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讯息
盘龙谷第四届金秋诗会暨曲水流觞雅集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 来源: 阅读:
分享到

以下文章来源于永康市诗词学会 ,作者若晴


盘龙谷第四届金秋诗会暨曲水流觞雅集圆满举办

——千年古礼焕新韵 诗心文脉续华章



灵秀盘龙文脉悠远


永康,一方蕴藏万年文明、浸润千年诗意的灵秀之地。南朝沈约曾以《泛永康江》为这里的山水注入隽永的文学基因;南宋陈亮曾在此地雄辩“王霸义利”。盘龙谷静卧于括苍山余脉之历山,相传舜帝在此课农耕作,播撒“天人合一”的文化初音。千年流转,其思想之光至今仍辉映于山水之间——这里,始终是诗意与哲思交织的沃土。



乙巳秋韵群贤雅聚


乙巳年金秋(11月2日),盘龙谷内菊影摇金,枫色流丹,暗香浮动。来自中华诗词学会、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等艺术界的百余名领导、专家、诗人和嘉宾,雅聚历山脚下之盘龙湖畔,以诗酒为媒,再现古代文人“曲水流觞”之古韵,开启了一场传统与创新交融的文化盛宴。

本次活动由中华诗词学会、永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永康市诗词学会主办,盘龙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杭中华、顾问杨逸明,江苏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子川,中华诗词学会办公室副主任薛玉忠、翁苏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部副主任石达丽、办公室主任胡宏云,中华诗词学会文献研究部主任胡宁,中华诗词学会新闻宣传中心办公室主任肖天秀,《中华诗词》编辑部主任卢冷夫、资深编辑何鹤,《诗刊》社中国诗歌网编辑邢建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钱伟强,当代著名诗人刘能英,金华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方益洪、副会长陈志文、义乌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毛小康等嘉宾亲临现场,共襄雅事。


古礼今承再续风雅


上午九点,游园赏秋拉开了活动序幕。象征着四时芳菲与天地生机的十二花神,引领一众嘉宾走进诗意盎然的盘龙谷秋日胜境。随后诗人们依次步入“曲水流觞”主会场。


徐小飞会长致辞


盘龙谷风景区董事长、永康市诗词学会会长徐小飞在致辞中,追溯了从舜帝耕读到沈约赋诗、陈亮论道的历史文脉,强调了盘龙谷是一处“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地,并表示将持续深耕这一片山水,以山水之清气激荡时代新声,使其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小驿站。


杭中华秘书长致辞


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杭中华对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盛情赞誉盘龙谷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和具体实践。他说,中华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精粹和国宝,繁荣发展中华诗词,用中华诗词著写优美华章、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代诗人词家的使命和责任。他并鼓励当代诗人词家要以笔墨书写时代、书写人民,用优秀的诗词文化鼓舞人、激励人。

永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叶成超宣布本次活动开幕。


占花分座曲水咏怀


组织者精心设计了多个活动环节,融传统文化于当代审美。仪式按春秋修禊之俗依次展开。嘉宾们在揖让对答之间,尽显士大夫之秦风汉礼;“投壶娱宾”中,胜者斟酒,负者饮尽,诵“敬养”“赐灌”之辞,古趣盎然;“敬食萝菔”与“清流浮枣”,则以萝卜寓“福禄”,以红枣兆吉祥,花神将萝菔片奉予现场宾客,寄寓安康顺遂、文运绵长。

而“占花分座”,现场气氛骤然升温。二十四位诗人抽签定席,以花神为引,归位入座。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顾问楼立剑主持,以“秋”字发起“飞花令”。嘉宾应答如流,偶有凝思逾时者,依古礼饮下一觞,平添几分雅趣与欢愉。



“流觞赋诗”环节尤为精彩。诗人们“以诗为舟,以流觞为楫”,围绕诗题、诗钟、应对、嵌句、泛韵等形式展开即兴创作。挥毫间,一觞一咏,一幅幅贴近山水、感悟时代的诗意画卷跃然纸上,才情与智慧交相辉映。

在古琴名曲《酒狂》的悠扬乐声中,本届金秋诗会暨曲水流觞雅集暂落帷幕。主持人以“曲水流觞虽暂歇,诗心文脉永不绝”寄言未来,期待本次雅集成为回荡中华诗坛的一缕清音。午后,嘉宾们漫步盘龙谷、登临舜帝阁,远眺历山之巅,以天地为卷,续写诗章,再诵之诗仍动秋光。


诗汇古今情寄山水


盘龙谷兼具“手可触古木新枝”的生机和“袖可拂薄雾流云”的飘逸,亦有“龙湖晨雾”“松溪待月”的如画景致,更有藏书万卷的盘龙书院静候知音。此情此境,正与千年前王羲之笔下“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雅境遥相呼应。

以古礼为基、诗心为魂,深度融合传统文化精粹与当代文化实践。不仅彰显了盘龙谷作为“诗意栖居地”的独特魅力,也为中华诗词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蓬勃的生机。盘龙谷金秋诗会暨曲水流觞雅集,已逐步成为浙江乃至全国诗词界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持续书写着这个时代的“诗与远方”。





(薛玉忠、肖天秀报道)


在线人数:1576今日访客数: 27499今日页面浏览量: 91283总页面浏览量: 169738777

办公室:(010)66110906会员部:(010)66110720  (010)66110906理论评论部:(010)64029139诗教部:(010)66519540培训部:(010)66156739网络信息部:(010)66079545账务室:(010)66081124

学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三楼中华诗词学会 邮编:100007 京ICP备1904443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中华诗词》杂志社:办公室、发行部:64068289编辑部:64068468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二楼《中华诗词》杂志社;邮编:100007投稿电子邮箱:zhscbjb@163.com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