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任包宏烈、副主任丰玉波、社团管理处三级调研员饶秋晔一行,到中华诗词学会调研。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常务副会长林峰,副会长高昌、刘庆霖、张存寿、周达、何江,秘书长杭中华,以及学会机关、杂志社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
座谈会现场
周文彰会长首先介绍了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和五代会以来的工作情况。他说,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于1987年5月,在钱昌照、周谷城、孙轶青、郑欣淼等历任会长带领下,组织规模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中华诗词从复苏走向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周文彰说,五代会以来,中华诗词学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确立了“千方百计调动千军万马,激发千家万户,投入诗词事业”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十四五”时期中华诗词发展规划》;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开展“两讲两树”教育;本着从实际出发、从实效出发的原则,对学会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优化;注重规范化管理,制定了十一项规章制度;强化整体推进和系统发展,建立了全国诗词学会会长联席会议机制;加强组织建设,34家单位会员、26家专业委员会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强化诗词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功能,编辑了《诗颂新时代》系列作品集;充分利用《中华诗词》杂志、《中华诗词学会通讯》、中华诗词学会官方公众号、中华诗词学会网站,传播普及诗词、宣传学会工作;以诗词“七进”活动为牵引,坚持只验收不评比、只服务不牟利,推动了中华诗教工作稳定发展。周文彰最后表示,换届以来,中国作协对学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学会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中国作协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
包宏烈主任在座谈交流中谈到,近年来,中华诗词学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政治引领服务“国之大者”,彰显了全国性诗词组织的使命担当;坚持理论武装,持续不断开展“两讲两树”教育,保持了中华诗词学会的高度纯洁性和稳定性;坚持把出精品作为诗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促进当代诗词从高原到高峰迈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坚持以“七进”为主要手段的诗教工作思路,深圳示范区建设为全国探索出了诗词培德、育人、启智的新模式;坚持发挥“诗词+”文化服务功能,在诗词赋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作出了积极贡献。包宏烈还简要介绍了中国作协2025年党建和纪检的重点工作,以及即将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安排。包宏烈最后说,传承诗词文化,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是广大文学工作者的职责所系。中华诗词学会要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饱满的创作热情、更加务实的行动担当,团结引领广大诗词工作者和诗词创作者,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中国作协社联部也将在作协党组的领导下,一如既往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共同推动中华诗词事业繁荣发展。
中华诗词学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张存寿介绍了学会党支部组织机构、职能履行和活动开展等情况。
座谈交流中,林峰、高昌、刘庆霖、周达等同志也就提高诗词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建议。
丰玉波副主任主持了座谈会。
合影留念
(武立胜撰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