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评论
周文彰《驻村第一书记》简评

发布时间: 来源: 阅读:
分享到

驻村第一书记

周文彰


庄后坡前碧水塘,遍留身影觅良方。

腰包渐鼓金山近,难忘当年驻我乡。



简析如下:

  这首七绝是为纪念我们党成立104周年而专门创作的。作者选取“驻村第一书记”这一独特视角,立意在于歌颂党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略决策和党的作风建设的成效。全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基层干部的辛勤付出与人民对他的深切怀念。以下略作分析。

一、诗意解读

此诗四句,层层递进,情感真挚:

·起句“庄后坡前碧水塘”,写景起兴,以“庄后”“坡前”“碧水塘”三个名词即三个地点为代表,引出承句“遍留身影觅良方”,直指主题,描绘这位书记不辞辛劳地奔波于田间地头,足迹遍布村庄每个角落,调查研究思考,寻找发展之策、脱贫之道,这里“良方”一词的含义一目了然,也很自然、贴切。

·三句“腰包渐鼓金山近”,转而写成果,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腰包鼓”是俗语入诗,形象生动,也体现出诗人追求贴近生活的语言风格,讴歌党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农村发展战略、各项惠农富农政策的成效,也为结句铺垫。“金山”,显然是化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名句“金山银山”而来,代表农村正日益趋近富裕美好的生活目标。

·末句:“难忘当年驻我乡”,收束全篇并点题,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全诗是该村村民眼里的“第一书记”,并非作者笔下的“第一书记”;是“第一书记”印在村民心中的“身影”和足迹,“难忘”和“我”字给人有神来之笔的感觉。同时,也塑造了当代村民感恩形象和对“第一书记”的深厚感情。

二、艺术特色

本诗遵循七言绝句的传统格式,起承转合分明。首句写景,次句叙事,三句写果,末句抒情,层次清晰,节奏流畅。这种结构与中国古典诗歌讲究“起兴—铺陈—转折—升华”的美学原则相契合。

诗人采用“腰包鼓”等口语化表达,虽然直白,却把一个“富”字表达得活灵活现。通过网上搜索可知,“腰包”二字古已入诗,如宋代吴芾《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纷纷学禅者,腰包竞奔走。”宋代王炎《赠李居士弃官为僧二绝·其二》:“解下腰包只如此,亦无莫莫与休休。”“腰包”古指腰中所系之物,如行囊之类,后泛指所得所有。

“碧水塘”一句象征村里的山山水水,“觅良方”象征智慧与担当,“金山近”象征富足繁荣,“驻我乡”象征深情厚谊。每一意象都承载着特定的情感内涵,构成了完整的象征体系。

三、简析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不失典雅,情感真挚而不矫揉造作。尤其末句“难忘当年驻我乡”,堪称点睛之笔,既是对个体记忆的回溯,也是对集体情感的凝结。其情感浓度堪比陆游《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虽不及其悲壮,却同样感人至深。  

综上所述,《七绝·驻村第一书记》是一首富有时代气息、贴近现实生活的现代诗歌作品。特别是对传统诗词在当下“写什么”“怎么写”“发挥什么作用”等方面作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愿此类诗歌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新时代文艺创作的一股清流,讴歌时代人物,弘扬民族精神。  



老顽童才疏学浅,且不善赏析,偶得周会长诗,阅后被其质朴的诗语所感动,故斗胆简析,若然有违作者创作本意,还先行谢过。


奉和周会长诗以作结--驻村第一书记

莫洪飞

荷叶飘香鱼满塘,蛋禽瓜果卖八方。

但求百姓心安乐,何惧三更入梦乡。


转自《茂名市唐宋诗词研究会》公众号

在线人数:1377今日访客数: 75059今日页面浏览量: 122799总页面浏览量: 142473310

办公室:(010)66110906会员部:(010)66110720  (010)66110906理论评论部:(010)64029139诗教部:(010)66519540培训部:(010)66156739网络信息部:(010)66079545账务室:(010)66081124

学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三楼中华诗词学会 邮编:100007 京ICP备1904443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中华诗词》杂志社:办公室、发行部:64068289编辑部:64068468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二楼《中华诗词》杂志社;邮编:100007投稿电子邮箱:zhscbjb@163.com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