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趣事
真实还是巧合:《山海经》揭露的三星堆四个不解之谜

发布时间: 来源: 阅读:
分享到

1

《山海经》是一本充满谜团的先秦古籍,相传是伯益跟随大禹治水时,记录下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其中含有着不少典籍资料,印证了三星堆文明就是华夏古文明的传承。

说到《山海经》,不得不先提一个人----王子朝。

他是周景王姬贵的庶长子,在兄弟姬猛继位后,王子朝举兵占据都城洛邑篡位。

五年后的深秋(公元前516年),晋顷公出兵支持王子匄复位,王子朝遂携周室典籍(包括夏朝、商朝的图册文物、九鼎、山海经也在内)投奔楚国。此事记录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和《史记》等书中。

王子朝奔楚之际,恰逢楚平王死,楚国局势动荡,他滞留在南阳西鄂一带。现存史书中,找不到楚国收到周室典籍的记载,这些堪称无价之宝的珍贵文献就此神秘失踪。

先秦的诸子百家中,唯有屈原的《天问》、《九歌》等大量引用了《山海经》的内容。此后,秦灭楚,掠走诸多典籍。接着,刘邦入咸阳。直到汉武帝时期,世人方知有《山海经》一书。

《隋书·经籍志》记载:“汉初萧何得秦图书,故知天下要害,后又得 《山海经》。”相传与《山海经》同时成书的还有《山海图》,后者曾被铸在九鼎之上,由于九鼎失踪,《山海图》亦随之失传。

2

说回三星堆遗址,考古人员在其中发现了许多象牙。很多人觉得奇怪,成都平原可不是野象栖息地呀,因而猜测三星堆是西来文明。

可《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西南有巴国,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意思是:西南巴国,有黑色巴蛇,喜欢吃大象。同样是《山海经中次九经》:“东北三百里,曰岷山.......其兽多犀象,多夔牛。”现在的成都平原没野象,并不等于远古时期的成都平原没有野象!

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上千件青铜器中,除了人头像、人面像、人面具、龙虎形器、神坛外,更多的是鸟形器物。而最出名的就是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首鸟身像”。

《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的异形人,如人面龙身、人面马身、人面蛇身、人面虎身等等,而人面鸟身是其中最常见的。《中山八次经》中:“凡二十三山,二千八百九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人面。”又如:“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的禺强;“鸟身人面,乘两龙”的句芒。

上古华夏文明的鸟图腾一脉相承,无论是河姆渡的太阳鸟、红山的神鸟、石家河的凤凰、凌家滩的双鸟首豕等,其原始神灵崇拜的意义都和“青铜人首鸟身像”如出一辙。

3

能够印证三星堆与华夏文明体系一脉的,还有有领玉璧。

环状圆口壁,两面均有凸起,用多重同心圆弦纹装饰,这种纹样很有商代特色,称为有领璧。在安阳殷墟妇好墓、成都金沙遗址、湖南大洋洲遗址均有发现,而三星堆遗址也出土了有领玉璧,说明它也是华夏远古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

青铜大立人像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最具悬疑感的。他头戴高冠,佩方格纹带饰,双手呈夸张的抱握状,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面容典重庄严。专家推测他代表的是集神、巫、王于一身的领袖人物,是神权与王权的象征。

让人疑惑的是,青铜大立人举在胸前的环管状双手,本来握着的是什么?有人猜是象牙,也有人猜是巴蛇。或许答案就在《山海经》的这段话中:“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莫非这双手中,本来拿着的是不死之药?

4

青铜神树是三星堆遗址中最具震撼力的文物,一号神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三层枝叶,每层三根树枝,三根上翘树枝的花果上都立着一只太阳神鸟,几乎与《山海经》中记载的“扶桑”、“建木”一模一样。

《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建木高达千丈,是众神往返天地间的通道,传说伏羲和黄帝就是通过这棵神树来到人间。

《海外东经》记载,十个太阳,栖息在东海的扶桑树上,沐浴在汤谷之中,每个太阳里面都有一只“三足金乌”。

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中,画有一棵高大神树,它是树干弯曲的桑树。神树的顶端分布有九个太阳,每个太阳内部,都有一只黑鸟。郭璞的《玄中记》记载:“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这种神话观念,可以确定是来自先秦古籍《山海经》。

青铜神树下部悬着一条头下尾上的龙,夭矫多姿。这也说明三星堆文明与中华龙图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直接排除了三星堆是西来文化的说法。

5

再来说说造型诡异的青铜纵目面具,是什么物品能让当时的人民制作出眼睛纵向外突的面具呢?除了东晋《华阳国志·蜀志》中:“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始称王.......石椁为纵目冢也。”的记载外,或许《山海经》中也可找到些蛛丝马迹。

《山海经·大荒经》中记载:“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是谓烛龙。”意思是天神烛龙,人面蛇身,眼睛又直又长,闭眼就是黑夜,睁眼就是白天。烛龙双眼就是纵目的,更诡异的是,甲骨文中的蜀字,与烛龙蛇身人面的形象极其相似。

三星堆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有根长1.43米、用700克纯金包裹、以鸟鱼为图腾的长手杖。有人认为类似器物通常在西亚、埃及等地出现的权杖,因而判断三星堆是外来文明。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逮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桃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看到没,其中提到了“杖”。

夸父追日的传说,曾让小时候的我很疑惑,不知道他追太阳有什么意义。

后来才明白,答案就藏在这段文字中。

“赴饮河、渭。河、渭不足”说的不是喝干黄河、渭水,而是沧海桑田,两河改道;“尸膏肉所浸,生邓林(桃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说的是肉身成地,独木成林,这些都不是顷刻间能达成的。

夸父追的太阳,日升日落,日复一日,不就是时间的轮回吗!

原来夸父想追上的是时间,只要跑得比时间更快,就能把它甩在身后,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时间逆流,回到过去。可惜夸父在追逐时间的同时,失去了他所有的时间。

6

有人觉得三星堆中有外星文明参杂其中,咱也不敢说有没有,毕竟古蜀国王者之一的杜宇可是从天而降的。

《本蜀论》记载:“望帝者,杜宇也,从天下。女子梁利自江源出,为宇妻。遂王于蜀,号曰望帝。”夫妻俩,一个从天上掉下,一个从水里钻出,这还没完,有个叫鳖灵的人,不小心落水淹死,尸首逆流而上,复活后成了杜宇的宰相(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

《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从开明上到蚕丛,积三万四千岁。”《盘古王表》中记载:蜀山氏传六世,治世四万年。

7

诗仙的《蜀道难》中写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其实,商朝以前,三星堆古蜀国与中原并不隔绝。

《古本竹书纪年》中记载,夏桀曾让部下“扁”率军征伐岷山,蜀人打不过,就献出两名美女讨桀的欢心,以此结束战争(后桀伐岷山,岷山女于桀二人)。

《左传昭公十一年》也有“桀克有缗(岷)以丧其国”。说夏桀时期(约公元前1650-1600年),就曾征伐过三星堆古蜀国(岷山)。

商蜀之间的战争,也记录在了殷墟和周原的甲骨文卜辞中:“登人征蜀”、“丁卯卜,王敦缶于蜀”。

后来商王朝没落,古蜀国还参加了周武王的会盟,对商朝进行复仇,所以《尚书》说;“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

在线人数:760今日访客数: 74427今日页面浏览量: 151453总页面浏览量: 78651965

办公室:(010)66110906会员部:(010)66110720  (010)66110906理论评论部:(010)64029139诗教部:(010)66519540培训部:(010)66156739网络信息部:(010)66079545账务室:(010)66081124

学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三楼中华诗词学会 邮编:100007 京ICP备1904443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中华诗词》杂志社:办公室、发行部:64068289编辑部:64068468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二楼《中华诗词》杂志社;邮编:100007投稿电子邮箱:zhscbjb@163.com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