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更多
铜陵市诗词学会召开九届二次理事会暨2022年年会
南湖衔嫩绿,鹊水涌春潮。3月18日上午,铜陵市诗词学会在联达大酒店召开铜陵市诗词学会九届二次理事会暨二0二二年年会。市政协原主席孟永范、原副市长赵日标、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刘宪宁等同志亲临大会并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学会九届理事会理事,监事,顾问,市炳烛联谊会等兄弟友协嘉宾等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会长兼秘书长陆震日同志主持。 市老领导、学会顾问赵日标 孟永范 刘宪宁(从左至右) 市政协原主席、学会顾问孟永范同志(左)发表重要讲话 市原副市长、学会顾问赵日标同志(左)发表重要讲话 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学会顾问刘宪宁同志发表重要讲话 学会会长瞿翔翅同志(左)代表学会作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报告 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陆震日同志(左)主持会议 大会共有六项议程。学会会长瞿翔翅同志首先代表学会对2022年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对2023年工作提出了较为详尽的计划;学会副会长姚丽琴同志作了2022年财务收支情况报告; 学会副会长姚丽琴同志作2022年财务收支情况报告 学会副会长徐金喜同志对学会“党建入章”条款作了修改说明;学会监事洪成田同志作学会监事监督情况说明;《五松山诗词》总编谢业勤同志对2023年《五松山诗词》(总第40期)收稿及编辑事项进行了布置说明。 学会副会长徐金喜同志作学会“党建入章”条款修改说明 学会监事洪成田同志作学会监事监督情况说明 《五松山诗词》总编谢业勤同志对2023年《五松山诗词》(总第40期)收稿及编辑事项进行了布置说明 会议要求,2023年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立足铜陵,胸怀全局,弘扬诗仙风采,努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有礼敬之心,对将来有竞胜之志,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以高尚的操守、宽宏的视野,拓展传统诗词创作新领域、新境界,为历史存正气、为铜陵树形象、为新时代壮新声,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好落实好各位领导的指示精神,努力为“智造新铜都 生态幸福城”喝彩助威!(陆震日) 编审:高大国 终审:周正环
学会简介
更多
安徽省诗词学会于1985年9月30日在合肥注册成立,是经安徽省社科联批准并主管,安徽省民政厅审核登记的全省性社会学术团体,业务上接受中华诗词学会指导。 学会现有会员3320人,遍及全省。办有内部交流刊物《安徽吟坛》,每年2期。拥有“江淮吟苑”“中华诗词安徽版”“安徽吟坛网络版”等3个公众号微刊,每月不定期推出。 学会创始人是原安徽省政协主席张愷帆,历任会长刘夜峰、邹人煜、周本立、陆世全、王金泉。学会现任会长兼会刊主编周正环,常务副会长周棣,秘书长王杰顺。学会 2020年成立党支部,支部书记周正环,副书记王杰顺。 安徽省诗词学会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安徽诗词事业为己任,联络全省各市、县诗词组织,广泛开展诗词创作和诗词学术研究,组织开展中华诗教和诗 词创作培训、研讨和各种诗词文化活动。在中华诗词学会的指导下,通过中华诗词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积极探索传统诗词走向群众的新途径,取得了 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活跃安徽诗坛、提升安徽诗词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省内外诗词界享有较高声誉。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安庆路77号天徽大厦809
诗词速递
更多
  • [湖山] 庐江中学话筒事件有感
    2023年03月21日
  • [湖山] 采桑子·贺《敬亭飞歌》公开出版发行
    2023年03月21日
  • [徐余泾] 汉宫春·癸卯立春邀聚老战友
    2023年03月21日
  • [湖山] 有感
    2023年03月21日
  • [李和平] 院郎归·《敬亭飞歌》付梓有感
    2023年03月21日
  • [徐余泾] 更漏子·2023年元旦
    2023年03月21日
  • [瞿继成] 贺《敬亭飞歌2021》发行
    2023年03月21日
  • [湖山] 雨水感吟
    2023年03月21日
赛事纵横
更多
  • 关于举办首届安徽省诗词大会的通知
    2022年09月15日
学会会员
更多
  • 高大国
  • 姚东红
  • 陈 敏
  • 祖 建
  • 李 睿
  • 王 勤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检索工具
  • 中华通韵
  • 中华新韵
  • 平水韵
  • 词林正韵
     格律检测工具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林英 我叫林英,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是鼎城区江南中学的退休教师。父亲林世琨生于1921年,卒于2021年,百岁人生坎坷而荣光,他仁德为怀,诗书传家,点点滴滴,至今犹在眼前。 父亲生前是中学教师、中共党员,是中华诗词学会的早期会员、重点作者,也是《朗州诗艺》社的创始人之一。他从小接受私塾教育,饱读四书五经,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知义明理,与人为善,宽厚仁爱,实诚至真。在中学时期,他就向报社投稿,仗义执言,为民呐喊。21岁走上教育战线,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年至87岁,才走下老年大学的讲台结束教书生涯。 父亲退休后以创办诗社、写诗编诗为主,其创作的1000多首诗词散见于国内各地诗词刊物之中,作品入选《当代中华诗词集》《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华名人大典》,为常德的诗教贡献了力量。 父亲曾多次参加市、区级和全国性的诗词集会、学术研讨,2000年父亲年已80岁,仍不辞辛劳前往深圳参加全国第十三届中华诗词研讨会。2007年,父亲怀着对诗圣杜甫的崇敬和景仰,还前往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游览采风,《瞻仰武侯祠》就是他归来后的作品。 父亲在青年时期命运跌宕、磨难重重,错过了入党佳期,后在80高龄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个人心愿。2016年5月,鼎城电视台举行“忆党史感党恩”演讲比赛,区委参赛选手逄晓博的演讲《跨越半个世纪的三次申请入党》,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父亲入党的艰辛历程,受到评委们的高度赞扬。 2020年10月,父亲在百岁生日之际,题了一首《迎接百岁》自勉。其诗云:“回首沧桑日月长,饱经风雨又冰霜。八旬讲课不言苦,九秩出书未诉忙。论说万言惭卓见,诗歌千首愧华章。春秋佳日登高唱,年寿频加喜洋洋。” 父亲一生喜欢买书读书,家里藏书很多是父亲购买的。早些年,父亲工资低,只好节衣缩食买书藏书,如《李白诗歌全集》《杜甫诗集》《中华对联》《古文观止》等等,这些古文经典著作,父亲都精读细品,书里都有他的亲笔批注释义。每当我看到父亲留下的这些珍贵笔迹时,就会双眼模糊,父亲教育我的往事历历在目。“十载功夫终破壁,一生刚劲必拿云”不愧为父亲读书生涯的真实记录。 我和儿子、侄女侄子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育和熏陶,父亲叫我们几代人读《唐诗三百首》《唐诗选集》《古文观止》等,这些书籍现在还存放在我的书柜里。记得我工作之初的几年,每当寒暑假或周末回家,父亲就把家里红木方桌放在禾场花间树下,给我讲解、教我朗读。父亲还教育我说:“读书如汇川入海、积土成山,日积月累才会成功。”书卷多情似故人,诗词寄梦总相亲。那时,我希望自己也能像李白、杜甫、徐霞客那样,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写下千年诗篇流传于世! 在父亲的教导和影响下,我对诗词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7年我开通网络博客进行写作,2009年申请加入了鼎城诗艺社,2015年加入了常德市诗词学会,同年加入了湖南省诗词学会,2021年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 2021年上半年,我那百岁的父亲走了,我无法抹去有关父亲的记忆,以泪洗面,悲从心生。父亲的音容笑貌时刻在我脑海闪现,父亲的谆谆教诲时刻在我耳边回响,父亲铁肩担道义、皓首著文章的人生态度鞭策着我,父亲滴水穿石、集腋成裘的为学精神激励着我。我不会忘记父亲的忠告,继续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去发掘,在千年诗词的海洋里去求索,让自己的人生饱含诗香韵味,让未来生活更加诗情画意。 这些年,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诗协活动:2010年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常德诗人节,2012年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常德诗人节,2017年参加了《走向》首发仪式,2018年参加了三八书香颁奖典礼,2019年参加市巾帼诗社旅行采风活动,结识了全国各地文朋诗友,增长了见识。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一代继承传播,世世代代发扬光大。
    查看详情》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 守得家园方寸土(作者:王琼)
    2021年12月19日
  • 相伴诗词到永远
    2021年11月10日

学会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安庆路77号天徽大厦809

邮编:100007邮箱:zhouzhenghuan1951@163.com联系电话: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