二首) 一 党史翻开又一年,锤镰指引凯歌旋。 领先科技人心振,新的长征续锦篇。 二 一路芬芳美似春,小康圆梦倍精神。 历经风雨有何感,吃水谁忘打井人。 ★魏建国 南湖星火咏 一 誓为黎民解倒悬,南湖秀水托红船。 纪元新启东方亮,引领航程奏凯旋。 二 燎原星火照天烧,唤醒工农挺起腰。 穷且益坚求正道,复兴圆梦逐新潮。 ★苏平录 南湖红船 南湖树帜百年春,马列红船主义真。 一举锤镰新世界,扬帆星火领航人。 ★涂生杰 暗夜明灯 南湖火种震乾坤,蓄力凝心势燎原。 暗夜适逢灯探照,工农唤起把身翻。 ★康旭 “七一”即句 南湖星火自从头,燎遍关山五十州。 一江竞渡笛声远,红船逐浪正风流。 ★吴克中 南湖星火 如磐长夜暗乡国,表里山河万众忧。 画舫开航击风雨,启明九域主沉浮。 ★高军积 夏晨颂党 榴花燃火映朝阳,麦浪翻金夏韵长。 风动红旗凝赤志,初心未改共天光。 ★马一平 南湖星火 南湖星火透长天,斩浪穿波启梦先。 理想光芒通玉宇,精神密码载航船。 风云变幻初心定,时代迁移壮志坚。 万里飞歌无阻遏,红旗猎猎映坤乾。 ★翟思荣 红船思绪 举棹撕云破晓声,南湖星火耀长庚。 锤镰扫尽千山暗,血雨催开九域晴。 已缚苍龙凝浩气,更擎赤帜护民生。 闲看浪急风帆劲,还上重霄续远征。 ★罗建民 百年伟业 高扬旌帜望红船,闪烁金徽耀百年。 石窟门中纲领定,井冈山上火星燃。 救民建国歼顽敌,打虎拍蝇挥铁拳。 抗疫脱贫春蕾绽,蓝图筑梦我当先。 ★封占邦 南湖之光 红船先觉酝晖芒,一点火星燃井冈。 遵义城头拨乌霭,延安宝塔耀丹阳。 百年风雨灯明路,万里浪涛标引航。 华夏辉光照寰宇,五洲翘首望东方。 ★朱克雄 南湖星火 柳岸垂丝钓晚凉,乌篷悄泊水中央。 舷灯一点摇星碎,桨影双分漾月长。 夜静犹闻思世语,波平暗涌救民章。 微光自此燎原势,漫卷旌旗耀四方。 ★陈振宇 “七一”放歌 节临七月动高歌,放眼东方乐泰和。 上苑花香添礼乐,南池日暖少风波。 百年命运圣贤计,四海情怀朋友多。 镰斧红旗关世界,复兴故事满山河。 ★马建祥 “七一”抒怀 南湖星火耀天地,华夏疆陲见曙光。 旗帜前边方向指,锤镰下面誓言扬。 枪林弹雨何曾惧,宿露餐风斗志昂。 红色基因赓万代,兴邦强国创辉煌。 ★车文杰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有吟 先驱浴血染旗红,破碎河山孕党雄。 北渚红船星烁烁,南湖银烛火熊熊。 艰危渡尽乾坤变,道业兴来草木葱。 今日逐涛征海月,明朝辟径驭天风。 ★黄河浪 再写“七一” 生灵涂炭江山破,残日风低暗度津。 血燕折翎天际远,乌云裹岸浪花新。 士掀正气九霄碧,潮涌清流大地春。 舟小灯红歌引路,中华崛起续飞轮。 ★张栋梁 贺中国共产党诞辰104周年(新韵) 百又四年风雨艰,红船破雾启新帆。 初心不改山河丽,使命常担岁月安。 理论引航开盛世,精神铸梦挽狂澜。 复兴路上同携手,再谱辉煌锦绣篇。 ★赵地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颂(二首) 一 赫赫五千中华年,敌倭欺凌国民悬。 神州处处狼烟起,华夏熊熊战火燃。 烈烈火旗开大道,星星之火燎无边。 南湖船引新航向,日出东方换了天。 二 神州大地日昭昭,华夏巨龙腾九霄。 捧壤嫦娥庆寿诞,献珠龙王壮图瑶。 繁荣城市歌盛世,振兴乡村颂舜尧。 旗绣炎黄红色梦,人间处处尽春潮。 ★段怀柱 “七一”今吟 南湖“七一”风,吹到井冈红。 浸润百年后, 神州始大同。 ★王永全 南湖 一镜南湖好,风行水底天。 楼台飞燕子,霞彩映红船。 ★赵昕 南湖星火耀新天 南湖星火传,建党誓言宣。 转战征程远,奔波信念坚。 前行驱暗夜,勇敢破霾烟。 跨越千重险,心期祖国圆。 ★冯兴科 满江红·重温入党誓词 卌载回眸,春风里、誓言似铁。凝望处、党旗如火,赤心同烈。三尺讲台承雨露,两千桃李成星烨。举拳时、再忆旧音容,情难歇。 锤镰耀,昭日月;宗旨重,同君血。纵青丝染白,壮怀难灭。两鬓虽霜心愈热,此生许国身长洁。看今朝、昂首立斜阳,丹忱切。 注:吾1986年3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晃已四十年矣! ★昋世民 满江红·红船星火 百载回眸,南湖上、赤霞初裂。惊寰宇、一星火起,漫天焚彻。夜壑行舟穿瘴雾,苍生执炬驱寒雪。挽狂澜、巨手转乾坤,旌旗猎。 延河塔,遵义月;征途险,关山越。看昆仑铸剑,鬼嚎妖灭。今驾神舟巡碧落,更携北斗辉银阙。问初心、依旧是红船,冲涛列! ★马双双 玉楼春·南湖薪火 南湖浩渺清波皱,红舫悠悠承载厚。百年前聚众英贤,商议山河新抖擞。 星星火种初燃就,自此荣原天地秀。朱旗飘展趁东风,炬火曲承千古守。 ★贾贵善 南湖星火 红船掀巨浪,锤斧映斜阳。 浩浩征程启,迢迢遥路蹚。 初心弘愿立,使命铁肩彰。 热血山河祭,忠诚岁月芳。 恩披麦苗茁,泽润稻花香。 落后贫穷弃,繁荣富庶祥。 五湖呈锦绣,四海显辉煌。 华夏腾飞颂,神州崛起昌。
学会简介
更多
平凉市诗词学会简介 平凉市诗词学会是由平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批准成立,并由平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在平凉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的。它是诗词组织、诗词爱好者、创作者、研究者和教育者自愿结合的学术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学会成立于1985年12月22日,是筹备中华诗词学会发起单位之一。学会成立以来,始终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坚持党的文艺方针,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平凉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服务,为繁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会最早成立时的名称为“崆峒诗社”,几经更名。2023年7月13日,经市民政局批准,更名为现在的名称,即“平凉市诗词学会”。
诗词速递
更多
赛事纵横
更多
学会会员
更多
  • 岩松
  • 魏建国
  • 马一平
  • 罗建民
  • 翟思荣
  • 李双霞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格律检测工具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 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 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 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 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 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 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 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 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 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 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 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 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 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 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 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详情》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诗书画苑
更多

学会地址:甘肃省 平凉市 崆峒区

邮编:100007邮箱:751522431@qq.com联系电话: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