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晚,河北省诗协网校“燕赵诗词云讲堂”2025年第一课(总第34课)开讲。本次网校课程通过数千人的钉钉群上和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线下同步进行讲授。本期网课特邀河北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郑琳为河北诗友讲授《中国古诗词是中国音乐文学的根——浅谈如何利用写古诗词的功底写歌词》。课程由河北省诗词协会副会长兼网校副校长张雷亲自组织,河北省诗词协会省直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网校副教务长王凯旋主持,河北省诗协理事杨国欣及网校工作人员负责直播网络工作,保证了网络操作流畅,各环节顺利衔接。
郑琳,曾为中国空军一级飞行员,曾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现任河北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音乐教育委员会主任。代表作有:音乐电视艺术片《三色星》大型音乐套曲《美丽的非洲》、大型组歌《党啊,我热爱你》歌剧《野营路上》、央视电视连续剧《台上人家》片头片尾曲《人生如戏》等。歌曲有《奋飞曲》《你潇洒地飞吧》《我爱的人在新疆》《心花开在草原上》《快乐广场》等。共发表词、曲作品1000余首,曾获省部级创作奖120合次,被各媒体誉为“中国会飞的著名词曲作家”。
自古诗歌不分家,这也是郑琳老师选取《中国古诗词是中国音乐文学的根——浅谈如何利用写古诗词的功底写歌词》作为授课题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课程开始,郑琳老师简单讲述了中国古诗词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古老《诗经》开启的“风雅颂”传统,再到楚辞的浪漫奔放,让线上线下诗友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隧道,深刻感受到古诗词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博大精深。同时,郑琳老师从“什么是赋、什么是比、什么兴”的概念以及原理着手,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将古诗词这种文学艺术形式运用到歌词创作中,既为诗友理解歌词创作、增加歌曲文化内涵打开了新思路,也为大家后续的诗词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

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北人,郑琳老师同样深爱着这片土地。在讲授聚焦我省产生和传唱的中国“四大红歌”故事这部分内容时,郑琳老师慷慨激昂地为线上线下诗友讲述了河北四大红歌以及背后的故事,,让大家仿佛看到了河北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红色文化的璀璨光芒。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广泛传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如今依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优秀歌词作品的魅力所在,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诗词创作、歌词创作的热情,促使大家不断提升创作质量,努力创作出更多能够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最后,郑琳老师分享了诸多点滴体会和小技巧,如要充分利用“七性”,让歌词既富有情感又具有艺术美感、借助“三必须”使“诗词”与音乐完美融合等。他还鼓励大家充分、合理利用AI工具创作诗词歌赋的同,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艺术内在素质,才能够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诗词作品。

授课完成后,河北省诗词协会省直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网校副教务长王凯旋代表河北省诗协网校及河北广大诗友对郑琳老师的精彩授课致谢。同时,还指出郑琳老师的此次授课,不仅为歌词创作开辟了新思路,也为文艺创作者指明了守正创新的方向。未来协会将继续搭建交流平台,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为繁荣新时代文艺事业贡献河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