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更多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努力建设一流学会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努力建设一流学会 ——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召开党支部、会长办公会议,学习二十大精神,回顾学会历程,研究全面加强学会建设 2022年10月24日上午,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党支部书记、会长章国保同志在线上主持召开党支部、会长办公会议,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回顾学会历程,研究全面加强学会建设。 首先,章会长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初步学习感受。认为党的二十大会议,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交流了广大会员、诗友收看收听大会新闻群情振奋,深受教育,备受鼓舞,纵情高歌,创作了50多首精美诗词,吟诵党的二十大,歌唱百年大党光辉历程、新时代十年变革和第二个百年宏伟目标;歌颂伟大的党领航伟大的时代取得伟大的成就;歌咏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民生活更美好;咏赞人民解放军强军备战,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威武雄师。 大家一致表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乘党的二十大东风,就要把学会办的更具活力,更有成效,为文化强省,建设现代化大美安徽作出新的贡献。 名誉会长章晓今在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 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大家回顾学会所走过的风雨历程,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因为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成立最早的学会。1984年11月10日经原安徽省委书记黄璜同志批示,由时任省委宣传部王厚宏部长和省社科院院长兼省社科联主席欧远方同志根据省委领导的批示,提出了具体落实意见,使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率先在江淮大地成立。省民管局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予以审核登记,正式颁发了《安徽省社团法人登记证》,此后年检,年年为合格。历次审计,均为合法合规。依法成立、依法办会是学会最显著特色之一。 太白楼诗词学会是我省成为全国中华诗词学会1985年成立时的主要发起单位之一。 副会长王春艳在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 太白楼诗词学会成立38年来,始终坚持党的文艺工作“二为方向”,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80多场次采风、诗歌朗诵会和诗词研讨会。与安徽大学、合肥科技职业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建党100周年原创诗词朗诵会,其作品分别被安徽日报、安徽大学学报整版刊载,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受到省委原书记李锦斌同志的肯定和赞许。 会员队伍由成立时的73人发展到2021年底的2300余人,分布于省内外60多个省市县区,建立了40余个联络站,是会员最多的省诗词学会。被省社科联评为“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和“安徽省百优社会组织”、“安徽省科普先进单位”。这在我省诗词学会中是屈指可数的。 副会长邬云在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 太白楼诗词学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组织全省16个市550多位诗人运用古典诗词的形式,将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评上的1000多位安徽“中国好人”事迹一一创作成精美诗词。生动地表现了安徽“中国好人”道德风范,完美地展示了安徽“中国好人”高尚人生的价值取向。创作了一部以大美中华诗词热情讴歌大美安徽“中国好人”的大型诗集,是一部以真实性、个性化、时代性为艺术特色的大型诗集。该诗集历时五载,八易其稿,力求创新,“千人千面”。充盈正能量、极富感染力。分别被安徽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中央文史馆收藏,被省社科联评为“安徽省优秀科普读物”。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出版发行了《太白楼诗词三十年》,深受广大诗友好评。有20余位会员获得全国诗赛大奖,有80余位会员出版个人诗集。 会刊《太楼诗词》被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安徽省优秀资料性出版物”,每年2期,已连续出版发行68期,刊发诗词曲赋联5万余首、诗学论文260余篇80余万字,有10余位诗家先后参加全国中华诗词研讨会和中华诗词论坛,宣读论文。为传承中华诗词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强省,建设大美安徽作出了贡献。 副秘书长林善懿在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 38年来太白楼诗词学会,路,走的正,办会规范,诗词创作成果丰硕,积淀了较为深厚的诗学文化底蕴,形成了“忠诚、务实、团结、奉献”的优良会风。 大家谈到学会历届班子都是团结干事奉献的班子,尤其是以章国保为会长的本届现任领导班子,奋发进取,奋发有为,赢得了广大会员和诗友们的信赖。实践表明这样的诗词学会是干事的、担当的,富有战斗力的,值得信任的班子,是可以堪当重任的诗词学会。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再接再厉,把学会建设得更好,创作出更加绚丽的诗篇,记录时代,歌颂祖国,不负人民。 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办公室 二零二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学会简介
更多
安徽太白楼诗词学会简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诗词组织在中华大地上逐渐兴起。1983年12月,我省的丁继哲、朱世英等诗家,在参加江南诗词学会成立大会后起草的情况汇报中,将成立我省诗词学会的请示上报省委。引起了省领导的重视,省委原书记黄璜亲自批示,经省社会组织管理机关审核批准,1984年10月11日,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率先在马鞍山市采石矶青莲祠宣告成立。安徽大学教授冒效鲁任会长;赵朴初、张恺帆、宛敏灏、张涤华等被聘任为名誉会长。被定名为“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是因为李白是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开创了一代诗风,仅在安徽就写下了《赠汪伦》等200多首诗章,成为千古诗学楷模。为“继承发扬太白诗风”,为民放歌,为时而作,成为时代新声。 经过几代太白楼诗人努力,到2020年底学会注册会员已增至2300余名,有70多位诗友出版了诗集,30多位诗人获得全国诗赛大奖。举办了包括2021年5月与合肥科技职业学院联办的建党百年华诞诗诵会等在内的80多场次活动。组织创作、编辑、出版了《诗赞安徽"中国好人”》被安徽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中央文史馆收藏。《太白楼诗词三十年》。学会被评为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会刊被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优秀内部资料出版物”。“忠诚、务实、团结、奉献”蔚成风气。省政协原主席杨多良为学会题词:“诗言志,志在千里,大鹏展翅飞寰宇;词达意,意高九天,巨龙腾空舞乾坤。”
诗词速递
更多
赛事纵横
更多
学会会员
更多
  • 嘉男居士
  • 邬云
  • 司有来
  • 章晓今
  • 王春艳
  • 林善懿
诗教在线
更多
    基础常识
  • 何为古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近体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2021年07月13日
  • 五言和七言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律诗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词
    2021年07月13日
  • 何为四声 平仄
    2021年07月15日
     检索工具
  • 中华通韵
  • 中华新韵
  • 平水韵
  • 词林正韵
     格律检测工具
  • 自动检测
经典博览
更多
    主题
  • 离别
  • 送别
  • 田园
  • 山水
  • 伤怀
  • 赞美
  • 重阳
  • 中秋
  • 七夕
  • 端午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西湖
  • 饮酒
  • 友情
  • 老师
  • 悼亡
  • 哲理
  • 励志
  • 爱情
    朝代
  • 隋朝
  • 唐朝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魏晋
  • 南北朝
  • 先秦
  • 金朝
  • 汉朝
  • 两汉
  • 五代
  • 近代
  • 现代
  • 当代
    推荐诗人
  • 屈原
  • 杜牧
  • 王安石
  • 李商隐
  • 杜甫
  • 李白
  • 荀子
  • 杨炯
  • 释善珍
  • 孔绍安
  • 志南
  • 南宋无名
  • 敦煌曲子
  • 王湾
诗乡诗教
更多
诗韵家风
更多
    仁德为怀 诗书传家
    林英 我叫林英,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是鼎城区江南中学的退休教师。父亲林世琨生于1921年,卒于2021年,百岁人生坎坷而荣光,他仁德为怀,诗书传家,点点滴滴,至今犹在眼前。 父亲生前是中学教师、中共党员,是中华诗词学会的早期会员、重点作者,也是《朗州诗艺》社的创始人之一。他从小接受私塾教育,饱读四书五经,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知义明理,与人为善,宽厚仁爱,实诚至真。在中学时期,他就向报社投稿,仗义执言,为民呐喊。21岁走上教育战线,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年至87岁,才走下老年大学的讲台结束教书生涯。 父亲退休后以创办诗社、写诗编诗为主,其创作的1000多首诗词散见于国内各地诗词刊物之中,作品入选《当代中华诗词集》《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华名人大典》,为常德的诗教贡献了力量。 父亲曾多次参加市、区级和全国性的诗词集会、学术研讨,2000年父亲年已80岁,仍不辞辛劳前往深圳参加全国第十三届中华诗词研讨会。2007年,父亲怀着对诗圣杜甫的崇敬和景仰,还前往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游览采风,《瞻仰武侯祠》就是他归来后的作品。 父亲在青年时期命运跌宕、磨难重重,错过了入党佳期,后在80高龄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个人心愿。2016年5月,鼎城电视台举行“忆党史感党恩”演讲比赛,区委参赛选手逄晓博的演讲《跨越半个世纪的三次申请入党》,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父亲入党的艰辛历程,受到评委们的高度赞扬。 2020年10月,父亲在百岁生日之际,题了一首《迎接百岁》自勉。其诗云:“回首沧桑日月长,饱经风雨又冰霜。八旬讲课不言苦,九秩出书未诉忙。论说万言惭卓见,诗歌千首愧华章。春秋佳日登高唱,年寿频加喜洋洋。” 父亲一生喜欢买书读书,家里藏书很多是父亲购买的。早些年,父亲工资低,只好节衣缩食买书藏书,如《李白诗歌全集》《杜甫诗集》《中华对联》《古文观止》等等,这些古文经典著作,父亲都精读细品,书里都有他的亲笔批注释义。每当我看到父亲留下的这些珍贵笔迹时,就会双眼模糊,父亲教育我的往事历历在目。“十载功夫终破壁,一生刚劲必拿云”不愧为父亲读书生涯的真实记录。 我和儿子、侄女侄子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育和熏陶,父亲叫我们几代人读《唐诗三百首》《唐诗选集》《古文观止》等,这些书籍现在还存放在我的书柜里。记得我工作之初的几年,每当寒暑假或周末回家,父亲就把家里红木方桌放在禾场花间树下,给我讲解、教我朗读。父亲还教育我说:“读书如汇川入海、积土成山,日积月累才会成功。”书卷多情似故人,诗词寄梦总相亲。那时,我希望自己也能像李白、杜甫、徐霞客那样,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写下千年诗篇流传于世! 在父亲的教导和影响下,我对诗词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7年我开通网络博客进行写作,2009年申请加入了鼎城诗艺社,2015年加入了常德市诗词学会,同年加入了湖南省诗词学会,2021年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 2021年上半年,我那百岁的父亲走了,我无法抹去有关父亲的记忆,以泪洗面,悲从心生。父亲的音容笑貌时刻在我脑海闪现,父亲的谆谆教诲时刻在我耳边回响,父亲铁肩担道义、皓首著文章的人生态度鞭策着我,父亲滴水穿石、集腋成裘的为学精神激励着我。我不会忘记父亲的忠告,继续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去发掘,在千年诗词的海洋里去求索,让自己的人生饱含诗香韵味,让未来生活更加诗情画意。 这些年,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诗协活动:2010年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常德诗人节,2012年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常德诗人节,2017年参加了《走向》首发仪式,2018年参加了三八书香颁奖典礼,2019年参加市巾帼诗社旅行采风活动,结识了全国各地文朋诗友,增长了见识。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一代继承传播,世世代代发扬光大。
    查看详情》
  • 诗书继世长--“风筝之都”潍坊一家三代诗选
    2022年12月14日
  • 守得家园方寸土(作者:王琼)
    2021年12月19日
  • 相伴诗词到永远
    2021年11月10日
诗书画苑
更多

学会地址:合肥市马鞍山路和地广场1407室

邮编:100007邮箱:ahtblscxh@163.com联系电话:0551-65576094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