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周文彰:今起标杆高半寸 自来好句共时飞

发布时间: 来源: 阅读:
分享到

今起标杆高半寸  自来好句共时飞

——在《中华诗词》杂志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4年8月14日)

周文彰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以简朴而又热烈的方式庆祝《中华诗词》杂志创刊30周年,研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杂志的办刊质量。我们邀请的7位嘉宾,分别来自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学会组织,还有我们学会的领导同志,他们都作了有价值的精彩发言。这些意见给我们带来了新视野、新见解、新思路,希望会后杂志社同志们专门讨论研究,消化吸收,改进提高。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中华诗词》创刊30年来成就突出


第一,《中华诗词》已经成为诗词杂志丛林中的参天大树。为什么用丛林这个词?因为诗词的专业杂志太多了。我看过一个专门研究诗词传媒的博士论文,他说有680多种;还有的地方说是有800多种,到底多少种?这就是我们去年底发起统计的原因。统计结果,公开的和内部的纸媒加在一起可能有几千种。在这些林林总总的杂志中,《中华诗词》杂志靠诗友们自费订阅,能够有近3万份的发行量,毫无凝问,它就是这个丛林当中的参天大树。

第二,《中华诗词》杂志已经成为诗友发表作品的权威园地。正如刚才大家所讲的,很多人以能够在杂志上发一首诗词作品为荣耀,为满足,即使今天已经成为著名教授、权威学者的人,也想起当年对《中华诗词》杂志的这种印象和它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这方面我们学会领导也有非常多的感慨。现在呢,杂志办得更好了。

第三,《中华诗词》已经成为宣传诗词发展步伐的靓丽窗口。前辈们创办了中华诗词学会,现在又遇到一个特别难得的大好时机,《中华诗词》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实事求是地说,是走在前面的。《中华诗词》杂志已经成为诗人成长进步的人才摇篮,我们在座的几位学会领导就是由《中华诗词》杂志培养起来的,我们很多的诗人是通过我们的杂志成名的,我们办的培训班有20届“青春诗会”和20届“金秋笔会”,通过培训结业的几千人,很多已经成为各地诗词组织的领导人才,成为当代诗词创作的骨干力量。

第四,《中华诗词》杂志已经成为团结全国诗词界、海内外中华诗友的一个重要纽带。


二、《中华诗词》创刊30年引发的感慨


回顾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让我有了很多感慨。

第一,感慨创办《中华诗词》的战略眼光。1994年7月,中华诗词学会决定设立《中华诗词》社,创办这么一个杂志,留给了我们一份宝贵的财富。我们不会忘记老会长钱昌照、周谷城、孙轶青、郑欣淼,老顾问赵朴初、马万祺、臧克家、霍松林、陈贻焮、王国明和刘征主编、梁东社长等前辈们的努力和贡献,他们的战略眼光、开拓精神和胆识魄力使《中华诗词》杂志呱呱坠地,并为今后杂志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继承好发展好他们开创的事业。

第二,感慨初创阶段前辈们的艰辛努力。我们不会忘记首任副主编周笃文、林从龙、王澍、洪锡祺等人的努力和贡献。从最初争取刊号到组建编辑部,从编辑第一期到每月发行,他们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为刊物找经费支持;他们发扬“老黄牛”精神,经常加班加点,为出刊夜以继日,默默无私地奉献。

第三,感慨《中华诗词》杂志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的接力精神。30年来,《中华诗词》的几任主编刘征、杨金亭、张结、郑伯农、高昌,他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身心地扑在这份事业上,他们无私奉献、接力奋进,成为当代诗词复兴之路的见证人、中华诗词事业的传薪人、当代文学百花园中的播种人。这个接力棒,今天传到你们手里,《中华诗词》杂志社全体同志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使命,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任劳任怨,积极作为,团结协作,才把杂志办到今天这样一个令人骄傲的程度,做到了“把心交给读者,把心交给诗坛”。


三、《中华诗词》走到今天所面临的思考


《中华诗词》发展到今天,面临什么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呢?请杂志社的同志们深入地想一想。这里我说说我的初步想法。

第一,如何满足读者的更高期待。读者的期待一定是越来越高的,他们希望能够读到好诗、好的诗评,希望读到好的理论文章。既对内容有期待,也对形式有期待。所以我们如何满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第二,如何平衡精品与一般作品的关系。杂志要发精品,但是全都是精品很难做到,同时我们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如扶持青年人,扶持支持我们这本刊物的人,要适当的考虑到各方面的需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把筛选精品摆在第一位。

第三,如何解决传统媒体共同面临的订阅量下降问题。目前传统媒体因新型媒体的发展和随之而来的人们阅读习惯的变化,刊物发行受到很大冲击,但也有逆流而上的,如《人民文学》杂志今年的订阅量35万份。所以我们纸媒的路并没有断绝,关键看怎么运作。还有刚才同志们、专家们提的问题,你们再讨论讨论。


四、对《中华诗词》的要求和希望


对于杂志的未来,我也提几点要求和希望。

第一,大刊与名刊。毫无疑问我们现在是大刊,3万份,这还不是大刊吗?但是要努力成为名刊。我们已经是国刊了,但是国刊不一定有那么高的分量。我的想法是,巩固大刊,争创名刊,能不能给自己定个目标,进入C刊系列。这样我们会吸引更多的作者。因为在我们这里发表理论文章没用,他填不上表,进了C刊马上就不一样了。

第二,扶持与选拔。我们有扶持年轻人、扶持初学者的责任。我们一定要把内容摆在第一位,坚持高质量的选拔,多出精品佳作。还有一个重要的推动原因,就是领导同志有的是《中华诗词》热心读者,他们都拿着杂志指导如何提高办刊质量,要求杂志水平更高一点、版面更通透大气一点。“内容为王”,这是我在还几个文化产业论坛上强调的观点。你不管采取什么传播方式,你没有内容白搭,就是今天的新媒体也是一样,没有内容一晃就过去了,有内容就能看下去,有的还看两三遍。所以,在扶持与选拔这对关系中,我们要把选拔好作品摆在第一位。

第三,传统与现代。我们要切实增强互联网意识和大数据意识。要弘扬传统,融入时代,重视新媒体,包括我们的投稿系统,请你们自己去组织去设计,一定要用。诗词工作一定要学会使用大数据,进入大数据时代你还不用,或者用的不到位,那你就是落伍。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变工作方式,否则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这是时代的要求,希望你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刚才大家提了一些具体建议,我觉得非常好,包括栏目调整、版面版式、封面设计等具体问题,还有编委也可以适当调整。感谢诸位大咖的精彩发言!感谢《中华诗词》编辑部同志们的辛勤劳动!祝你们更上一层楼!

最后,为庆贺《中华诗词》创刊30周年,我特地作小诗一首:

三十而立几成规,尔却相违早占魁。

今起标杆高半寸,自来好句共时飞。


(刊于《中华诗词》2024年第9期)

在线人数:856今日访客数: 9754今日页面浏览量: 16067总页面浏览量: 98022415

办公室:(010)66110906会员部:(010)66110720  (010)66110906理论评论部:(010)64029139诗教部:(010)66519540培训部:(010)66156739网络信息部:(010)66079545账务室:(010)66081124

学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三楼中华诗词学会 邮编:100007 京ICP备1904443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中华诗词》杂志社:办公室、发行部:64068289编辑部:64068468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二楼《中华诗词》杂志社;邮编:100007投稿电子邮箱:zhscbjb@163.com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