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诗坛讯息列表
云南省诗词学会女子诗词部开展书法学习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        阅读:次      
分享到:

7月26日午后的昆明,雨丝如幕,滋润万物。云南省诗词学会女子诗词部诗友们冒雨赴约中国诗书画研究会西南创作基地,开启了一场以书法艺术学习为专题的文化之旅。

活动开始,女子诗词部马昆华主任向大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筹备情况,向创作基地人员介绍了女子部的工作简况。东道主——创作基地负责人、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云南分会会长赵浩宇先生向活动致辞,欢迎诗人们的到来,向大家介绍了创作基地和云南分会的发展脉络和现状。

因省诗词学会赵嘉鸿会长另有工作任务,未能赶到现场,委托马昆华副会长宣读其活动致辞内容。他在致辞中表达了对赵浩宇会长、包和镜先生支持女子部工作的感谢,表达了对女子部扎实开展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的赞赏。他表示,诗和书法是不分彼此的,“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希望女诗人们学书学诗都能以此共勉。随后,马副会长代表云南省诗词学会向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云南分会赠送《云南近现代诗词选》《三迤风雅》各一册。

接下来,著名军旅书法家、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云南分会党支部书记包和镜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创作实践,为在场诗友们揭开了中国书法的神秘面纱。他开宗明义指出,“汉字是唯一历久弥新的文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承载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载体,更是文化的基因。”他从甲骨文的古朴、金文的庄重娓娓道来,系统梳理了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的演变脉络,特别介绍了云南的二爨体。包先生又以怀素《自叙帖》的狂放不羁与唐楷的严谨法度作比,生动诠释了“笔为心画”的艺术真谛。理论讲解后,包先生现场示范创作要诀,从执笔姿势到章法布局,从墨色浓淡到行气贯通等,强调艺术的“曲藏之道”,主张作品的“自我否定”。诗人们凝神静听,心慕手追,在墨香中感受着书法艺术的生命力。

讲座后的书画展、陶艺展参观又将活动推向另一个高潮。赵浩宇会长和创作基地的艺术家杨林非老师、李和明老师等分别引导大家观展并作细致讲解。诗人们被各类精美的绘画作品、工艺美术品惊艳到,当看到诗词与书法相得益彰的佳作都纷纷赞叹,在惟妙惟肖的陶艺作品前更是流连忘返……

雨润诗心,书润岁华,活动在淅淅沥沥的雨声和大家欢快的笑声中圆满结束。本次活动的意义在于:以书法学习滋养诗词创作,提升审美境界;打破艺术门类壁垒,拓展创作维度;进一步开拓与友邻社团的交流学习和合作,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撰稿:李琼仙

编辑:李如珍

学会地址:昆明市翠湖南路94号431室

邮编:100007邮箱:ynshici@163.com联系电话:0871-65155112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