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复
当代的“诗词+”有对传统的延续,更有对新内涵、新形式的探索。诗旅融合对“诗词+”的探索比较有代表性。各地在文化、旅游等资源中寻找“诗词+”的灵感,为“诗词+”找出更多支撑、发现更多可能,可以让“诗词+”释放更多活力,让更多优质“诗词+”产品涌现出来,从而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日,中华诗词学会发布“2024年中华诗词十大新闻”,包括中华诗词“精品年”活动成效初显,中华诗词界以多种方式悼念叶嘉莹先生,全国诗教工作会议提出“向前推、回头看、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中华诗人节为标志的研讨交流活动蓬勃开展,中华诗词激发诗旅融合新活力,《中华诗词》杂志创刊三十周年,中华诗词“热”向海外,中华诗词学会启动诗词大数据建设,中华诗词学会向临潭捐赠诗书画作品赋能乡村振兴,中华诗词学会网络学院正式上线运行。
入选“十大新闻”的“中华诗词激发诗旅融合新活力”引人注目。诗旅融合、诗词赋能乡村振兴等“诗词+”现象,成为推动当代中华诗词发展的重要方式。其实,自古以来中华诗词很多都是以“诗词+”的形式存在的。并且,诗词往往具有有感而发、即兴而作的特点,其创作离不开意象,所以这个意象就可能是“诗词+”的对象,其中包括具体的情景。
流传至今的很多山水诗、边塞诗等都是诗人游历的文学成果,属于“诗词+旅行”“诗词+军旅”,所对应的具体情景包括山月、孤帆、溪水、飞泉、风雪、大漠、关山等。诗词可以赋予“诗词+”丰富的审美意境,很多诗词中的动静、多寡、高低、先后等动态对比,也让这些情景的呈现有了更多审美层次。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和“楚江开”看起来相反,“碧水东流”和“至此回”也有较强反差,将其连起来描述,就具有较强的对比性,“两岸青山相对出”是以动看静,静态的事物就呈现出动态了,“孤帆一片日边来”是以静看动,船走得再快,天上和水中的日影都是相对固定的,动态的事物就呈现出静态了。当然,对诗词的解读,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诗词的魅力之一。
很多审美古今是相通的,如今在网络上,一些充满诗意的情景视频往往会触发人们的共同审美,引发广泛传播,如云雾缭绕的庐山瀑布“疑是银河落九天”悬空而来,小鸟站立枝头啄食柿子的景象就像从“人来鸟不惊”的画中走出来,天边红霞与飞鸟相映成趣的画面好似“落霞与孤鹜齐飞”走向现实,这些都说明中华诗词是涵养我们文化素养的重要因素,其中的很多意象牢牢存在于人们心中,所包含的诗意可以通过一些即时的景象激发出来。这也是“诗词+”在今天能够持续散发魅力的重要原因。
当代的“诗词+”有对传统的延续,更有对新内涵、新形式的探索。诗旅融合对“诗词+”的探索比较有代表性。如今,文化和旅游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更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诗词可以起到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价值的作用,旅游可以起到弘扬诗词文化、推动诗词传播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各地相继兴起诗旅融合创新实践活动,与诗词相关的文旅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跟着诗词游历山水、寻访诗人足迹、体味诗心诗情等日益受到人们欢迎,不少地方正成为诗词爱好者的“打卡地”。这些创新实践都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诗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4年中华诗词十大新闻”中关于“诗旅融合”的相关解读文字,专门提到“跟着诗词游江西”的相关文化活动。2024年以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文化报社、中华诗词学会等单位策划并联合实施的“诗旅江西”文旅融媒体推广活动,在打造优质诗旅线路产品、提升诗旅融合度上下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
“诗旅江西”以诗词为核心,整合文化旅游资源,采用多种活动设计、宣传方式与宣传渠道,包括诗词创作、公众号推送、新闻稿件发布等,打造具有文化深度和旅游价值的系列产品和服务,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弘扬了江西的诗词文化,提升了江西文旅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为江西的文化和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2024年中华诗词十大新闻”给我们带来关于“诗与远方”的许多美好记忆,也为我们展望明天提供了更多的美好想象。各地在文化、旅游等资源中寻找“诗词+”的灵感,为“诗词+”找出更多支撑、发现更多可能,可以让“诗词+”释放更多活力,让更多优质“诗词+”产品涌现出来,从而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转载自2025年1月3日《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