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至13日,安徽省诗词学会会长邹志高、安徽省诗词学会顾问兼散曲工委主任郑永钤、安徽省诗词学会副秘书长董静,代表安徽诗词界应邀参加在湖北荆门市举办的中华诗词学术交流会,并在会上作学术论文交流发言。
本次交流会是由中华诗词学会和《诗刊》社主办,湖北省荆门聂绀弩诗词研究基金会和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承办。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常务副会长林峰、副会长张存寿等,荆门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中华诗词学会杂志社、各省市诗词学会负责人、获奖人员及论文入选代表、新闻媒体代表共150余人参会。
安徽省诗词学会会长邹志高在中华诗词学术交流会上作了《论当代诗词精品的塑造与推广》的学术交流发言。在论文交流发言中,邹志高会长围绕“中华诗词精品年”工作,深入探讨何为诗词“精品”,并从创作、筛选、推介三个方面简单阐述当代诗词精品的实现路径,旨在为推动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郑永钤主任在会上作了《论散曲创作中的“真情、俊语”》论文交流发言,重点指出:散曲创作必须在“真情、俊语”上做足功夫。 “诗贵活句,贱死句”,散曲语言更是这样,遣词造句要突出一个“活”字,学会用“活”的语言,来构造有生命的艺术形象。
董静副秘书长在大会上作了《诗词曲精品推广路径浅议》论文交流。发言中,董静谈到,筛选精品这一工程,要有一批高水平的有诗词修养和认知能力的“伯乐”,让精品成为我们满眼的风景。如何选精,如何设评,如何求真,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探讨修正,坚持少形式,重实质,重艺术的操守精神。
纵观这次中华诗词学术交流大会,再次强调了当代诗坛“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强调了以高质量的创作、高效率的行动将“精品”二字要真正落于实处。正如邹志高会长指出:大会为当代诗词如何出“精品”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要不断提高公众的诗词素养和审美能力,不断创新诗词创作和表现形式,通过明确诗词“精品”的标准,并采取有效的创作、筛选和推介方法推动当代诗词不断走向繁荣,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撰稿:董静)
稿件来源:安徽省诗词学会 编辑:唐宗福
初审:李明科 终审:邹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