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15日,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进行诗词工作和基层诗词组织建设调研。在调研座谈会上,周文彰对杜尔伯特县农民诗人杜天明的作品以及创作过程给予高度评价。
杜天明,笔名彦人。今年55岁,是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巴彦查干乡的农民。大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全国各种诗词大赛中斩获50余次大奖。作品散见于《岁月》、《长白山诗词》、《北方文学》、《诗刊》等报刊。2020年当选杜尔伯特县第13届政协委员,履职以来积极参与社会调研,有2篇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2025年被评为“六个一”活动先进个人。
诗人杜天明生活故事
杜天明有点“艮”,有点憨。他是杜尔伯特县巴彦查干乡巴彦他拉村的农民。因为爱写诗,他放弃了农活,开了一家超市,算是“以商养文”。钱挣得不多,仅够维持三口之家的生活。生活虽然不算富裕,可他内心却很满足,这满足来自于他精神世界的财富。
“诗三百”造就草根诗人
杜天明4岁时随父母迁到后巴彦他拉村。物质匮乏的年代文化生活单调,小小年纪的杜天明喜欢上了猜灯谜。时间长了,杜天明发现很多灯谜都是从古诗词里演化来的,从此杜天明对这些美丽的诗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本《唐诗三百首》成了杜天明的宝贝。1989年杜天明初中毕业,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作为家里长子的杜天明决定辍学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怀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杜天明来到辽宁省本溪市。在这里杜天明除了知道想象和现实的差距、经历了人生的成长,更让他遇到了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那个人。
格律之门为他打开
在本溪市平山区一个建筑工地打工时杜天明遇到了一个看料场“怪老头”。这“怪老头”名叫高希玉,60多岁,来自辽宁省庄河市,没人知道他过去干过什么。老人家有个习惯,喜欢收集废旧水泥袋。牛皮纸袋被他剪成正方形,老人家在这些牛皮纸上作画。
老人善画竹,杜天明被一张张画所吸引,便和老人闲聊起来。从竹聊到人,从人聊到诗,杜天明发现高希玉老人在古典诗词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与老人相比自己平时写的那点东西充其量是自娱自乐的打油诗。
杜天明于是拜老人为师学习写诗。在高希玉老人的帮助下,杜天明明白了诗词的格律和平仄变化,更明白了诗歌来源于生活的道理。一年后,父亲的一个电话把杜天明从本溪拉回了后巴彦他拉村,与高希玉老人的联系也就此中断。十几年后,杜天明虽想尽各种办法但始终没有老人的音讯。
笔名“彦人”颂家乡
回到后巴彦他拉村,杜天明没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成了一个踏实能干的农民。随后的八年里,杜天明成家、生子。2005年杜天明把四十亩地交给两个弟弟,自己开食杂店、买车跑运输。随着生活得到改善,空闲时间也多了一些,从那时起杜天明开始了古典诗词的创作。记者问杜天明写古典诗词的乐趣在哪里?杜天明说,古典诗词有一种凝练的美,一首五言绝句,20个字,表达的却是一篇几百字的散文的意境,古典诗词把中国文字最大限度地凝练在一起,使人的想象力得以极大的发挥,从组织语言到营造想象空间,读诗、写诗的乐趣就在这里。
杜天明的家乡蒙语叫巴彦查干,意指美丽富饶的草原,对于这片美丽的土地,杜天明有着深沉的感情。在杜天明创作的2000多首古典诗词中,歌颂家乡的草原系列诗词有200多首。杜天明更把自己的笔名起做“彦人”,也是希望大家通过他的诗认识巴彦查干这片美丽的草原。
诗在举手投足间
“牵君手,爱君手,君手摩挲久。缘定乃三生,一誓都相守。寻常珍敝帚,风雨齐肩走。真情淡淡来,老妇携村叟。”这首《醉花间·媳妇》是杜天明送给爱人高艳霞的一首诗。
杜天明说自己这么多年能坚持写下来,少不了高艳霞的支持。高艳霞是个沉静内敛的人,对于记者的提问,她大多报以微笑,算作回答。对于杜天明这个在当地显得有些特别的丈夫,高艳霞除了默默地支持外,她也应该会默默地骄傲吧。
2003年当地的小学要招聘送子车,杜天明急忙报名申请。杜天明说,自己辍学早,学没上够,能和上学的孩子们多接触的活,自己都愿意干。二十年来杜天明从没有因为自己的事情耽误送孩子们上学,每天早晚四个小时,杜天明都会准时出现。在杜天明的车上,每天都会为孩子们播放录制好的古诗词,杜天明在开车的时候,孩子们会大声朗读,时间久了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的家长们都喜欢上了这个校车司机。
杜天明用他的诗作,打动了全国亿万诗词爱好者,又用他的热情,感染了乡村孩子,让他们爱上了诗词。
杜天明代表作品
杜天明获得第一届“诗词中国”大赛一等奖词类作品:
鹧鸪天·打工谣
城里新鲜总不暇,一分掰做两分花。泥浆地铺新凉夜,白眼油条大碗茶。 怕生病,盼回家。尘烟热汗任涂鸦。经年隐忍如砖卧,慢数高楼算落差。
杜天明获得第二届诗词中国词类一等奖作品:
西江月·小村之春
叫醒香葱上市,痴看老树抽芽。东风一夜惹喧哗。垄上铁牛潇洒。 得意露珠脉脉,及时细雨沙沙。一枝心事小桃花。回味些些情话。
杜天明获得第三届诗词中国词类二等奖作品:
西江月·种小园
飞鸟衔来梦想,挥锄种下心思。芝麻小菜两相宜。细雨无声服侍。 芽嫩掀翻黑土,风柔道破天机。莫将勤奋说高低。本就平常二字。
杜天明获得第三届诗词中国词类二等奖作品:
鹧鸪天·石子歌
走下青山跨大河,些些棱角总消磨。千般淘洗生圆满,无数煎熬立不阿。 甘日晒,任车过。齐肩小我最融和。心声隐忍风声里,笑看人间行路歌。
杜天明获得第三届诗词中国律类二等奖作品:
读赵一曼给宁儿的信
家书呐喊绕梁音,字字如锥字字针。
热血满腔洇寸土,亲情一脉抵千金。
何须猜解孩儿意,最是堪怜慈母心。
为国投身撇家事,无声叮嘱发龙吟。
杜天明获得第四届诗词中国词类优秀奖作品:
鹧鸪天·开江歌
付与春天一片青,天高日暖爱初萌。殷勤风势从容箭,细腻心思坦荡冰。 明亮亮,碎营营。时光淘洗废和兴。倏然十万征帆起,披上金鳞吼一声。
杜天明获得第五届“诗词中国”大赛“高峰赛”精品奖作品:
精 卫
殷勤烈鸟合长生,东海兴波总不平。
敢以微躯拼尽力,每衔小石疾呼声。
风霜淬血说无悔,国土铭心必抗争。
精卫千年依旧在,填平欲壑驾长鲸。
鹧鸪天·父亲
日子勤耕忘了疲,熊腰弯做一张犁。未因困境胸襟小,只为孩儿眉眼低。 添白发,爱红旗。光荣牌下总凝思。打开话匣景鲜活,征召犹当年少时。
杜天明获得第五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优秀奖作品:
正气歌
青史无声蕴几何?中华充满正气歌。石灰清白成吟曲,傲骨从来不怕多。多少精忠犹不悔,满江红里问金戈。硝烟金鼓震天响,唱彻奔流大黄河。抗日一心同敌忾,宿营篝火舞婆娑。红旗漫卷红天下,推倒大山去陈疴。更有援朝气不馁,雷锋走过未蹉跎。为民服务彰宗旨,一曲焦桐绿满坡。滋养民生增国力,军人亮剑立嵯峨。升空北斗织成网,航母深蓝犁碧波。舞动东风加把劲,铺开一带接青螺。联通一路民福祉,种下清廉天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