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8 日中午,方岩诗社理事叶明增先生携古典诗词之美走进校园,以“王渔阳绝句十二法”为钥,为师生开启古体诗词创作之门。这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讲座,让传统诗法在春日校园里绽放新辉。
叶明增先生从绝句“起承转合”的结构精髓切入,重点解读“否定续论”(第一法):前两句或铺陈场景、或托物起兴,第三句以“莫”“不”“未”等否定词转折,既与前文形成疏离之美,又暗藏内在勾连,结句则需收束情志,或借景寄怀,或直抒胸臆。他以自己创作的《粉笔》为例:“碎石成灰凝玉身,丹心片片化为尘。从来不惧香销去,但续先知万代春。”前两句以“碎石成灰”“丹心化尘”赋陈粉笔的形态与奉献,第三句以“从来不惧”宕开,转写其精神境界,结句“但续先知万代春”收束,以“但续”呼应否定词,将粉笔的短暂存在升华为永恒的文化传承,精准示范了“否定续论”中“宕开新意而内在关联”的妙处。
在作品点评环节,六(2)班赵若汐的《湖滨春景》“春风拂柳绿丝扬,桃蕊初开暗送香。不见林间莺燕语,忽闻百雀竞啼吭”获赞“章法严谨”,叶明增肯定其转句“不见”的否定切入恰到好处,亦指出“百雀竞啼吭”用词可更凝练,建议改为“但看陌上早耕忙”,以农事图景拓宽诗境,让转合更显流畅自然。他强调,诗词创作忌直白堆砌,需善用比兴,以“诗家语”活化意象,避免“赋多兴少”的呆板之弊。
讲座中,叶明增还援引蒋捷《虞美人·听雨》,解析古今诗词中“否定续论”的情感共通性,并现场将学生作文片段改写成绝句,点明“生活即诗材”的创作理念,鼓励学生从晨露、课铃、校园草木中捕捉诗意。叶明增诗友还鼓励学子们多加强诗词修辞的积累和锻炼,将它用于时常日记、写作,在学习中不断陶冶情操。
这场融理论、创作、点评于一体的讲座,让抽象的诗法化作可触的实践指南。正如叶明增所言:“诗词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生活的情感绽放。”据悉,该校将持续推进“诗词进校园”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