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诗坛讯息列表
“探寻翠屏文脉,品味宋韵黄岩”--黄岩区诗词楹联学会黄岩北城采风活动

发布时间:        阅读:次      
分享到:
         黄岩自古文风蔚然,有东南“小邹鲁”之称。南宋大儒朱熹曾说:“黄岩秀气在江北,江北秀气在翠屏”。黄岩的文化之根在翠屏山。一方水土一方人,弹指千年,这座山走过多少人,发生过多少故事,我们已是莫可指数了。

       4月24日,春风转暖,久雨乍晴。黄岩区诗词楹联学会组织会员举办了“探寻翠屏文脉,品味宋韵黄岩”的翠屏山采风活动。
       绵山雾薄,露结田禾,一大早,诗友们便从不同的地方陆续赶到南宋第一贤相杜范故里--黄岩北城杜家村。南宋淳熙九年(1182)十月二十五日,杜范在永宁江畔翠屏山下呱呱坠地。据明万历《黄岩县志》“永宁江”条记载:“旧传,宋杜清献出生时,澄清三日,因名澄江。”说是杜范出生那天,浑浊的永宁江水忽然澄清如练。“江水清,圣人出”,杜范后来成为黄岩历史上官职最高者。

       一庭烟雾绕梁,满院经声充耳,我们参观了清献堂,了解了的生平以及其忠贞不渝、高风亮节的事迹。

       从清献堂出来,穿过一段曲窄村巷,没几分钟便到了新宅村境内的翠屏山下的鹫峰讲寺。鹫峰讲寺又名灵岩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公元350年),北宋治平二年(1065)时被朝廷赐额“鹫峰寺”,距今一千六百余年,是台州十刹之一。 

       寺环青山,石藏寺内。绕廊穿院,楼登二层,缘木廊,翻曲栏,有胆大的攀上后山磐石,拍下了石壁上的“石龙”二字。石龙,是邑人黄绾的号。黄绾,是明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官至明礼部尚书,著有《明道编》《石龙集》《久庵文选》等,他是王阳明的好友和入堂弟子,一生笃信和践行王学,也是王阳明的儿女亲家。黄绾70多岁告老还乡回到黄岩,居住在县城后街,并在永宁江北岸翠屏山南麓的杜家村旁购得一块土地,建了房子,取名新宅,供子孙居住。故这里的村庄至今还在沿用“新宅”这个村名。

       原计划的一段黄岩文化寻根之旅,因山路险要,人员众多,时间紧促,在大多数诗友的建议下,这次翠屏山系列活动避开了一些路线。好在有戎怡老师在鹫峰讲寺为我们组织了一次翠屏山文化座谈会,对翠屏山的人文历史作了详细讲解并提供了很多珍贵的文字资料。还有陈子芳老师所写的双宝珠和将军庙的文章,丰富了这次活动的内容。

       不上翠屏山,多少还是有点遗憾。又一次错过了与历史名贤擦肩的机会。我们暂且只能从隐约的想象中去感受一下翠屏山的人文风貌了。或许,想象的比见到的更赋遐迩。前人看到过的流潭飞瀑,翠亭朱岩,都在每个人的想象中无限地幻化、无限地拉长... ...

       饭后,我们从鹫峰讲寺出来,经模具博览城由大路驱车向第二站唐门山出发。唐门山位于北城长塘村,是黄岩区北城街道长塘村与马鞍山村的界山,海拔35.8米,山形似龟,又称龟山。由于地处永宁江弧形反弓背的顶点,极象灵龟探江,地理位置特殊。
       唐门山脚下的永宁江边有一座庙,名曰将军庙。庙中供奉元末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将军,左右边供奉着与他出生入死的四位亲兄弟。600多年来,庙中香火久盛不衰。

       逝水滚滚,浪花淘尽英雄,前辈的信仰融进了当代人的血液。生长在澄江岸边的长塘村老人们惯看秋月春风,但凡是为国尽节的忠臣、保境安民的好汉皆被敬为神祇,拿来祭祀,以护佑一方顺泰平安2007年,长塘村的老人们重建将军庙时,在主殿祀奉方国珍五兄弟的同时,把曾镇压方国珍农民起义的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泰不华也请进了将军庙。香火袅袅中,曾经不共戴天的仇敌,如今慈眉善目地端坐在了一起,共同接受信众的膜拜。600多年前,唐门山麓的永宁江上百舸对峙、刀光剑影、浊浪排空,方国珍在王林洋江段战败元军,并戕杀泰不华。史书歌其功绩,民众为其立庙祀奉,是实至名归。

      我们在唐门山西侧的山岩下找到了泰不华墓。孤零零的,用水泥浇注,没有一点陪饰。只有墓后那块与山齐高的岩石兀地而立,今存清末江伯震等于将军岩镌刻“元魏国公忠介尽节处”9个大字,用红漆刷新,尤为显眼。

       再回到将军庙西侧,拾级登山。唐门山虽不高,但历史悠久,遗存丰厚,是黄岩宋韵文化的一个重要节点。南宋时,朱熹多次到黄岩,看唐门山后说:“将军岩上插双笔,将军岩下水泌泌,城里及第挨次出。”南宋时黄岩中进士达一百八十多人,数量居台州各县之首。宋代以来,黄岩出过不少名人,诸如贤相杜范、诗人戴复古、文史大儒陶宗仪、哲学大家黄绾、三边总制曾铣、方志学家王棻、榜眼喻长霖等先贤。

       明黄岩县令袁应祺据朱熹之说,于万历七年(1579年)在唐门山上建文笔、文星两座塔,俗称“双宝珠”。

    “双宝珠”不仅是黄岩历史上有名的风水宝塔,还是航运时代的重要航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永宁江上的船只,只要到达王林洋,就能看到“双宝珠”,说明黄岩港快到了。“文革”时期,双塔被毁,现“双宝珠”是2016年,国内著名的防疫专家,85岁的朱智勇老先生回乡祭祖时,捐资150万元重建的。 双宝珠这个地标在朱智勇先生的心中,是他长达半个世纪乡愁里的第一精神地标,有着不可代替的含义。

       唐门山上为一开阔平坦地,南北长,东西走向北宽南窄,南为仰山亭,亭中有碑,正面刻邑人陈文天题“唐门双塔"四字,碑的背面刻着邑人章显林撰文的碑刻。山顶北为集贤廊。居中南北走向分立有文星、文笔双塔。


       闲步在唐门山上,向东望去,不远处便有一山如马鞍横出,这就是我们的下一站--马鞍山。

       马鞍山,远看是一只马鞍,走进却是绿树葱荫,茂林夹径。这里离台州西站很近,又有数条主路穿插。也是黄岩的主要交通枢纽地带。车水马龙,来往熙熙,并没有给这片幽静带来多少纷扰。

       马鞍山最有名的景观是半峰胜境。半峰岩像一只训养的鹦鹉,钩鼻收翼,顶发如真,停留的山边,俯瞰黄城和永宁江。静静听着永宁江涛带来的各个时代的消息。

       从马鞍山下来,众人大多都已觉疲惫了。不到一天的行程也不过是走马观花。风光是融入身心的享受,人文是植入灵魂的触动。一个有文化的土地是厚重的载体,不是浮光掠影中的刹那。它还静静的沉静在那里,犹一盏凊茶,期待我们去慢烹闲煮,用心去细品!

      这次采风活动,我们得到了北城文联和戎怡老师以及黄岩诗联众诗友的支持。黄岩区诗词楹联学会顾问、月河诗社社长冯继勇、黄岩区诗词楹联学会顾问王有器、橘花诗社社长牟素玲和台科院嘉木诗社社长张灵怡等参加了此次活动。另还感谢黄岩诗联诗友牟智本支付了本次活动的餐饮费用!感谢浙江好人、台州市劳模、“新黄岩人的老大哥”徐守魁为本次活动义务接送诗友!


学会地址:黄岩区时代广场18幢3楼

邮编:100007邮箱:965889887@qq.com联系电话: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