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才与干材
——再谈促进中华诗词振兴 本刊特约评论员
05 红星照耀
郑伯农 梁 东 杨朝宗 常学法 史文山 俞万钭 谢惠生 周峙峰 李青葆
07 时代风采
令狐安 沈 鹏 刘 征 杨逸明 王守愚 宗 西 纪 明 李世瑜 吴学模 周彦文 马明德 刘远俊 伊圣涛 罗福江 巫志文 郑占荣 刘延平 张栋
11 大边塞诗(西北兵团方阵)
刘萧无 欧阳克嶷 王子钝 丁小玲 丁 芒 丁维才 于志民 万育华 万栓成 王传明 李 涛 刘 刚 叶雨寒 马一平 胡志毅 丛 丹
15 吟坛百家
董 澍
17 青春韵语
林 峰 白凌云 高志发 张 伟 沈利斌 张 雷
许 臻 樊泽民 陈继平 李立中 何春梅 孙琼玲
孙莉莉 丁 梦 李 硕 韦树定 刘晓昀 谢庆琳
陈伟强 刘惠芳
21 半边天下
谢长虹 潘自珍 赵林英 韦秀孟 汤鹤筹 李雪莹
程秀荣 万春苹 唐缇毅 王静娟 陈桂花 张淑华
唐 康 蔡长宜 王淑芳 王燕茹 布凤华
25 诗刊选粹——《诗词》
林 岫 张桂光 谢伟国 刘历周 李广慈 李伟锋
方 伫 赵木兰 江信高 杨 威 吴新明 孙临清
鲁 言 陈惠群 张青云 张仙权 伍锡学 赵怀青
舒传宁 刘大特 徐祖伟 陈光华 查宗镕 邓崇球
卞业林 王 藻 李 新 杨福生 涂运桥 吴觉生
刘柏青 陈少平 王留芳 贺乃文 影沉寒水
29 诗社撷英
李海山 高鲁鲁 盘旭华 张淑琴 黄芝龙 陈元洲陈仁德 何 革 粟舜成 涂运桥 韩继泽 黄应泰
蒲汉林 赵旷林 马 春 王顺才 贺继彪 张庆科
勾承伟 李蔚斌
33 读者荐诗
李元洛 陈俊明 刘宝田 叶忠祥 罗陆艺 梁 帆
35 七彩人生
姜 寻 廖国华 于海洲 项宗西 李守森 赵仁圭
赵宝海 滑国璋 周毓峰 李书贵
39 老会员风采
杨小源 王改选 王 飞 方济仁 宗占智 张晓邦
贾云程 吴震启 凌华光 卢白木 魏厚笃 万裕屏
闻竹雨 陈光弟 黄大斌 汤林尧 黄璧光 陈可茂
齐炳元 周仁政 刘 斐 钟水铭 周执中 朱长发
43 杨柳新翻
张建伟 于俊宽 汪国真 菅国斌 冯树良 田锦奎
苗春亨 邹家礼 马业新 袁盛荣 韩存锁 韩 宇
奚凤翔 范峻海 张伯平 王 玉 徐 驰 孙业余
张滋芳 林润生
47 新诗之页
谢清泉 朱贤成 白丽君 张阳娜
公仆诗研究
49 公仆诗引论——序《云根诗稿》王亚平
51 《云根诗稿》编后易 行
吟坛新人
53 “诗魂总是火般燃”——试论高昌 袁忠岳
经典导读
57 诗的舞蹈(外一则)——温庭筠《商山早行》李元洛
诗词技巧
61 略论唐诗咏史手法 邓凌云
读者评刊
63 扩版后的《中华诗词》凸显“三新”特色 刘树靖
64 《青春诗会》读后感 凌华光
疑义与析
66 李商隐咏“黄昏”之我见——与高平先生商榷 马浡善
诗词解读
67 《镜海同声集》序 冯刚毅
70 诗之基——读郑伯农诗词志感 盛海耕
72 一龛笔砚证平生——读邵盈午《搴兰簃诗稿》赵 韡
当代诗话
75 唐诗以动词结尾(外一则)袁第锐
76 臧老自称“两面派”李树喜
76 胸有青山笔有花(外一则)刘麒子
77 简介曲谜二则 温 祥
78 白鹏飞撰长联讽逃将 何开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