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更多
学会风景:风雨无阻颂党恩
报道/张丽红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光辉节日,弘扬爱党爱国精1神,6月30日上午7——9点,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新华区县直社区党委、沧州市图书馆雅言阅读会、河北省采风学会沧州工委,在狮城公园广场,联合举行 迎七一“赏荷花· 颂党恩"主题文化活动。 尽管猝雨骤至,现场几十名诗词爱好者、党员群众热情不减,以诗寄情,以诵抒怀,在氤氲霡霂中奏响红色赞歌。 文艺演出在雨中的荷塘边、白色幔廊下,在主持人陈学军、彭会艳亲切自然、激情洋溢的主持声中拉开序幕。 河北省诗词协会副会长、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河北省采风学会沧州工作委员会会长、《书香沧州》阅读推广人王今伟在活动致辞中,首先对冒雨精心组织和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的诗朋联友、党员群众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盛赞大家风雨无阻的热情与坚守,为此次活动赋予了非凡的意义与力量。 王会长在致辞中表示:盛夏六月,我们以诗词为媒,以雅言为桥,共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满池清荷,不仅是自然之美的馈赠,更是百年大党的图腾,让我们在风雅之中共颂党恩,共抒心志。 同时愿诗词楹联绽放时代光彩,以雅言诵读,传递信仰力量,与党同心,以文载道,在笔墨中书写“为人民谋幸福"的永恒诗篇。 活动现场,细雨霏霏,荷香阵阵,音响师许文利老师全神贯注,用专业与专注为活动注入灵动的“声音灵魂”;李金城、时胜利、三弦缘等乐队老师们配合默契,奏响悠扬灵动的旋律,为演员们倾情伴奏;摄影师尹忠华、李德强、李文来、杜忠芳等老师们手持相机,穿梭于人群间,在各个方位抓拍精彩瞬间,将每一个温暖的互动、热烈的掌声和专注的神情,都定格成珍贵的画面。 参与者们饱含深情,诵读了一首首红色经典诗词与自创佳作,赞颂党的丰功伟绩,抒发着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每一句诗词都传递着对党的深深的敬意与热爱。 首先是沧图雅言阅读会会长韩梅老师对诗联学会原创作品的连诵,她用柔美婉转、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进行二度创作,以细腻的演绎,将诗词的意境层层展开,赢得现场热烈共鸣。 张柱玲老师,吴荣勋老师分别诵读了毛主席诗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和自己的原作品《荷花赋》,尽管他们年过八旬,但声音铿锵有力,响遏行云;接着王福顺、平越芳、徐永利、刘焕新、强桂荣、董光武、秋红、张丽红、马文利、三丫、李宗正、董振玲等依次登台,用激昂澎湃的歌声与气势磅礴的朗诵,表达着对祖国母亲的深切热爱与美好祝福,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耄耋之年的黑麟蛟、赵志兰(夫妇)老师一曲饱蘸深情、激昂高亢的《唱最美的歌给妈妈》的歌声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全场观众自发合唱,歌声响彻云霄。 活动在张敏的《二十年后再相会》的轻歌曼舞中圆满落幕。 此时雨霁云销,大家漫步荷塘边,欣然赏荷,尽览雨后夏荷的清新与生机。 最后,大家在学会群开展了庆“七一”同题诗联接龙活动,用一首首清新雅致、含蓄隽永的诗词为“七一”党的生日留下诗意的回响。 王今伟 雨中“赏荷花 颂党恩” 白雨跳珠风浴荷,初心如磐未消磨。 诗联唱颂歌潮涌,火炬何曾惧坎坷。 黑林蛟 赞伟业 紫气升腾日耀辉,东方跃起巨龙飞。 三山五岳风云涌,四海归心颂国威。 李亚杰 七一感怀 (一) 永铭党恩 播火情怀久,南湖灯影深。 未经千度雨,怎识百年心。 岳麓应长志,红岩感不禁。 而今当逐梦,万众共追寻。 (二) 民族脊梁 南湖锚缆起,拓路为民先。 广植燎原火,高挥激浊鞭。 岂因风雨阻,就畏道途颠? 千载复兴梦,百年奋斗篇。 (三) 党之楷模 胸襟容浩宇,大道思唯淳。 功载千秋史,名垂万世春。 殚精扶社稷,沥血佑黎民。 两袖无尘染,清风励后人。 郭凤娟 赏荷颂党恩雅集 联旌共举运河滨,翠盖摇光涤俗尘。 千叠红笺题玉节,万重碧浪涌丹忱。 诗从釉彩瓷边淌,歌在琉璃盏底沉。 最是清莲知感戴,满池朱笔写初心。 车宁严 庆祝党的生日 破碎山河多主义,中华马列诞红船。 初心革命旧陈制,众望翻身新政权。 一统九州明月地,雄图四海艳阳天。 人民利益为宗旨,世界风云砥柱坚。 尹洪宽 贺党104华诞 (一) 葵花向太阳,寰宇九州香。 百载风华茂,初心佑万疆。 (二) 一轮旭日耀东方,十亿炎黄傲列强。 全国小康圆夙梦,百年初度著华章。 祝融北斗登天宇,航母大驱镇海疆。 举世欢呼九霄同,四夷朝贺仰虞唐。 宋俊玉 七一感怀 南湖星火映昏天,砥柱惊涛百四年。 沧海荷香镰斧颂,满池朱笔绘红船。 张铁柱 庆祝建党104周年 南湖帆启拓征程,艰险曲折踔砺行。 信仰始终崇马列,目标理想至公平。 初心如故为民众,重任担肩谋振兴。 奋斗百年凝大业,中华崛起览群峰。 李文平 七一感言 一一庆祝建党104周年 红船破浪励前行,锤镰指向党旗红。 烽火燎原除旧制,改天换地启新程。 初心不改循衷愿,牢记使命宗旨明。 百年辉煌歌盛世,千秋伟业永传承。 张家华 七律·在党四十年感怀 犹记北洋黉宇前,桃花人面映旗妍。 级阶不误拿云志,黑白重开捉鼠篇。 激荡青春酬故国,耕耘岁月拓新田。 丹心四秩忍回顾,唯愧功微对日悬。 任桂花 七律· 庆祝党的生日 南湖星火耀红船,破浪乘风永向前。 镰斧崇高除旧制,党旗招展换新天。 长持壮志江山打,不改初心百姓牵。 科技复兴强国梦,神舟驻宇载宏篇。 张丽红 七律·七一抒怀 七月红船启远航,锤镰赫奕斩玄黄。 工农奋起同宣力,星火燎原现曙光。 百载风华彰锦绣,千秋伟业铸辉煌。 山河焕彩流芳韵,九域飞歌谱玉章。 姜文鹏 七一赞 嘉兴湖中运转乾,点燃星火燎红天。 工农联盟创鸿业,二万行程零五千。 推倒三山开国泰,建都宣誓立民权。 援朝一战威名震,华夏斯人意志坚。 刁厚琢 写七·一 初心能守青天阔,始信为民旗久妍。 琼果易从芯里败,防微固本梦犹圆。 尹洪宽 贺党104华诞 葵花向太阳,寰宇九州香。 百载风华茂,初心佑万疆。 滕国胜 喜庆建党104周年感怀 喜迎党建举国欢,百岁奋发又四年。 嘉兴宣誓彰马列,先辈笃定驾红船。 唤起工农蒋匪惧,惊醒雄狮日美寒。 推倒三山华夏固,神州大地展新颜。 宋吉宗 蝶恋花·七一敬题 一代先驱承马列。星火燎原,大道真如铁。民族救亡忙不歇。江山尽染征人血。 不忘初心情更烈。圆梦兴邦,百四春秋越。每至诞辰心激悦。飞歌颂党情尤切。 刁厚琢 七·一有吟 鬓毛早白百无忧,能饭能游何所求。 情趣常常诗作结,薪金月月卡中收。 非迷乱象花飘眼,不动初心事上头。 前路时闻鸦噪耳,自扶笻杖过崇丘。 白公平 七一颂 锤镰高举赤旗红,万里江山盛世隆。 探月神舟翔浩宇,穿云导弹舞东风。 悬空北斗乾坤定,潜水蛟龙形影匆。 华夏腾飞惊四海,和谐社会九州同。 七一颂 一 举锤镰,惊日月,梦起南湖,驰聘疆场除日寇; 为家国,定乾坤,云开北斗,平安社稷筑中华。 二 星火燃,旌旗展,踏破千山,迎来旭日霞天满; 江山固,弦管鸣,行吟万卷,写尽中华盛世传。 孙世泰 七绝 ·“七一”感怀 南湖破浪荡红船, 赤帜铺开锦绣篇。 唤起工农齐勇跃, 贏来黎庶艳阳天。 三弦缘 七·一 感言 百年赤县荡红船,共产共和成定然。 重整环球待华夏,安邦除霸旧规删。 编辑整理:北立新
学会简介
更多
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现有会员259名,其中国家级会员168名,省级会员150名,会长王今伟,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以“跟党走、感党恩、颂党魂”为理念,坚持“普及与提高并举,现实与网络结合;弘扬传统文化,倡导诗意生活”的学会宗旨,以加强会员交流、提高会员写作水平、促进沧州诗词楹联文化建设为担当,以活动提升凝聚力,以使命激发创作活力,认真筹划,积极行动,连年被省诗词协会、省楹联学会授予先进集体;在全市开展的第二届“书香沧州”全民阅读系列典型宣传评选活动中,被评为“金牌读书会”。
诗词速递
更多
赛事纵横
更多
学会会员
更多
  • 王今伟
  • 陈同斌
  • 王敬辉
  • 如月
  • 宁静
  • 北立新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格律检测工具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砖刀点平仄 诗韵润灵芽——记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两三事
    郝 红 有人说,活在忙与闲的两种境界里,才能俯仰自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成就人生的意义。而在优秀企业家、诗人李发杰先生的人生中,忙,就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闲,就是“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 光环存留过去,风雅正置当下。贵州省绥阳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李发杰董事长在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中,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从政府到行业的“创业之星”、“纳税先进单位”,“十佳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等等;从地方到社会团体的“十佳光彩之星”、“十大孝星”,“捐资助学情暖桑榆企业家”、“尊师重教典范”等等,数百个殊荣与称号应有尽有,牌匾满堂,闻名遐迩。而最光彩夺目而又包含人文气息的是那块挂在庭院大门最显眼处、由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亲笔题写的——“中华诗词之家”牌匾,这块牌匾,不仅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且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气息与人格魅力。 熟悉李发杰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世界里,不仅只有生活层面上的满足,还有着精神层面上的梦想。诸多的桂冠与光环,不足以充实他的整个人生。在他看来,尘世是人生唯一的天堂。而诗词,是各种艺术中最属于心灵深处的情愫。它能把人类灵魂高举到精神层面,能让人变得纯粹而丰盈。因此,对诗词的探究,早已成为他精神层面最大的追求。 对于一个最初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来说,创作古典诗词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这句名言阐明了热爱对于一个人谋事的重要作用。热爱,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也能让人的思想变得活跃而富足。所谓“砖刀点平仄”,就是诗友对他最贴切的评价。不难想象,在一个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建筑工人,是如何把最沉重的“砖刀”与最风雅的“平仄”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眼里,一块砖、一片瓦、一粒沙,都有着独有的韵味。当他把一块块青砖变成了方块字,把一片片锦瓦变成了湛蓝的天空,把黄砂变成了天边的云霞,他的“砖刀”便点出了蕴含着平平仄仄且能抒情达意、震撼灵魂、鼓舞人心的绚丽诗篇。 从最初的古风到如今的格律诗,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仅写出了心境,也写出了人生。在他的《劝夫》中有这样的句子:“岩上下雨岩下稀,劝夫赌场少去些。输了钱财是小事,输了阿妹你无妻。”这首带有方言的早期作品,虽然不入律,但却让人读之悟理,品之悟道。一首好的作品,不在于词藻有多华丽,也不在于意象有多深远,而在于通俗易懂,有烟火气。这种接地气的作品,宛若一座喷泉,总是能喷出智慧和寓教于乐的火花。如今,在且歌且行中,他的作品已不再青涩,在接地气中透着满满的韵味。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均可称之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个中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不胜枚举。不再是“夜里拍额苦作诗,词笺遣韵韵来迟。”而是“雏鹰展翅借唐风,且效先贤一脉承。”那种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精神富足与体现心灵感应的创作方式,可圈可点,相辅相成。 享有“中华诗词之家”之称,必有书香之底蕴。早在明清时期,一代祖李松溪携妻孟氏从江西迁入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乡大溪村,破土建立四衙寨,领召为业。李氏寨前立有围柱,乃土司四重衙门,凡文武官员途经四衙寨,文官须下轿,武官必下马,视为尊重。入黔至今三百余年,已传十七代。李氏宗族一向信而好古,子孙承志,耀门图强。以耕读商匠为本,人才辈出,进士、举人、博士、文化名人,比肩皆是。 李家代有贤良,禀一世崇德,功业昭彰。其兄长李发模,系当代著名诗人。高情睿智,诗承一生。一首《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其妻喻明芬,贤良纯朴,相夫教子,相随一生。在她的笔下,丈夫是“年老气虚衰,回家觅路还。一心飞步走,腿脚难迈开。”从简单明了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真实场景;在儿子李其浩的笔下,父亲既有“知是秋风盛,不堪岁月长”的奋发,也有“经春复夏餐风雨,一待霜寒便始开”的憧憬;在女儿李其琴的笔下,是对父亲“双肩挑二业,坎坷见精诚”的钦佩;在女婿文志坚的笔下,是对岳父“归来仍是少年郎,冬有春华,莫负风流”的祈福;在孙儿李凯的笔下,是对爷爷“长以诗心莳佳茗,满山淑气暖灵芽”满满的祝愿。在李发杰的影响下,即使是他身边的员工陈彪,也创作出“盈眼难收这边景,诗出唤就韵千行”的佳句……一门四代,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受之感染,无不为之苦学耕读,一脉相承。 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诗心不改。从“砖刀点平仄”转型到了“诗韵润灵芽”。以农业旅游发展为主,破土千顷,创建了贵州大溪尖峰顶茶业有限公司,带动家乡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产业帮扶”的号召,带动家乡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为家乡建设、产业帮扶、助农扶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常言道,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他把平常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七件事做到了极致,提升了层次。那就是:诗词歌赋书画茶。云蒸灵芽,承茶魂觅之真源;雾煮嘉木,禀茶道衍之灏气。在一片翠色中,摩崖石壁上的诗词歌赋,犹显大雅,让观者顿足难移。让人不禁感叹,在这高情茗香中,尤其彰显了中国的至尊文化——唐风宋韵!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笔者也不禁以拙联“茗香伴左,千壶妙语千壶韵;经古随缘,一树灵芽一树诗”以寄之。 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心安理得,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无论是他的过去,还是他的现在,笃学好古,一直是他毕生的追求。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以优秀企业家为代名词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优秀诗人——这个称谓或许更加让他欣喜而热爱。 很喜欢这句话:当你活成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功成不忘家乡情,回馈桑梓赤子心。他心系地方基础教育,积极参与并投身绥阳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捐物、成立奖学基金、出资改善村级学校教学环境、支持村级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资助,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推动企业及农村开展诗词组织建设,壮大创作队伍,他竭力发展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已达200余人。为了不断提高农民诗友的创作水平,多次出资帮助乡村、学校全力推进诗词“七进”工作,特聘请专家学者不定期开展诗词讲座。不仅坚持每月一次开展诗词交流研讨活动,还出资创办了《博雅集》诗刊并定期发刊,一年出一册诗友作品集,大大提高了诗友的创作热情与诗词质量。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向各级诗词刊物投稿。在他的精心组织下,诗友作品不仅在县级诗刊登载,还散见于《中华诗词》,《贵州诗联》也在“诗人风采”、“诗社集锦”、“校园新声”专栏加以推荐。 步入他的家乡,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他的付出与对他的褒奖。乡亲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他的敬重与感激。那些由他捐资修建的学校、道路、桥梁与亭台长廊随处可见。而最醒目、也是最深得人心的还是乡亲们自发为他所立的“丰德碑”。常言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性的口碑。这“丰德碑”足以见证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可谓名至实归。 如今,他的企业是“中华诗词示范单位”,他创建的博雅诗社,也获得了“中华诗词示范单位”称号,他的家庭是“中华诗词之家”,而他个人,不仅是优秀企业家,还是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终身名誉副会长,优秀企业家——优秀诗人当之无愧! 一个优秀企业家,如果兼备风雅,格局会高步阔视,情致会超逸绝尘;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兼诗人,一定会在企业文化中注入品格高洁的大雅风气,一定会让企业的精神领域更加充实与丰盈,在企业中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企业的大气象、员工的大智慧。 如此这般集优秀企业家与优秀诗人于一身的耄耋老人,笔者只想说:老骥伏枥,且将楼层更上;龙翔凤翥,惟斯精彩未央。 2023年7月27日于筑城
    查看详情》
  • 胡少杰——用脚写出诗意人生
    2023年07月20日
  •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2023年02月25日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学会地址:沧州市新华区千童大道32号晓岚阁二楼

邮编:100007邮箱:383592374@qq.com联系电话:13127371158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