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下午,由深圳市诗词学会、深圳市长青诗社、岭南儒商诗会、香港诗词学会主办的“步时代节拍 咏今日风情——陈作耕《耕园集》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领导嘉宾、专家教授、诗人作家、艺术家、企业家、媒体代表等160余人出席活动。活动由中华诗词学会城镇诗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长青诗社社长高源主持。
研讨会会场
本次会议主要研讨陈作耕先生的新书《耕园集》诗词作品的风格特色与艺术成就。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华诗词研究院的领导,以及与会来宾纷纷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陈作耕新书《耕园集》的看法与见解。
中华诗词学会周文彰会长在祝贺视频讲话中表示,陈作耕同志是一位非常勤奋的诗词园地的耕园者,一位优秀的诗词工作组织者,他的诗词有新意、有意境,捕捉现代生活,都是自己的所感所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中华诗词研究院杨志新院长在书面讲话表示,近年来,以深圳为中心的诗词文化活动十分活跃。深圳市诗词学会、香港诗词学会、深圳市长青诗社、岭南儒商诗会等诗词组织做了很多有价值有影响的工作。本次研讨会由这几家单位联合主办,他代表中华诗词研究院向陈作耕先生表示热烈祝贺!陈作耕的诗词作品,对接唐宋、优美晓畅,值得研究。他的创作实践也很好体现了中华诗词研究院一直倡导的用中华民族最优雅的方式表达情感的理念和初衷。
会议伊始,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香港诗词学会会长唐大进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他首先代表研讨会主办方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表示,《耕园集》这部诗意明珠的璀璨问世,这不仅是陈作耕先生艺术人生的华彩绽放,更是中华诗词在新时代深圳沃土上结出的丰硕成果。《耕园集》是陈作耕先生将生命哲思淬炼成金石之声。这里面的诗词有对亘古的文化思考、有中国的红色记忆、有深圳崛起领头人的写照、有深圳拓荒牛踔厉奋发的奇思,还有故乡风物的特殊情感,这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写照,还是是深圳人勇立潮头的精神图腾,更是中华诗词守正创新的时代宣言。
陈作耕主任发言
在与会来宾共同观看了《耕园集》作者的岁月回眸影像后,《耕园集》作者、深圳市工商联原副主席、巡视员陈作耕先生分享了诗词创作体会。他认为诗词创作:一是必须坚持为人民而歌的创作理念。二是要坚持诗写生活、有感而发,拒绝为诗而诗,无病呻吟。要从生活中汲取和激发灵感,力求作品有烟火气、有画面感,有时代性。三是坚持立意为先,在创造意境上下功夫。四是坚持认真学习研究古今经典作品的创作经验和技巧。五是坚持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要认真炼字、炼句、练意,做到诗不厌改。他表示,自己虽然有一些比较好的作品被读者认可,但是还有些作品缺乏思想和艺术上的升华,自己仍需进一步努力。这次活动意义在于使诗词欣赏跳出小圈子,扩大诗词的传播面。本次研讨会也是他向大家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厉有为书记讲话
会上,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深圳市委原书记厉有为同志表示,作耕同志在深圳深耕20年,充分发扬了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深圳拓荒牛精神。他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的突出贡献,受到大家一致的好评。工作之余,他深耕诗词,成为了深圳诗词界杰出的一员大将。他的《耕园集》里拥有不少优美的诗篇,读之让人受益匪浅。感谢作耕同志对诗词文化发展和创新做出的贡献,希望作耕同志继续深耕,为诗词文化的发展再立新功!
姚成友将军讲话
原广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少将姚成友表示,陈作耕《耕园集》诗词研讨会,对于繁荣和发展诗词创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陈作耕先生是诗人队伍的旗帜,是诗词创作的榜样。他的《耕园集》“思、情、美”共具,既有思想,也有情怀,也有诗美。读他的诗,你会感到有一种清新自然美,真挚情怀美,警句精意美,新鲜时尚美,共有人性美。读此《耕园集》,让人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王国猛表示,《耕园集》中的诗词作品,不仅格律工整、意境优美,而且言之有物,情感非常真挚,读之令人动容。
会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原院长、深圳大学教授郭杰指出,《耕园集》里的诗词反映生活,内容丰富,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它不仅反映了新时代诗词创作的整体精神面貌,还为传统诗词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中华诗词研究院诗词研究部主任莫真宝表示,陈作耕先生的诗词作品,是对个性化真情的艺术表达。他出版的《耕园集》,既是他本人艺术实践的结晶,也是当前诗词创作的重要收获。该书从“真情实感、个性化抒情和艺术性表达”这三个方面来看,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作耕先生近二十年如一日地孜孜于诗词写作实践,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艺术精品,是当代老干部从事诗词写作的一个范例,体现了老干部诗词写作行为日渐向文学创作转变的发展趋势,这给整个当代诗词创作,都注入了坚定的自信心和顽强的生命力。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侯立兵则以数据统计为基础,详细概述了陈作耕先生《耕园集》里的“故园、军旅、湾区”的三个情结。
中华诗词学会当代诗词曲联精品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楹联学会副会长罗胜前认为,陈作耕先生谦虚好学的诗词创作态度,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他从“积极进取精神、豪迈大气精神、成人达己精神”这三个方面,分析了陈作耕及其《耕园集》的风格与特点。
中华诗词学会高校诗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岭南儒商诗会会长贺贤赟从“人工智能会不会代替诗人”这个主题,结合《耕园集》里的诗词,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陈作耕的诗词情感真挚,风格独特。他的很多作品,人工智能是无法超越的。
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诗人田地则特别关注作者的现实主义创作观,称其“从烟火气中提炼诗意,以画面感传递时代温度”。
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长青诗社执行社长周兴海总结了“乡土情意、慈母情思、战友情谊、拓荒情志、山水情结、田园情趣、领袖情愫、忧乐情怀”八个方面的特色,从“形式、内容、题材、风格”上充分概括了《耕园集》的艺术价值。
深圳市福田区人大常委、一级调研员刘义军认为,书中的诗词作品以真情为内核,以生活为源泉,通过凝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严谨的结构,展现了对家国情怀、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形成了“纯净、纯朴、纯正”的独特风格。
深圳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廖国森表示,《耕园集》中的诗词严守格律,和谐优美,化典无痕,读来朗朗上口。诗中选取的意象精妙独到,借自然万象抒发情志,尽显诗意与才情,让人读之沉浸其中,回味悠长。
广东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山市诗词楹联学会主席高松认为陈作耕先生的诗词源于生活、亲切感人。他从“立志为魂、情真动人、大爱得众、合律至美、应时开新、创宜意妙、秉德流芳”这七大要素,分析《耕园集》诗词的特点。
企业家代表罗祖明则认为,诗的好坏标准是看老百姓喜欢不喜欢。作耕先生的诗词作品贴近生活、接地气,老百姓都很喜欢。
周达副会长讲话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周达表示,陈先生诗如其人,人如其诗。他的诗词立意高远,生活气息浓郁,风格清新自然,反映出了时代特色和他个人的艺术追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创作水平。他《耕园集》里的诗词有五大特点:一是深厚的家国情怀;二是浓郁的时代气息;三是强烈的责任担当;四是淡雅的艺术风格;五是纯真的诗意人生。陈作耕先生的创作态度端正,诗词价值观正确,体现出了他自身强烈的精品意识,这本《耕园集》不仅仅是他个人生活的记录,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不失为一本值得我们认真赏读、珍重收藏的好书。
最后,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深圳诗词学会会长杨文才,对此本会议作了总结。他表示,本次研讨会开展得非常成功,是深圳诗坛的一席文化大餐。大家对陈作耕诗词的高度评价,说明其诗词作品在思想内涵、艺术境界和创作技巧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陈作耕先生对推进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诗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本《耕园集》不仅展现了他娴熟的创造力和诗词驾驭能力,也奠定了他在岭南诗坛的地位,希望陈作耕先生在诗词的道路上继续耕耘,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的诗词精品,为传承弘扬中华诗词传统文化,贡献更多力量!
高源社长发言
在会议结束时,高源社长对本次会议作了简短地回顾。他认为本次研讨会非常高大上,用三“多”特点集中概括了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他认为,陈作耕先生拥有湖湘文化生长背景、岭南文化成长背景、竹枝文化创作背景,其绝句通俗易懂、非常接地气,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极具竹枝词特色。
(通讯员/唐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