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诗坛讯息列表
强基工程|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重阳节诗词楹联集锦

发布时间:        阅读:次      
分享到:


岁岁重阳,诗心不老

文/面朝大海静待花开(学会理事)

       秋风送爽,菊蕊飘香,又是一年重阳至。这个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的节日,总在霜叶红遍、金桂盈枝时,唤起我们心底最深沉的情愫——对自然的礼赞,对亲人的思念,对生命的咏叹。
       本期重阳诗辑,恰如一幅绚烂的秋日长卷。从“隔屏暂借问,何日可还乡”的羁旅之思,到“茱萸簪就轩轩意,玉液浮樽阵阵香”的雅集欢愉;从“登高已觉腿无力,对酒三杯脑部晕”的幽默自嘲,到“手握华光赋小诗”的从容豁达。诗友们以笔为舟,载我们穿越“朗吟楼”的曲水郭流,漫步“岱宗巅”的清风碧天,在“十里枫红一目收”的盛景中,感受“岁月安然,养生兼唱酬”的淡泊之境。
       这些作品既有“孝亲社会九州祥”的文化传承,亦有“妆点他乡似故乡”的时空超越;既有“归雁掠云牵暮色”的古典意象,更有“子孙长大,举盏道安康”的现代温情。王树起先生“一点童心付岁华”的率真,刘德元先生“把酒东篱老亦狂”的豪迈,董杰先生“新松咬石抱根长”的坚韧,共同绘就了当代重阳的多维画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楹联与长调的加入:“遍插茱萸,登高眺远思知己;同斟菊酒,会友谈秋悦故人”——工整对仗间流淌着千年礼俗的温情;《霜花腴》《醉花阴》等词牌中,“煮茶恬淡小炉柔”的闲适与“古郡英贤傲”的家国情怀相映成趣,彰显传统词章的生命力。
       这个重阳,我们在诗行间触摸到的不只是秋色,更是一种生命态度:七旬诗翁笑言“七十不言老”,九旬长者挥毫“老鹤鸣天仍奋翼”。这些文字恰如重阳菊酒,历经岁月沉淀而愈发醇厚,让我们懂得:衰老不是岁月的悲歌,而是走向成熟的庆典;重阳不仅是节令的轮回,更是精神永恒的登高。
       愿这份诗稿化作漫山茱萸,带着诗的暖意飞入千家万户。当明月照彻朗吟楼台,当秋风拂过渤海之滨,让我们共同举杯——为灿烂秋光,为不老诗心,为人间永远的重阳!

1.王今伟
重阳有思 
又是菊花黄,与谁同举觞。
隔屏暂借问,何日可还乡。

重阳登高
登高舒远眸,鸿雁伴人游。
更有殷红叶,吟风颂好秋。

重阳欢聚
又是菊花黄,与君同举觞。
重阳竞相贺,渤海共辉煌。

2.王景志
又逢九九重阳节 
萸囊轻佩辞灾岁,菊盏深斟祝寿辰。
莫道登高惟纵目,天教九九衍长伦。

3.滕国胜
重阳感怀    
节逢重九忆思纷,遍野黄花疏友人。
雁阵频飞成过客,萸香屡嗅动归心。
登高已觉腿无力,对酒三杯脑部晕。
虽暮更恋闻故土,倚窗浮想览流云。
   
4.崔艳蕊
重阳
登高望远天,满目赤枫燃。
劲吼抒胸意,豪情几欲穿。

5.车宁严
重阳
日月并阳重九穹,秋收祭祖古今同。
焚香饮宴感恩老,下拜登临悬念中。
浓味茱萸平湿气,薄寒星斗降清风。
菊花衰柳渐稀落,对酒极欢由梦空。

6.张丽红
重阳节感怀
露结寒莎菊又黄,登高极目共霞觞。
茱萸簪就轩轩意,玉液浮樽阵阵香。
归雁掠云牵暮色,庭前草木纳秋光。
裁诗寄韵念畴岁,染翰盈笺递远乡。

7.宋吉宗
重阳有句
九九登高事未迟,郊游会友慰相思。
东篱赏菊三分醉,北岭观枫两目痴。
纵有秋霜凋落木,岂无春雨润新枝。
古稀莫负重阳日,手握华光赋小诗。

8.咏棠
醉花阴·重阳登沧州朗吟楼
        霜染狮城秋正好,结伴登楼杪。曲水抱郭流,树影初黄,岸畔红舟耀。
       茱萸簪鬓香风袅,茶盏斟清晓。共颂九州娇,恰枕京畿,古郡英贤傲。
      
9.王树起
重阳有感
菊酒盈杯醉霁霞,东篱吟句问陶家。
重阳最是萦情日,一点童心付岁华。

重阳节赠众诗友
霁日登高忆逝川,茱萸一束结诗缘。
兰襟和韵重阳节,菊酒辞青醉忘年。

采桑子.重阳吟
人间最美重阳日,乐在金秋。醉在金秋,十里枫红一目收。
西风又拂长河浪,暖亦何愁。冷亦何愁,笑看皤翁放钓钩。

10.赵宝荣
重阳将临感怀
西风落叶满天霜,萧瑟近重阳。漫吟东篱,登高远眺,心事入茫茫。
雁行万里空怅望,休叹鬓苍苍。犹可欣喜,子孙长大,举盏道安康。

重阳感吟
萧萧肃气满苍穹,落叶却生霜叶红。
抚鬓不随秋共老,菊花吟罢对西风。

11.和为贵
折腰体·重阳
此际秋深霜露凝。故园何日更重登。
欲借东篱菊半盏,醉邀陶令话浮生。

12.尹洪宽
重阳节有感
登高饮酒醉重阳,眺远凝神念故乡。
古插茱萸寻旧友,新香漫野尽芬芳。

13.任桂花
九九重阳
似火丹枫菊蕊黄,年年此日赏秋光。
登高南望家山处,情寄天边雁一行。

14.姜文鹏
重阳节
九九登临景顶端,重阳节里菊香寒。
百花凋谢独争艳,万物枯黄已折残。
燕雁无言南国去,野鸡喜鹊叫声欢。
丰禾硕果全收尽,只有柿园红滿竿。

15.王连社
重阳民俗楹联:
(一)节至情浓
遍插茱萸,登高眺远思知己;
同斟菊酒,会友谈秋悦故人。
(二)重阳佳兴
金风送爽,篱边黄菊添清韵;
玉露凝香,岭上红枫伴雅心。
(三)岁稔人和
九九归真,携亲踏径寻秋韵;
三三度节,把盏临风寄晚晴。

霜花腴·重阳感怀
       白云酿暖,兆吉祥,黄花雁字横秋。随杖轻移,石阶苔浅,园林漫拾清幽。露沾袖头,赏九阳、心自悠悠。喜今朝、药灶新停,煮茶恬淡小炉柔。
       闲约旧朋三五,共拈棋博弈,笑指云浮。哼曲调弦,分题诗会,相邀再踏溪头。兴来忘忧,劝媪翁、何必封侯。最怡人、岁月安然,养生兼唱酬。

16. 张宝松
浣溪沙·重阳约菊吟
飒飒玉姿摇暮秋,盈盈金蕊散香浮。恐迟花谢负清游。
庭畔置觞邀客醉,杯中藏韵劝君留。重阳佳约莫空流。

17.沧州九五谢同军
七律·重阳偶成
霜露初临秋碧清,捉来菊韵写升平。
吟诗不见容颜老,把酒丰收笑语盈。
夹道藤花连野阔,横空雁字绕山鸣。
遥遥风信呼陶令,阵阵松涛伴鹤声。

18.王凤贞
七律·重阳登高
秋风吹冷鬓边霜,拾级登高望远方。
遍野菊花开得艳,一排雁影去成行。
杯中酒淡添乡思,眼底云疏见晚光。
笑把茱萸轻插发,心头暖意抵清凉。

19.白公平
题重阳节
年年佳节,吟枫叶,赏菊香,一首清诗歌盛岁;
九九重阳,游阆苑,步瀛台,三杯美酒敬高堂。

七律·庆重阳
深秋团聚庆重阳,美德传承习俗长。
尊老家风千载久,孝亲社会九州祥。
东篱赏菊寻花径,西岭登高赋乐章。
佳节欢欣眉宇笑,和谐幸福享安康。

20.魏连栋
重阳节感吟
九月田畴凝露霜,登高放眼满橙黄。
金风最解游人意,妆点他乡似故乡。

21.老树惜春
重阳有感
菊酒盈杯醉霁霞,东篱吟句问陶家。
重阳最是萦情日,一点童心付岁华。

22、刘德元
鹧鸪天·重阳节抒怀
寒雁南飞一字翔,长林枫叶拂斜阳。沙洲白鹭排空起,玉砌寒蛩鼓瑟忙。
心似火,发如霜。桑榆虽晚又何妨?人间正是重阳节,把酒东篱老亦狂。

23.胡俸儒
西江月 重阳
雨润茱萸凝紫,风梳菊朵流黄。登高极目望天长,鸿雁高飞南往。
浅酌酒香味冽,闲吟诗句心扬。何须悲叹鬓边霜,且共重阳清赏。

24.宋俊玉
重阳思亲
重九百花凋,金英傍石桥。
忽怀慈母影,霜月照今宵。

25.李文平
重阳寄怀
霜染枫红菊花黄,茱萸遍插又重阳。
登高峰岭层林染,远眺丹桂挂露香。
目断雁影思忧远,觞邀残阳醉秋光。
莫道流年桑榆晚,岁月悠悠福寿长。

26.赵钟铭
重阳节
又是深秋贺岁长,茱萸祈福过重阳。
菊花不惧西风烈,且把幽香送暖房。
25-10-28

27.王志明
七律·重阳感怀
临风红叶荡飘移,满径黄花吐怒丝。
画意已成秋色染,诗情惟有蕊香怡。
天涯楼阁如云事,庭畔田园似梦时。
人老襟怀归此处,重阳莫负菊花期。

28.谨言(河北)
七律 重九遐思
独上高台望八荒,寒云浩荡过松岗。
枯枝败叶锦苫地,雨剑风刀气化霜。
窗外茱萸争烂漫,廊前黄菊绽芬芳。
寄书雁字人长健,目及千峰立夕阳。

29.董杰
乙巳重阳节感怀
授衣九月赏花黄,和气生成满室香。
把酒辞青思客意,穿篱采菊胜春光。
千秋共颂仁贤事,万户同歌孝敬章。
老鹤鸣天仍奋翼,新松咬石抱根长。

30.高洪彬
今又重阳
霜叶飘零秋味凉,时光流转又重阳。
野坡蝶舞菊花艳,院落人闲桂子香。
飞鸟裁开云水境,寒波摇碎芰荷裳。
天然风景皆随性,何必凝眉自断肠。

31.马文利
重阳节
绚丽多彩满天空,朝阳晚霞一样红,
桑榆暮年幸福景,天天都是好心情。

32.张铁柱
重阳节有感(通韵)
露染丛叶落,霜凝菊蕊黄。
重阳思日暖,秋夜梦寒凉。
遥望南飞雁,春来当返乡。
七十不言老,快乐岁悠长。

33.卢名通
岱巅闻中央廿届四中全会召开
重阳遥上岱宗巅,爽爽清风自碧天。
机洒心香明妙境,黄河笑起万层澜。

34.孙世泰
重阳节自勉
时光飞逝又重阳,菊艳枫红五谷香。
古稀回首无建树,碌碌无为鬓染霜。
年少宏图泯日月,业庸笔瘦无华章。
迟暮聊发追鸿鹄,老骥奋蹄奔辉煌。
       

学会地址:沧州市新华区千童大道32号晓岚阁二楼

邮编:100007邮箱:383592374@qq.com联系电话:13127371158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