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党支部书记。军休干部。大校军衔。研究生学历。曾任后勤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国防大学联勤学院党委常委、全军政工网诗词编辑组长、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全军优秀党务工作者。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在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多篇(首)。合著《铁军传奇》《共和国海军传奇》《新编三十六计》《法学概论》《六味集》《中华诗词十二家》等书12部。中华诗词学会十大导师之一。
《中华通韵》应作为散曲创作的合时正韵
张存寿
汉语和世界上所有语言一样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规范诗词创作的韵书当然也会发展变化,否则,后人就可能读不懂前人的诗词。汉朝的哲学家王充把这种现象总结成两句话,叫做"古今言殊,四方谈异"。语言的变化和发展是由社会语境,比如历史、地理、种族、民族、社会变革等因素引起的。汉语音系就经过了《诗经》音系、《切韵》音系以及后来的《广韵》《平水韵》等音系的发展变化。这些变化无一例外,都是时代变化的产物,是诗词创作的时代需要。元代产生的《中原音韵》更是典型地反映出这种音系变化规律。《中原音韵》是在元代北方游牧民族语言和汉语大糅合的社会基础上,总结散曲和剧曲用韵规律,专门为规范散曲创作编著的。由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大都(北京)及其周边河北河南等地,入声字逐步消失,《中原音韵》未录入声字,而把《平水韵》所录入声字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中原音韵》以当时的口语,也就是把人们活的语言作为表述对象。而不是像以往的韵书,把文学语言的读书音作为自己的表述对象。这是为了适应散曲独特的审美。散曲这一诗体登上中国学舞台并能和诗、词三足鼎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当时属于俗文学范畴,题材最接地气,并要演唱给人们听,用字辨韵必须符合大众发音。《中原音韵》是厚今薄古,勇于创新的一部韵书,有划时代意义。它记录的语音系统是汉语语音向普通话标准语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中华通韵》出现后,《中原音韵》变得不合时宜了。众所周知,元代之后700多年来,汉民族共同语,在标准音方面实现了从中原雅音到北京语音的转变。从20世纪初到现在,进入了现代普通话阶段。国家宪法赋予"普通话"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民族通用语。《中华通韵》正是以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方案》为定韵依据,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作为选定韵字的基础制定的。
创作实践是检验韵书合不合时宜的最重要标准。从上古《切韵》到现在,所有的韵书编著有一个规律:越新的韵书韵部越少,各韵部分配的字越多,《中原音韵》19个韵部,5866个字;《中华通韵》16个韵部,7730字。显然,韵部越少,每个韵部的字越多,创作越方便。这是符合汉语语音变化和中华诗词不断发展规律的。《中华通韵》也没有入声字,完全按普通话标准发音分配平上去声,但现在普通话中的许多平声字,在《中原音韵》中派在了上声,我们创作散曲用《中原音韵》判别平声和上声,经常是尴尬的。
用不用《中华通韵》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没有所谓的学术争议,有的只是用韵习惯问题。散曲从产生那天起就带着鲜亮的时代胎记,《中华通韵》正好为它提供了最适宜、最自然的音韵规范。培养《中华通韵》就是国韵的意识,学习熟悉掌握普通话,用人民大众熟悉的音韵进行诗词创作,是一件值得提倡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