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斗营谒烈士陵园
布凤华
鲜花松影绕丘茔,堤上风传怒吼声。
劫难无辜降桑土,河山大好碎榛荆。
自听热血肝肠沸,手执龙泉生死轻。
已是春芳开两岸,陵园日日尽清明。
《金斗营谒烈士陵园》一诗,是一首富有深情和崇高敬意的诗篇,旨在缅怀先烈、纪念英雄。
首联“鲜花松影绕丘茔,堤上风传怒吼声”,诗人以鲜花和松影作为烈士陵园环境的描绘,寓意着对烈士的敬仰与怀念。而“堤上风传怒吼声”则是对烈士英魂不灭、精神永存的象征性描绘,表达了烈士精神代代相传的深远意义。
颔联“劫难无辜降桑土,河山大好碎榛荆”,诗人回顾了历史中的苦难岁月,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这里通过“劫难”和“碎榛荆”等词汇,生动描绘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为后文烈士的英勇牺牲做了铺垫。
颈联“自听热血肝肠沸,手执龙泉生死轻”,诗人以“热血肝肠沸”展现了烈士们面对敌寇时的义愤填膺和英勇无畏,而“手执龙泉生死轻”则突出了烈士们舍生忘死的崇高品质和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尾联“已是春芳开两岸,陵园日日尽清明”,诗人以春芳两岸的生机勃勃之景,象征烈士精神如同春天的生机一样,永远激励后人。而“陵园日日尽清明”则表达了对烈士的永久崇敬与怀念之情,也寄托了对和平生活的深切祈愿。
整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鲜花松影”象征着烈士精神的永恒,“怒吼声”象征着烈士英魂的不灭,“碎榛荆”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国家的破碎,“龙泉”则象征着烈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这些意象和象征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成功营造了一种崇高、庄严的意境。从对烈士陵园的细致刻画,到对烈士精神的深情赞颂,再到对和平生活的深切祈愿,整首诗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深刻的意境体系,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烈士精神的伟大和崇高。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生活的深切祈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又有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充分展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和人民情怀。
在遵循传统诗歌形式的基础上,诗人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如对烈士精神的深刻挖掘,对和平生活的热切向往,以及对历史与未来的独特思考,都体现了诗人思维全息创新有为理念和个性魅力。
整首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无论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还是对烈士精神的深情赞颂,都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审美追求。同时,诗人通过诗歌所传达的崇高情感和深刻思考,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进一步提升了诗歌的审美价值,深度体现出诗词艺术的审美全息。
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此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烈士精神的崇敬和怀念,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诗人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和憧憬。
诗人简介:
布凤华,山东阳谷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山东诗词学会副会长、《历山诗苑》主编,齐鲁诗词名家。出版诗词集《岁月如歌》、《布凤华诗词选集》。
诗评鉴者:
孙祝田,中共党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会员、滨州作协会员。思维全息创新有为理念发起人,诗歌审美全息论者,孙祝田诗评鉴系列多有合作出书,诗词散文诗评论等有发表获奖。著有论著《诗眼看天下》、诗集《明朗的香》《诗意却如心脏》及散文集《每个日子都叫执着》等。2023年上半年,论著于《作家报》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