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更多
重庆市诗词学会《诗颂感动中国人物》稿件总汇
重庆市诗词学会《诗颂感动中国人物》稿件总汇 凌泽欣 怀阎肃 高高笔意融冰雪,一曲红梅歌不绝。 黑夜经过凛凛寒,战旗未落殷殷血。 凌云意写志高昂,大海怀书情壮烈。 我谢阎公扬正气,斯人已逝哀何切! 咏时传祥 模范当歌永不忘,京华有口颂传祥。 甘居人下称金鸟,志比天高胜凤凰。 卅载身遭千茬苦,一生情送万家香。 平凡事业殊为贵,我辈深深受激扬。 朱文伟 宝贝回家 阳光普照霎时阴,至恨婴孩恶浊侵。 阻断亲缘悲痛恻,网联陌路义弘深。 山河镜鉴仁慈事,风雨情倾博爱心。 宝贝回家跟着我,团圆指日暖流襟。 注:谨以此律致敬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办者张宝艳、秦艳友伉俪。 温志龄 赞阎肃 红梅礼赞响云天,更为西游创主旋。 春晚串词香本域,雄鹰颂咏火歌圈。 呕心苦酌诗章雅,沥血精培弟子贤。 望重德馨华夏誉,绕梁神曲永流传。 严 洪 咏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 医界呦呦传鹿鸣,辨尝百草女豪英。 功成抗疟青蒿素,志在悬壶赤子情。 满腹经纶唯报国,一身淡泊不求名。 何缘耄耋添新誉,应是良方举世倾。 廖登棋 化缘校长莫振高 都安执教卌年耕,灼灼青春献后生。 带队捐资济危困,化缘助学为精英。 育人以德如慈父,律己从严感北清。 大树凋零天有恨,瑶民十万泪花倾。 (注:北清指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冉启华 水调歌头·赞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 蒿叶酿甘露,博爱洒尘寰。鹿呦呦叫宏亮,惊地撼长天。济世襟怀情切,论述章凝热血,何惧历辛酸。抗疟一精品,相送万民欢。 颂巾帼,收诺奖,戴金冠。杏林领域,华夏灵药效争先。科学巅峰英杰,感动神州人物,贡献谱雄篇。使命丰碑矗,仁德史诗传。 田仁爱 三台令·赞感动中国人物阎肃 阎肃,阎肃。时代英雄记录。 毫端正气当先,最棒红岩剧编。 编剧,编剧。革命精神演绎。 杨明珍 满庭芳·赞“乞丐校长”莫振高(晏几道体) 玉烛流芳,英年早逝,泪如细雨纷纷。都安瑶寨,户户倍伤神。夹道飞花如絮,漫天际,痛彻乡人。黯然送,灵车远去,长跪谢师恩。 化缘称乞丐,东西南北,意笃情真。募善款,帮扶接济寒门。三十多年过去,倾其物,穷尽工薪。终无悔,满园桃李,海内外留痕。 (注:莫振高,人称化缘校长。他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让瑶寨儿女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读罢他的事迹,甚为动容。) 陈 毅 七律“化缘”校长莫振高 怀抱襟期去化缘,汗珠洒向白云边。 为圆世上一方梦,曾索天涯万贯钱。 寂寂微躯堪武训,莘莘学子向文渊。 丹心化作光明烛,照亮人间五百年。 黄贻峰 中国首位获诺贝尔医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 咬住青蒿欲破关,痴情一缕茂群山。 抽丝剥茧寻灵药,化草成丹扫疟顽。 诺奖酬金同事共,仁心妙手险峰攀。 中医国粹增瑰宝,博士方才露笑颜。 李相民 题阎肃创作《红梅赞》(通韵) 德艺双馨格调高,逸歌雅韵颂英豪。 千秋绝唱红梅赞,感彻神州动碧霄。 周洪宇 蝶恋花·赞“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办者张宝艳、秦艳友 骨肉分离情最苦,贩者丧心,宝贝知何处?戚戚难过冬与暑,茫然寻遍天涯路。 有赖义人施救助,并召同俦,倚网城乡顾。已报云开千百户,月明相送回家去。 吴太康 赞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 青蒿治虐显神功,惠及全球远病痈。 良药原由中国制,屠君摘桂自从容。 吴长龄 致敬郎平 使命担当任去留,风云几度铁榔头。 天兵盖帽夺三冠,锐帅麾师扫五洲。 巾帼无私真气象,男儿有种愧风流。 绿茵骁勇今何在,敢问神州第一球? 刘武军 赞大国工匠徐立平 火药雕镌艰且危,常因成败在毫厘。 敢将性命寄刀刃,自信精勤是锁匙。 几度难关嗟独破,一生异绩少人知。 腿残头秃不言歇,利器穿云方展眉。 袁卫荣 缅怀莫振高校长(孤雁入群格) 蜡炬熊熊岁月燃,莫君师表感苍天。 呕心教育兴瑶寨,助学寒门化善缘。 学子知恩呼伯父,先生劳苦去黄泉。 人间留有真情在,锦缎舒身倍念蚕。 李文峰 赞闫肃—琴弦缕缕墨梅香 雪压红梅真傲骨,凌寒独自立青阳。 乾坤自有英雄气,寸墨于心万里长。 陈大伟 礼赞屠呦呦 疏襟付药囊,埋首在空堂。 提炼青蒿素,研磨仲景方。 心潜终有获,身任自无遑。 抗疟殊勋在,蓬开道自彰。 粟晓明 【双调 · 醉春风】感动中国人物赞之郎平 华夏响春雷,女排夺冠早。山河重振待强音,拼了,拼了。名传铁打榔头,当年瑰姿飒爽,迎来九州春浩。 【间金四块玉】十年卸甲赴远道,游学久、海外萍飘。腹有良谋巾帼帅,寰宇内、竖起旌旄。 【减字木兰花】家国于胸岂可抛,临危受命着征袍,经年砥砺如钢造。碧天遥,乐声起处国旗高。 【高过金盏儿】女儿娇,亦英豪,声声哨响如军号,跌扑翻跃正酣鏖。你飞垫巧,她网前扣杀胜一招,欢声上云霄。 【卖花声煞】梅花总在雪中傲,遇严霜分外妖娆,真好比个个女排姑娘俏。金杯闪闪,满场喧闹,那时眼底波澜、似星光耀。 谭永亮 【双调·新水令】感动中国人物之张宝艳、秦艳友 忽闻没见小儿归,似身遭、塌天滋味。纵虚惊一次,犹悸竦千回。唯怕这、骨肉相离,直比那、崩雪遍山溃。 【驻马听】历劫夫妻,爱幼深谙丢幼急;热情伉俪,助人免费任人讥。深恨拐卖贼、实超谋杀万家危,诚召志愿者、汇集肝胆群心沸。蜗室挤,唯看真善达天际。 【乔牌儿】八方收信息 ,四处派人力。寻亲有效方欣慰,贫乏无所谓。 【雁儿落】殷勤网站栖,群策还群力。警方帮释疑,政府资桌椅。 【得胜令】坚守望修齐,日夜任劳疲。人世沦落子,藉凭获转机。播春晖,绝望燃希翼;有亲回,时人热泪飞。 【滴滴金】职守经年,南来北往,不堪回忆,催人纵马莫停蹄。病逝儿童,几多遗憾。母逢惊喜,傻人也、清醒开眉。 【折桂令】叹目前、万缝需弥,路在前方,争了朝夕。一片丹心,建言两会,彰善心、甘做情痴。只盼了、拐贼尽收劣迹,全没了、尘间人造伤悲。也曾经、几度憔悴,几度酸凄,更拼得、几度扬鞭,几度丰碑。 【随煞】却看那、吉林通化香兰蕙, 张秦义举扬纯粹。模范夫妻,一抹晨晖。唯向着、破屋寒篱,光昭人间有情谊,只为中天碧如洗。
学会简介
更多
诗词速递
更多
赛事纵横
更多
学会会员
更多
  • 邱枫
  • 娄义华
  • 陈大伟
  • 李永前
  • 无知驿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检索工具
  • 中华通韵
  • 中华新韵
  • 平水韵
  • 词林正韵
     格律检测工具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林英 我叫林英,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是鼎城区江南中学的退休教师。父亲林世琨生于1921年,卒于2021年,百岁人生坎坷而荣光,他仁德为怀,诗书传家,点点滴滴,至今犹在眼前。 父亲生前是中学教师、中共党员,是中华诗词学会的早期会员、重点作者,也是《朗州诗艺》社的创始人之一。他从小接受私塾教育,饱读四书五经,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知义明理,与人为善,宽厚仁爱,实诚至真。在中学时期,他就向报社投稿,仗义执言,为民呐喊。21岁走上教育战线,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年至87岁,才走下老年大学的讲台结束教书生涯。 父亲退休后以创办诗社、写诗编诗为主,其创作的1000多首诗词散见于国内各地诗词刊物之中,作品入选《当代中华诗词集》《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华名人大典》,为常德的诗教贡献了力量。 父亲曾多次参加市、区级和全国性的诗词集会、学术研讨,2000年父亲年已80岁,仍不辞辛劳前往深圳参加全国第十三届中华诗词研讨会。2007年,父亲怀着对诗圣杜甫的崇敬和景仰,还前往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游览采风,《瞻仰武侯祠》就是他归来后的作品。 父亲在青年时期命运跌宕、磨难重重,错过了入党佳期,后在80高龄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个人心愿。2016年5月,鼎城电视台举行“忆党史感党恩”演讲比赛,区委参赛选手逄晓博的演讲《跨越半个世纪的三次申请入党》,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父亲入党的艰辛历程,受到评委们的高度赞扬。 2020年10月,父亲在百岁生日之际,题了一首《迎接百岁》自勉。其诗云:“回首沧桑日月长,饱经风雨又冰霜。八旬讲课不言苦,九秩出书未诉忙。论说万言惭卓见,诗歌千首愧华章。春秋佳日登高唱,年寿频加喜洋洋。” 父亲一生喜欢买书读书,家里藏书很多是父亲购买的。早些年,父亲工资低,只好节衣缩食买书藏书,如《李白诗歌全集》《杜甫诗集》《中华对联》《古文观止》等等,这些古文经典著作,父亲都精读细品,书里都有他的亲笔批注释义。每当我看到父亲留下的这些珍贵笔迹时,就会双眼模糊,父亲教育我的往事历历在目。“十载功夫终破壁,一生刚劲必拿云”不愧为父亲读书生涯的真实记录。 我和儿子、侄女侄子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育和熏陶,父亲叫我们几代人读《唐诗三百首》《唐诗选集》《古文观止》等,这些书籍现在还存放在我的书柜里。记得我工作之初的几年,每当寒暑假或周末回家,父亲就把家里红木方桌放在禾场花间树下,给我讲解、教我朗读。父亲还教育我说:“读书如汇川入海、积土成山,日积月累才会成功。”书卷多情似故人,诗词寄梦总相亲。那时,我希望自己也能像李白、杜甫、徐霞客那样,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写下千年诗篇流传于世! 在父亲的教导和影响下,我对诗词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7年我开通网络博客进行写作,2009年申请加入了鼎城诗艺社,2015年加入了常德市诗词学会,同年加入了湖南省诗词学会,2021年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 2021年上半年,我那百岁的父亲走了,我无法抹去有关父亲的记忆,以泪洗面,悲从心生。父亲的音容笑貌时刻在我脑海闪现,父亲的谆谆教诲时刻在我耳边回响,父亲铁肩担道义、皓首著文章的人生态度鞭策着我,父亲滴水穿石、集腋成裘的为学精神激励着我。我不会忘记父亲的忠告,继续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去发掘,在千年诗词的海洋里去求索,让自己的人生饱含诗香韵味,让未来生活更加诗情画意。 这些年,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诗协活动:2010年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常德诗人节,2012年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常德诗人节,2017年参加了《走向》首发仪式,2018年参加了三八书香颁奖典礼,2019年参加市巾帼诗社旅行采风活动,结识了全国各地文朋诗友,增长了见识。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一代继承传播,世世代代发扬光大。
    查看详情》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 守得家园方寸土(作者:王琼)
    2021年12月19日
  • 相伴诗词到永远
    2021年11月10日
诗书画苑
更多

学会地址:重庆市渝中区李子坝正街168号化龙桥文化中心

邮编:100007邮箱:448603931@qq.com联系电话: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