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诗坛讯息列表
山东诗词学会全面落实 “十四五”时期中华诗词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阅读:次      
分享到:




11月3日,中华诗词学会印发了《“十四五”时期中华诗词发展规划》(后简称《规划》)。为更好发挥中华诗词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作用明确了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11月17日,山东诗词学会第三十三次会长办公会议立即组织学习讨论,并结合山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会后,学会办公室专门通知将规划印发全省16市诗词学会,要求认真学习,结合当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推进山东诗词事业发展繁荣。

12月17日,山东诗词学会召开第三十五次会长办公会议,明确指出要将《规划》作为今后几年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以此制定2022年工作要点。结合山东实际,着力实施《规划》的9项重点工程。现将2022年有关打算报告如下:

一、诗词精品创作工程

1、围绕“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组织系列活动,包含征文、评比、朗诵等。

2、做好重点合作县市区和企业的诗词采风、征文、创作工作。

3、组织山东省优秀诗人推出精品力作。

4、规范完善诗词评审工作。健全制度,严肃纪律,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二、诗词评论与研究工程

1、在《历山诗苑》和相关媒体上进一步增加诗词研究、诗词赏析、诗词评论等学术作品比重。

2、举办一次高层次王渔洋学术研讨会。

3、支持“中华当代诗词研究中心”编辑出版《中华当代诗词研究》丛刊。

4、召开两次优秀诗人诗词创作研讨会。

5、举办一次诗书画研讨会。

三、诗教质量提升工程

1、制定“齐鲁诗词之乡”验收实施办法,促进在条件成熟、工作成绩优秀的县市区创建齐鲁诗词之乡。对已经挂牌的“齐鲁诗词之乡”组织一次回头看,进一步发挥其带动作用。

2、做好重点合作县市区和企业的“六个一”服务工作。已经签订合作协议的要进一步把各项工作做好,除菏泽市外,争取再有2个市实现合作服务全覆盖。尚未开展合作的5个市,实现零的突破。

3、支持指导市县诗词学会树立一批诗教先进单位、诗教示范单位。

4、进一步抓好“山东省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等活动,着力推进中小学诗教工作。

四、诗词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1、邀请省内外名家组建“中华当代诗词研究中心”研究员方队。

2、继续推进百人优秀诗词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省优秀诗人和齐鲁诗词名家领头雁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

3、重点扶持中青年诗词力量。

4、加大措施,着力培养中小学诗词人才。

五、诗词出版与传播工程

1、进一步提升《历山诗苑》、网络、微信公众号等质量和水平,提高编辑水平,扩展栏目,创新思路,强化责任,争创一流。开展年度优秀作品、优秀编辑评比。力推精品力作。

2、编辑出版《第二届山东省优秀诗人作品集》。

3、适当资助市级学会会长和省优秀诗人出版诗集。

4、进一步推进《山东诗藏》工作,争取至少有一个县市区正式出版《山东诗藏》当地卷。

5、举办几次诗书画展和笔会。

六、诗词组织建设工程

1、强化对省诗词学会直属机构的领导,充分发挥其作用。

2、指导各市诗词学会强化机构建设和党组织建设。

3、指导有关市诗词学会做好换届工作。

4、加强对县市区诗词学会建设的引导及诗社、诗盟、微信群的指导。

七、诗词工作联动工程

1、召开山东诗词学会企业理事单位会议、理事会议、常务理事会议等,交流经验,布置工作,形成各方联动,全心协力促发展的新局面。

2、加强与县市区、省直大企业的支持合作,力争再有20个以上县市区开展“六个一”服务工作。

3、加强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作协、山东省图书馆的合作,充分发挥“中华当代诗词研究中心”作用。

4、加强与山东电视台青少频道的合作,力争推出一集《诗藏齐鲁》专题电视节目。

5、在满足抗疫、防疫要求的情况下,加强与兄弟省诗词学会的交流合作。

八、学会领导成员和会员学习提高工程

1、加强党建引领。着力加强“不忘初心担使命,诗情飞扬党旗红”党建品牌建设。

2、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学会工作人员素质,完善管理,提升工作标准与效率。

3、举办有关培训班,线上线下相结合,提升会员的总和素质与水平。

4、适时发展新会员,组织新会员入会培训。

九、诗词网站联动共享工程

1、继续完善创新学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在中华诗词学会官网的第二门户网站的内容,创新形式。

2、指导各市诗词学会在中华诗词学会官网开通门户网站,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和新闻信息,加强与全国诗词组织的联动共享。

3、加强诗词宣传报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把政治关。开办山东诗词学会自媒体账号,制作短视频宣传片,及时宣传学会开展县市区服务和重大主题活动,扩大影响。

 

 


学会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里河路2-9号科技佳苑7号楼5楼

邮编:100007邮箱:sdshici@163.com联系电话:0531-87031210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