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冬青诗社作品点评

本期点评由赵雪峰老师选评,雪峰老师诗观严谨,点评中肯,有鼓励有批评,读后受益匪浅。

登长白山
王顺昌
攀缘绝顶挽曦轮,十六峰晴各有神。
瀑布正飞千障雨,天池先放两江春。
无边峡谷气磅礴,巨幅丹青势逼真。

我比白山高五尺,儿孙哪个不称臣。


简评:首句开篇有神,二句总领全篇,尺度正好;颔联突出两大景观,形成全诗核心,两句铢两相称,字句练达,气象雄奇浑成;颈联比兴虚实相生,稍显标签化;尾联别开生面,再起新高。整体劲健疏旷,人山合一,照见精神。

夏荷
赵乃英
雨过莲池香满怀,娉婷出水向天开。
蜻蜓最解寻真意,一只忙忙飞上来。
简评:生动活泼,不蔓不枝。诗源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深沉体会和精准提炼,这首小诗就较好的体现了何谓情趣。

喜迁莺●入伏感吟
姜春桥
炎暑酷,热如煎。树上叫金蝉。老翁汗出湿衣冠。竹扇小风煽。 
纳阴凉,临柳下,仨俩扯闲篇。品茶愜意笑声喧。擎盏话当年。
简评:此作虽平直俚俗,胜在描摹准确鲜活,画面亲切,脉络清晰,结处抚今忆昔更留有余地。

谷雨
赵乃英
海棠深浅杏花残,春了溪头柳吐绵。
水满田畴耕垄外,鹧鸪声里雨如烟。
简评:有诗味,有形象思维,起承较好,整体架构再加强。

立秋
柳郁

八风凉未立,秋在暑中缠。

知了深躁躁,红药盛田田。

却明云下岫,却高头顶天。

偶来风助雨,也可清夜眠。

未必不解秋,秋已到心头。

心事深落笔,苍凉浅盈眸。

相思情更甚,乡思味更愁。

登高呼一叶,把盏付东流。

未必不伤秋,秋信无从喜。

吾身在天涯,吾亲三千里。

秋浅雁不飞,路遥风不递。

故人思我频,我梦多成寐。

未必不悲秋,等闲少发白。

功名徒苦辛,生计中流逆。

世事每经心,人情废虚席。

匣剑久空磨,未绝十年壁。

寂寞又逢秋,时秋我亦秋。

笑我今夕欢,何夕功绪收。

未远鸿翼声,是我志高浮。

且凭今夜酒,一醉暂忘忧。

简评:换韵古风通常以一韵为一个自然段,这首古风即是,其中有几个特点值得一说。从全篇来看分五部分,起结之间三段以互补为主,领句有诗经痕迹,阅读时增加脉络的清晰度,另加之其他句子的复沓手法助推情感。胸腹处三个“未必”须首段极尽描摹眼下之好,才能有力反衬悲伤之情,另外“伤、悲”没什么区别,索性内容上有空间、时间两个层面的描摹做为区隔。再就是二五两段同韵部,难免有所重复,影响延展。词句尚有锤炼的余地。

回故居咏怀
丽欣
烟浮白桦映西霞,辉发河边是我家。
最爱桥头新月影,欣偿野甸柳蒿芽。
长街恍惚传嬉闹,老屋幽深载岁华。
心漫乡愁何所忆,依稀慈母唤三丫。
简评:唯有真切最能动人,此首作品语言质朴,情感沉郁,结构严整,脉络清晰,于不动声色中传递浓炽深沉的爱。

忆童年除夕
李玉成
一年最盼新春到,矛舍溫馨喜气连。
祖谱高悬行祀拜,红灯广照耀堂前。
钟鸣子夜天分岁,饺聚银盘人共圆。
尤爱母缝棉裤袄,兜藏糖果解馋涎。
简评:写出了时代的痕迹,契合朴素的大众情感。颔联句尾对仗不工,“高悬、广照”呆板,“饺聚银盘”还可再推敲表达。

老物件儿之铝饭盒
芳心依旧
野蔌山肴铝盒盛,阿娘拂晓用心烹。
柜中翻出轻弹指,敲响思乡不了情。
简评:诗情灵动,拨动读者心弦,有人人心中有笔下无的趋势,字词上还可精炼。

忆慈母夜补
顾文显
夜夜油灯伴不眠,土墙投影五更天。
娘亲手执什么线?缝在儿心几十年。
简评:起承写出农业时代特征,若非经历难以理解,铺垫得体,虽为剪影,不失丰满。转句问得突然,结句答得精警,瞬间将情绪值拉满。

三十年再过长春南湖(通韵)
韩贵成
岸柳摇风匝地阴,轻舟微浪剪流云。
别来无恙一池水,记否当年玉面人?
简评:诗句干净利落,略无闲字。转结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表达心潮的起伏,含蓄蕴藉。

学会地址:吉林市宜山路

邮编:100007邮箱:379105642@qq.com联系电话: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