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四 喜 先 生 简 介
张四喜,山西襄汾赵曲人,1947年11月出生。现任中华诗词学会散曲工委副主任、山西诗词学会顾问、山西黄河散曲社首席顾问、山西原平农民散曲社终身顾问,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十大导师高研班导师。有《青衫斋吟草》等七册诗词集出版。
梅开姹紫
——邸梅兰散曲赏析
张四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物质文化生活迅速提高,为创作农村题材的诗词作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和丰厚的素材,这其中,土生土长的农民作者表现的最为突出。山西原平农民散曲社近年来创作的散曲作品,大部分作品视角独特、体材新颖、语言纯朴,看罢顿觉清香四溢,回味悠长。其中,原平农民邸梅兰散曲 【双调·折桂令】《村居》尤其让人眼前一亮。
“乐呵呵自在村居,二亩薄田,一把耘锄。院养时花,膝围儿女,畦长青蔬。东风处犁翻沃土,雪花时茶煮新炉。云发霜涂,腰腹争粗。看云卷云舒,任春去春归,悟加减乘除。”
这首用白描手法展示的当代农村妇女新生活的散曲,不禁让我眼界大开。打开微信,哈!一幅全景农村图画使我坠入桃源。
“乐呵呵自在农村”,出句不凡,先声夺人。“二亩薄田,一把耘锄”,对仗工整,无懈可击。“院养时花,膝围儿女,畦长青蔬”,作成鼎足,分毫不差。七、八句“东风处犁翻沃土,雪花时茶煮新炉”,上三下四七字句如行云流水,足见功底扎实。尤其是收尾三句,“看云卷云舒,任春去春归,悟加减乘除”,感情焦聚,境界之高,出人意料, 助整个曲子更上层楼,大有“欲穷千里目”之势。一汪清纯,一席乡音,赞叹久之,为之神往。
邸梅兰,山西省原平大牛店镇大牛店村人,山西黄河散曲社副秘书长,山西原平农民散曲社秘书长兼副社长。 梅兰是一位农民,或许是她有纯朴的本质和爱的本性,作品才有着天然的意境。这种意境不是她刻意造作的,而是一种自然流露的天籁之音,突口而出的日常用语,太多感情容量的句子,表现出的深度、高度、厚度、温度,对读者感情的冲击力度,更强于那些个雅言套语。
明代蜀中才女黄峨,散曲尤为驰名,有【南商吕·黄莺儿】《苦雨》传世“积雨酿轻寒,看繁花树树残。泥途满眼登临倦。云山儿盘,江流儿湾,天涯极目空肠断。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毋庸置疑,我们决不是要否定黄峨的这篇佳作,《苦雨》虽然多了些修饰营造,欠豁达海量,是黄峨违背不了的时代缺陷。六百年后农民女曲手梅兰,作品不加夸饰、勿须隐忍,多见其真、见其朴,更为动人,若黄峨仙苑有知,必羡煞。
邸梅兰曾荣获2019年第七届华夏诗词二等奖、2020年《中华诗词》杂志“中华好诗词”奖、2021年孟浩然杯新田园诗二等奖等。在她的散曲作品中,那些具有乡音亲切、曲味浓郁、写实逼真的作品,广为人们称道。
妙合 “曲情”与“画意”
邸梅兰曲写乡情,时把“曲情”和“画意”巧妙地组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的直觉、灵感、顿悟的思维,勾画出一幅幅多彩的画面。画中有曲,曲中有画;时而情寄一朵桃花,时而情托一只布谷;在她的笔下,春自然就是百幅画卷。
【仙吕·寄生草】《春雪》
“银蝶舞,玉絮翻,一泼儿院落清脱占,一泼儿空里鹅毛散,一泼儿枝上梨花扮。青娥沃野布留白,好教田父描丰卷。”
村里下雪了,梅兰冒雪漫步在沟沟壑壑上,好有兴致,这边厢“鹅毛”勾勒,那边厢“梨花”点染,任曲笔挥洒自如,将一幅简洁明快的春雪图跃然纸上,令人赏心悦目。
听到布谷鸟在呼唤,梅兰赶到地头,摆开画板写生:“布谷,布谷,唯恐田翁误。唤开杏眼问耕图,催绿村边树。三亩田旁,半分畦处,俺家先试锄。布谷,布谷,陌上生机覆”。
【中吕·朝天子】《布谷摧春》
此起彼伏的 “布谷、布谷”,前后呼应,无处不鸟声。“唤开杏眼”、“催绿村边树”,一幕幕在我们眼前浮动。勤奋的农民正在挥动锄头,在山坡上耕耘。一幅《布谷催春》画展开在读者面前,让人们嗅到了泥土的芳香。
写罢《布谷催春》, 一首【正宫·塞鸿秋】《春景》又脱颖而出:。
“杏园园挑逗莺声乱,草尖尖雀跃头儿探。桃花花淡抹胭脂面,柳丝丝显摆婀娜线。田间垄渐开,畦畔香频泛,春风风晕绿调黄把这家山用笔勾描遍。”
“杏园园”、“草尖尖”、“桃花花”、“柳絲絲”,字不着墨,无声胜有声;“田间”、“畦畔”,天然色彩,有意留白,浓墨把“绿”、“黄”,“勾描遍”,圆满收关。梅兰制曲意在笔先,神似而非形似。
《春景》以章法律严而优先于人。三组对仗严谨,叠词准确,可圈可点,结句最为突出,七字句加九个衬字为十六字句,读起来依然朗朗上口,无絲毫累赘之感,将“晕绿”、“调黄”,中的“晕”、“调”,动词妙用,增强美感,为之绵延,使观赏度更加提升。
整个《春景》美色斑斓,春光无限,春意盎然,并非凭借浓墨重彩来渲染气氛,惜墨如金反而彰显了曲家当行本事。
春天来了,面对满眼桃花,梅兰提起生花笔:“趁东风万点争发,开遍山崖,红遍山崖。一堆堆粉似娇娃,一朵朵绯如朱点,一丛丛灿若云霞。夭灼灼撩拨相匣,娇滴滴看醉咱家。树底呆瓜,独自嗟呀,那岁枝前,人比桃花”。
【双调·折桂令】《春过恒山又见桃花》
“一堆堆粉”、“一朵朵绯”、“一丛丛灿”,简洁明快,不追求物象的复杂细节,只从闪光点着墨,便画出一片灿烂。恒山脚下,大尺幅的留白,为读者留下了想象和补充,这富有意境的画面空间,使曲作达到了更丰富的艺术效果,看留白处画中人“树底呆瓜”,“人比桃花”,平中出奇,直教人忍俊不禁。
梅兰性格沉稳,不温不火,曲如其人,多是绝少张扬,真水无香,看她作曲,似是飞针绣花,快剪窗花,令人心旷神怡。
思路宜宽是梅兰散曲艺术的特色之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也暗示了一种艺术手法,这种“换位思考”,就是说作曲要拓宽思路。梅兰散曲如画,把作曲中的“神”、“韵”、“味”、“俗”,借用到作画中的“点”、“线”、“面”上去,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意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因此,曲中时用不同颜色的形容词,从各个角度、层次来描绘田园风光,就显得格外美不胜收。
梅兰散曲笔势宜扬,诗词以简炼、浓缩、含蕴、雅静为美,曲又以通俗、明白、流畅、淋漓为尚,她的散曲在曲坛上当属“婉约”,却又不失鲜活灵动,通俗传神。散曲,就应该以一种最精彩、最美好、最富有的画面延拓。
妙用巧用叠词,又是挴兰曲的惯用技法。叠词是元散曲惯用的招数,然而古语早与时代语相差甚远。山西语系历来有惯用叠词的传统,原平农民散曲赋予了叠词新的寓意:桃花花、杏园园、草尖尖、麦苗苗、葫芦芦、文风风、曲芽芽……,这些在《全元散曲》中未见过的词语,成为原平农民曲家渲染气氛、突出形象、增强韵味的独特艺术手段。
趣合“故事”与“乡情”
梅兰曲中,时见以物拟人,笔下的乡情山水,被赋予了性格情感,虽直白而仍有含蓄。
例如【双调·水仙子】《新农妇吟》:“冬来暖炕话桑麻,春到沙田点豆瓜。三餐忙乱厨房下,熬汤煮酽茶。空闲时笔轻拿,昨谱《迎仙客》,今描《四季花》,谁不慕庄户生涯”? 有写实的据事直书,有浪漫的生活情节,契合散曲套路。
【双调·水仙子】《村居》:“葫芦窜过北邻墙,豆角爬出篱栅旁。紫茄个个身肥壮,芫荽三四行。挎篮儿仔细端详,韭黄嫩,芹菜香,哪个先尝?”
散曲不是写工作总结,无须面面俱到和有始有终,借景叙事,不仅不妨碍主题的表达,反而更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揣摩,味之无穷。
《村居》一曲颇有情趣,初看以为是写整个村庄,再往下看,却走入一片菜园。“葫芦窜过”、“豆角爬出”,灵动无限,可谓逸趣;报菜单“葫芦”、“豆角”、“紫茄”、“芫荽”、“韭黄”、“芹菜”,琳琅满目,可谓奇趣;结句“那个先尝?”把个采菜媳妇的无奈模样体现的妙不可言,是浪漫的想象,是农家女的口吻,合现实心理,满满的景趣、真趣、别趣。
新农村故事,近在眼前的大院,远在屋后的畦田,长篇故事运用套曲讲述,生活故事利用小令说道。
【南吕·四块玉】《家有畦田》: “饱雨滋,春阳润,眨眼葫芦胖腰身,抖音拍个来吸粉。布暗香,织绿茵,愉自心。”
全曲七句,包罗万象,有“眨眼”灵动的形容,有意想不到的动词“饱”和“胖”,有时代新词“抖音”和“吸粉”;畦田中“布暗香”,陈词新用,颇有妙处;“织绿茵”正是曲作者心中编织的小康梦,自然是激励自己追梦的希望田野。再三捧读,品味曲意,愈感觉立意尚好,语亦新奇,真是佳作。
综观梅兰散曲,春夏秋冬,闪光点无处不在,“春曲“ 碧绿已先声夺人,夏秋金黄又接踵而至。
【正宫·塞鸿秋】《初夏农家院》,感觉佳句吋而撞击吟怀:“葫芦抒蔓刚分岔,黄瓜露脸忙爬架。锄头擦亮门前挂,邻翁对弈檐台下。槐花频送香,燕子鸣声恰,好一幅原汁原味乡村画”。
一曲【塞鸿秋】,小茧壳中耍道场,活脱脱烘托出个《农家院》。“葫芦抒蔓”、“黄瓜露脸”,出句灵动,把个葫芦黄瓜写活了;“锄头擦亮门前挂”,将一句地地道道的农家语,镶嵌在曲句中严丝合缝,看似不经意,足见技高一筹;“农家院”出句拙朴,语不惊人,却组合贴切,平淡出奇,景物愈感逼真。
又一首【中吕·红绣鞋】《田家金秋》,最为体现曲家本事。
“玉米囤了一院,谷子堆下双山,田间机器仍哗喧。金风镰上醉,爽气地头添,阳婆婆舒笑脸。”
那些跃然于纸上的玉米、谷子、机器、金风、爽气、阳婆婆,欢欢儿扑面而来,似乎闻到了金秋新粮的芬芳;尾句用“阳婆婆舒笑脸”来渲染气氛,促情景妙合无间。
更有佳篇【正宫·塞鸿秋】《回家收秋》,言简意赅,内存丰富,叙述看似平淡无奇实有内涵,叠字句乡间俗语喧染气芬,尾句构思奇俏,应是当代田园散曲中的“出圈”佳作。
“铁牛牛赶趟神不费,机车车脱粒人没累。金山山勿用屯仓内,真银银尚可田头兑。老妈扬笑眉,老爸如沉醉,钱包包鼓起直了背。”
“铁牛牛赶趟神不费,机车车脱粒人没累”,关键字在“神不费”和“人没累”上,农田实现了机械代,新农民幸福感增加了;“金山山勿用屯仓内,真银银尚可田头兑”,关键字在“屯仓内”和“田头兑”上,丰收了粮食无须存放家中,卖粮食再无需发愁犯难收白条。全曲生动有趣,内涵丰富。
突出之处还看尾声: “老妈扬笑眉,老爸如沉醉,钱包包鼓起直了背”。梅兰在描述农民丰收后的喜悦上,没有设计笑哈哈、笑出眼泪、笑弯了腰,而偏偏用上一句“钱包包鼓起直了背”!把个富起来、挺起腰杆的农民形象,表现的神气活现,维妙维肖。
读【正宫·塞鸿秋】《白露打核桃》,一片欢乐场面直把人弄的神魂颠倒,狂喜若狂:“噼啪啪长竿朝向玲珑转,扑通通碧空飞落青皮绽。骨碌碌身边跳过苍苔乱,呼啦啦眼前都是金疙蛋。弯腰背上敲,笑语连成串,喜吟吟把大袋小筐看作了存钱罐”。
“噼啪啪长竿”,形象真实生动,读到此处,满满的噼里啪啦之声不绝于耳;“朝向玲珑转”,不说明“核桃”,偏取个爱称唤“玲珑”,乡土味中夹了个“典雅”,真个笑煞个人。
“扑通通碧空”,难以置信扑通之声从何而来,应是无声胜有声;“飞落青皮绽”,形象又生动,成熟的核桃纷纷落地,露出一道道鹅黄的果皮,真个亲煞个人。
“呼拉拉眼前都是金疙蛋”,看罢了“青皮”、“苍苔”,突兀眼前“都是金疙蛋”,比喻独特,反差之大,情景变幻,酷似影视蒙太奇,真个惊煞个人。
“弯腰背上敲,笑语连成串”,恐学者大腕难解,核桃丰收了,果实纷纷落地,农民笑着弯腰捡收,谁还管核桃蛋子敲头砸背,倒是砸的越重越多才好,真个喜煞个人。
“把大袋小筐当做了存钱罐”,作为“白露打核桃”尾声,以小见大,生动形象,小情景突出大主题,突显豹尾也!
《白露打核桃》寓意吉祥幸福,象征和谐美满,通过欢乐场景,传达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读罢此曲,恰似看了一幕白露打核桃的短视频,好不赏心悦目。
切合志向与美韵
梅兰散曲体式齐全,从散曲小令、带过曲到套数都有,特别是近年来的作品,正是她的进入创作高潮段的集成,其数量之多,提高之快,足以令人惊叹。有些作品是其整个散曲创作中的精萃,是其到达高点的代表,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分析,有助于推动当代曲坛创作的倡扬,引导新田园散曲的发展。
梅兰散曲不乏曲情、乡情、故事、画意,而我更看重的是她曲作中的志向和美韵。
读过【正宫·叨叨令带过折桂令】《生日前随吟》,愈教我对梅兰肃然起敬:
“额添了褶皱霜堆鬓,人磨了棱角皆恭顺。手勤赚下这多劳顿,脚忙减却那催诗韵。看得开也么哥,看得开也么哥,蜗名蝇利争些甚。(过)一年过又到生辰,身绕锅台,腰系围裙。笔底安闲,书中自在,家里无尘。农家妇扮成匠人,土泥鳅误撞龙门。乐也晨昏,愁也晨昏。给点阳光,便可欢欣。”
散曲班头关汉卿《闲适》:“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发的是对世态炎凉,贤愚颠倒的感慨,表达了前贤超凡脱俗,追求闲适生活的思想情绪;唱的是“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同一个主题,梅兰借“生日”随吟,别开生面,别具一格,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不输古人。
“额添了褶皱,人磨了棱角,因为手勤多劳顿,因为脚忙催诗韵,看得开也么哥,看得开也么哥,蜗名蝇利争些甚”。
生日之前聊发感叹,前四句作铺垫,寻开心、看的开,“争些甚”与关班头不谋而合。精彩之处在《折桂令》上,梅兰傲视名利,并没有放弃理想,忘却初心,而是“身绕锅台,腰系围裙。笔底安闲,书中自在,家里无尘。农家妇扮成匠人,土泥鳅误撞龙门”。境界之高胜于古人,关班头如天国有知,定会为她竖起大拇指。
新时期以来,由于中华诗词学会组织的推动,当代散曲继承优良传统,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创作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中华诗词学会两年一届的“华夏杯诗词大寒”,每年都有农村题材的诗词曲获奖,让人欣慰的是,近几届还涌现出不少获奖的农民散曲作家。这对于促进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不可否认,由于田园诗作者大都来源于城市,仅仅靠深入农村体验感受生活,组织采风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新一代土生土长农村诗词曲人的涌现,一大批有生命力的乡土散曲作品的出圈,改变着田园诗长久沉寂的局面,使曲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山西原平农民散曲社代表人物之一, 具有浓郁乡土风格的梅兰散曲,屡次能够在省市和国家级大赛中获奖,应在情里之中。
梅兰这篇获奖感言 【正宫·塞鸿秋】《华夏诗词获奖感慨》读前以为是豪情满满,看罢方知她心平似水。
“种菊插柳篱笆栅,牵云拽月田园嫁。相夫教子春秋夏,厨前灶后平常话。勤耕二亩田,常向书一沓,没成想小鱼也把龙门跨! ”
梅兰获奖后,并未因荣誉而得意,意仍在田园“种菊插柳篱笆架”,心平如水,颇有大家风范;“牵云拽月田园嫁”,愈感志向遥远不凡,榜上有名未步前贤“春风得意马蹄疾”,依然在“相夫教子春秋夏,厨前灶后平常话”。其平和心态令人刮目相看。尾句尤见精彩:“勤耕二亩田,常向书一沓,没成想小鱼也把龙门跨!” 平淡如水,平心静气,妙用“鲤鱼跃龙门”成语,尤其风趣有味,愈见志存高远。
散曲套曲是新时代新叙事的重要形式,套曲在梅兰散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般涉调·魔合罗】《回娘家看戏小住》,我己经在《散曲套数叙事说》中做了详尽的评介。近日梅兰的又一首长套【正宫·端正好】《如今俺们村》,语言明白质朴,故事紧贴时代,乡情色彩浓郁,读罢不由得又要为这篇乡村故事拍手叫好!
【端正好】菜苗苗青,葫芦芦胖,葡萄架避暑遮阳。天天日子翻新样,竞惹心花花放。
【滚绣球】小巷平,大路长,刘家婶亮盈盈衣装时尚,李家嫂呼拉拉又起楼房。东林鸟唱鸣,西梁果溢香,北川处青织屏障,南梁地花吐芬芳。山青水秀心舒畅,宁静温馨体健康,好政策推动翻天覆地破天荒。
【倘秀才】再没有村中赌狂,再不见街中乱脏,是处皆成文化墙。贴剪纸,展文章,众赏。
【醉太平】前邻喂鸡牧羊,后邻种药经商,村姑敲平论仄蟾宫折桂也成双,更不说那学校年年尽出栋梁。张三门外蜂儿唱,王叔院里金梨晃,喜如今脱离了僻壤穷乡,宜住宜游倍爽。
【尾声】文风风刮进村,曲芽芽圆梦想。好生活后浪推前浪,路远天长任咱闯。
梅兰应是一位出色的金牌导游。跟紧她的脚步,顺着她手指方向,“菜苗苗青,葫芦芦壮,葡萄架遮太阳”,把我们引入一座新农村,平实自然。
梅兰又是一位剪纸能手。在她手下,有“小巷、大路、刘家婶、李家嫂、东林鸟、西梁果、北川处、南梁地”;有景物、人物,声响,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嬉戏不绝于耳,红透的果实摇摇晃晃引人入胜。
梅兰还是一位演唱《春天的故事》的优秀歌手:“前邻喂鸡牧羊,后邻种药经商,张三门外蜂儿唱,王叔院里金梨晃,喜如今脱离了僻壤穷乡,宜住宜游倍爽。文风风刮进村,曲芽芽圆梦想。好生活后浪推前浪,路远天长任咱闯”。《春天的故事》把新农村翻天覆地变化的新面貌,通过套数展示出来,画面清晰,叙事如歌,语言通俗易懂,情节切换清晰,无论是快板、小调,都能与读者产生交响共鸣。
梅兰以十多年来的功夫,凭着对散曲的痴迷、故乡的热爱,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散曲界广泛认可。看她作曲,细腻如同绣花,细微好似剪纸,细致犹如画炕围画;婉约时见诙谐,闲聊不乏调侃。在她笔下,一道道山,一道道水,万亩梨花,千丈天涯,都是写不完道不尽的乡情。
邸梅兰是新田园诗发展中的一个代表人物,在她的进行曲中永远也不会有休止符。她散曲中所蕴含的真字如魂,真实无华的艺术风格,会影响到更多人的散曲创作,对促进散曲精品的发展,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转自《瞿塘潮诗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