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寒露同题作品集
发布时间:
阅读:次
露凝秋色染诗心
文/面朝大海静待花开(学会理事)
时值寒露,霜天清寥。沧州大地秋意渐浓,诗人笔端情思涌动。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诸位同仁以诗为媒,共咏寒露,将二十四节气的流转凝作永恒的诗行。
“秋深寒露凝,何处最关情”,王今伟会长的起句恰如一幅水墨氤氲的卷轴,徐徐展开寒露时节的万千气象。朱澎涛笔下“匆匆雁阵书人字”以天为纸,写尽离愁;陈同斌诗中“耧铃悦耳奏清音”则以地为弦,弹响丰收。尹洪宽的寒露赋承古意而发新声,南路诗中的香山红叶与绿野黄花相映成趣,这些作品共同勾勒出深秋的立体画卷。
细品这组寒露同题,可见三重意境:一重是物候之象,白公平的“细雨纷纷落叶黄”,赵钟铭的“树老荷枯苇絮黄”,皆以敏锐观察捕捉季节更迭的细节;二重是农事之思,刘德元的“最是农家秋潦苦”与老树惜春的“应知农户苦”,延续着《诗经》以来关怀民瘼的传统;三重是生命之悟,赵宝荣“漫倚霜风赋菊花”的旷达,赵增军“蜕羽亦昂扬”的坚韧,都在秋声秋色中探寻人生真谛。
胡俸儒的西江月以“露浸梧桐叶瘦”营造空灵意境,张丽红的七律用“云霞慢拥意难休”展现缠绵情致。这些作品或婉约或豪放,或工笔或写意,恰如寒露时节本身——既有“玄鸟归隐”的肃穆,又有“菊香花影”的绚烂,在清冷与温暖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
寒露是天地交给诗人的信笺,上面写着岁月的密码。当露水在晨曦中凝结成霜,当雁阵在碧空中书写别绪,诗人便以心灵为砚,将自然物候研磨成墨。这些诗作不仅是节气的记录,更是沧州文脉在新时代的延续,展现着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
愿这卷寒露诗篇如秋菊般凌霜绽放,在时光深处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清响。当我们循着诗行走进深秋,会发现寒露不寒——因为每一滴清露里,都映照着诗人温暖的赤忱。
1.王今伟
寒露
秋深寒露凝,何处最关情。
山绮斑斓木,休仙至此明。
寒露观沧州园博园菊花展
休言寒露不多情,恰是中秋皎月明。
漫踱沧州园博苑,菊香花影伴人行。
2.朱澎涛
寒露
寒露风高日见凉,蒹葭曳雪水中央。
匆匆雁阵书人字,正引离愁万里长。
3.陈同斌
乙巳寒露节抒怀
西风乍起感秋深,望眼田畴遍地金。
飒飒银霜花傲蕾,啾啾云雁客惊心。
一天暮雨珠帘断,四野机车辙印侵。
若问农家何所盼?耧铃悦耳奏清音。
4.尹洪宽
寒露
乙巳丙寒庚戌日,庚辰雁去无留意。
绵绵不绝菊花黄,更要增衣惊雪异。
寒露赋
乙巳深秋,露结为寒。鸿雁南征,菊染金裳。玄鸟归隐,荷残柳黄。夜凝清霜于阶下,晨缀琼珠于荻芒。阡陌疏朗,树叶纷飞若蝶;万籁幽沉,秋风徐动微凉。蛩声咽而近寂,云影淡而愈苍。时物潜藏,天地始肃,循阴阳以养精气,顺节令而备冬粮。观夫四时消息,岂非造化之玄章!
5.南路
寒露
深秋节令珠霜冻,昼短夜长寒渐生。
漫漫雪飘天地舞,苍苍云卷大风惊。
香山红叶俨浓艳,绿野黄花纷落英。
入暮空庭思绪暖,拥衾梦断到晨明。
6.刘德元
寒露雨
时逢寒露雨潇潇,雁字难翔鸟雀号。
最是农家秋潦苦,何时祈得月轮高。
7.白公平
七绝·寒露
细雨纷纷落叶黄,秋深寒露染清霜。
东篱金菊争奇艳,馥郁千山满溢香。
8.刁厚琢
寒露
细雨清寒凝冷露,隋堤野菊点黄红。
风中万象争秋色,一鹭翔天豁远瞳。
9.滕国胜
寒露(三首)
(一)
节临寒露晚秋凉,丹桂飘香菊蕊黄。
塘里残荷难忍睹,雁穿云雾向衡阳。
(二)
雁字排空朗诵诗,蛩虫昼夜畏鸣迟。
莫言寒露芳菲尽,桂馥枫红菊艳时。
(三)
塘立残荷雁宇翔,枫红菊艳桂花芳。
千家囤满果丰硕,万户欢欣过小康。
10.姜文鹏
寒露忆旧
寒露节时秋水凉,棉花叶落白茫茫。
旱田玉米将收尽,稻谷金黄欲入仓。
滿目皆为丰乐景,摘来冬枣脆甜香。
枫林染色荷塘萎,万里山河好观光。
11.西江月·寒露
胡俸儒
露浸梧桐叶瘦,风梳菊朵香幽。乡村暮色染霜稠,飞鸟鸣归林岫。 独饮新醅暖盏,闲吟诗句除忧。时光如水漫心头。又是清宵时候。
12.张丽红
寒露吟
晓露清凝霜叶稠,南天宾客过汀洲。
疏篱斜倚黄华见,远岫低连野色悠。
岁月轻移情未改,云霞慢拥意难休。
虽无淑节三分暖,自有秋芳醉眼眸。
13.宋吉宗
寒露
塞上风来几许凉,晶莹玉露欲凝霜。
诗吟北岭枫林艳,画入东篱菊色香。
落叶先凋因树老,征鸿早去为途长。
此时辛苦唯耕者,种麦收秋日夜忙。
14.谨言
七律·寒露
败柳摇丝苇岸前,秋携冷露染尘烟。
帘帷挤瘦芳菲月,霜雨欺枯没落莲。
猎猎西风催陨叶,凄凄绿竹挽啼鹃。
百花又至衰红日,所幸东窗有桂田。
15.王志明
七律·寒露
寒露初临景换装,霜滋雨润菊盈香。
江南稻穗千层浪,塞北山林万里黄。
扫去闲云招墨客,冲开薄雾逐新乡。
莫言秋暮芳菲尽,独有诗家谱锦章。
16.里火
七律·寒露吟
晨朦细雨晚成霜,寒露唤来秋意凉。
雾漫荷花凋落瓣,风吹贡菊著新妆。
红枫遍岭层林染,艾叶坡前一派黄。
岁岁阴阳交替季,身心冷暖倍珍藏。
17.尹敬信
七律·寒露
一夜清霜染碧岑,风摇疏叶满庭深。
残荷抱露凝寒气,归雁排云送远音。
篱畔菊香侵素袖,阶前蛩语歇秋心。
闲烹暖茗观天色,渐觉流年又浅斟。
18.老渔翁
寒露
寒气崭浓生病霜,野荒秋叶落英黄。
经年垂柳三旬过,冷月繁花十月殇。
猎猎西风狂伴雨,凄凄绿草换金装。
孤山暮霭苍茫重,露湿凝珠夜静凉。
19.赵宝荣
寒露漫吟
清露凝寒枝叶洒,征鸿南翥到天涯。
老夫岂作悲秋客,漫倚霜风赋菊花。
20.泽畔渔夫
寒露
疏雨梧桐路,轻寒染叶黄。
欣逢篱落菊,朵朵溢清香。
21.老树惜春
寒露逢雨
寒露催秋急,窗前望有思。
月蒙云影暗,星隐晓风弥。
晚熟忧折减,采收盼及时。
应知农户苦,听雨叹今兹。
22.赵新海
寒露
寒露盘秋老,登高眺远惊。
雪花方北指,雁阵正南行。
黄菊喜归兴,丹枫映晚晴。
霜酣回昨梦,秀句合新声。
23.赵钟铭
寒露节
树老荷枯苇絮黄,征鸿列队赴南疆。
云稀气冷生寒露,唯有篱菊留晚香。
24.鹰啸雄关
寒露
风携秋雨贯苍茫,笑对红尘飞露凉。
黄叶纷纷铺满地,凝眉粘衣桂花香。
25.赵增军
①江城子 寒露悟真
一一露冷枫红,雁寄衡阳秋意远
一一霜清菊傲,蝉蜕尘嚣悟境长
西风携雨过横塘,湿篱芳,染枫霜。雁逐衡阳,云外寄秋光。金菊凌霜犹抱蕊,经冷露,愈清香。
人生何必叹沧桑,历炎凉,又何妨?恰似寒蝉,蜕羽亦昂扬。且对晴窗观落木,知代谢,悟无常。
②七律·寒露即景
玉露沾枝沁冷香,西风扫叶满阶黄。
篱边金菊凌兢放,江上征鸿向楚翔。
雾锁疏林藏野径,霜凝枯草覆闲塘。
登高遥寄思归意,且把秋光入醉觞。
26.李文平
寒露节气抒怀
露重凝霜秋已深,风染叶红映彩云。
千山芳羞菊香艳,万岭斑斓染层林。
寒来暑往皆景至,春花秋月醉光阴。
岁月静好添康泰,韵赋节序落笔吟。
27.宋会芹
寒露寄怀
西风阵阵冷波流,夜雨绵绵促晚秋。
莹露菊花初绽蕊,梧桐飞叶半携愁。
云横高岭家山远,月隐烟霾思绪幽。
又见天空南去雁,时光东逝岂回头。
行香子·寒露
冷雨霏霏,烟雾茫茫。看河畔疏影波长。叶飞铺岸,寒露凝光。见狗儿卧,鱼儿戏,雀儿藏。
夕阳几度,沧桑岁月。望云山诗意驰张。凭栏极目,静享寒凉。阅藕花枯,荻花白,菊花黄。
28.张培贞
寒露
绵绵秋雨再生寒,滴水敲窗扰静安。
不见星辰谁赏月?空庭独倚夜灯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