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学会简介
中华诗词学会是由诗词组织、诗词创作者和研究者、诗词教育者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
1987年5月31日,在钱昌照、周谷城、赵朴初等著名文化界、诗词界人士的倡导下,中华诗词学会在北京宣告成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习仲勋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到会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指出:成立中华诗词学会,这是件大好事。对我国古典诗词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不仅要努力加以抢救和研究,还要不断创新,使我国古老文化能够发扬光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任务。
从此,我国有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全国性的诗词组织,标志着传统诗词在沉寂了半个多世纪以后,开始了复苏、复兴的征程。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钱昌照被选为首任会长,第二任会长由著名历史学家、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周谷城同志出任。 第三任会长由著名诗词家、书法家、时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的孙轶青担任。 第四任会长由时任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郑欣淼担任。现任会长由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周文彰担任。
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三十多年来,在历届会长的领导下,在党和国家有关领导人的直接关怀和指导下,中华诗词文化从复苏、复兴、逐渐走向繁荣,现已蓬勃发展,受到海内外诗人词家及广大诗词爱好者的普遍赞誉。中华诗词学会的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诗词队伍在稳步壮大,诗词创作水平在逐步提高,诗词的社会影响力在进一步扩大。目前,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以及香港、澳门,都已建立了诗词组织,绝大多数市、县级行政区也建立了诗词组织。诗词爱好者近400万人。网络诗词作者、读者和爱好者众多,发展迅猛。中华诗词学会在全国各地的注册会员编号已达45000多人。199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华诗词学会杂志社出版的《中华诗词》月刊创刊,目前是海内外读者最多的诗歌刊物。1988年,《中华诗词学会通讯》(内部刊物)季刊创刊,赠送学会会员。 学会于2001年初,制定并实施了《21世纪初期诗词发展纲要》,提出“实施精品战略,繁荣诗词创作”工程,对推动和指导全国的诗词事业产生了重要作用。学会以建设“诗词示范市(县、乡、村)”、“诗教示范学校(单位)”为抓手,有力地推动了全国诗教和诗词创作提高工作。
2020年11月30日,中华诗词学会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16名、常务理事73名、理事253名,聘任名誉会长13名、顾问83名、荣誉理事41名。在周文彰会长带领下,中华诗词学会以“讲政治、讲团结、树正气、树形象”为引领,积极探索更好地发挥中华诗词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作用,精神面貌和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学会全面建设和自身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制订了《“十四·五”时期中华诗词发展规划》;以学会顾问、理事为主,创作并出版了《百年诗颂》;成立了13个诗词工作委员会。学会驻会机构有办公室、组织联络部、理论评论部、诗教培训部、网络信息部和直属单位《中华诗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