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诗坛讯息列表
《云南近现代诗词选》序一

发布时间:        阅读:次      
分享到:

  





      序   一

诗词宝藏看云南

孔祥庚

诗词是中国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曾经代表着文学的最高成就。云南是一座蕴藏丰富的诗词宝库,无论是珠玉玛瑙,还是翡翠钻石,从古至今随处可见。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古人创作诗词的体会,细细琢磨道理透彻。本书的多数作者虽然各自经历坎坷,庆幸的是诗运通达,占据了诗词的“天成”要素,这些“天成”要素就是云南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方,25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风、民情和历史文化多姿多彩,是能歌善舞的乐土,是诗词创作的“暖风活水”;六大江河水系和九大高原湖泊,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多样性立体气候,是山水诗词、田园诗词创作的宝地;4060多公里的国境线,与越南、老挝、缅甸三个国家山水相连,是通往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也是古老丝绸之路上蜀身毒道史诗和歌谣的发源地。

云南历代诗词作品众多,诗人辈出,无论汉魏,还是唐宋元明清,其诗词数量、质量皆蔚为大观,近现代诗词更是蓬勃发展。仅现存的刊刻本就有《滇南诗略》47卷、《滇诗嗣音集》20卷、《滇诗重光集》18卷、《滇诗拾遗》6卷、《沧海遗珠》4卷、《滇词丛录》3卷等等。此次出版的《云南近现代诗词选》就是为了继承云南风雅的文化传统,发掘整理弘扬云南独特的文化资源,树立云南的文化自信和诗词自信,更好地服务于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

伟大诗人和伟大诗篇的产生,必定具备伟大的机缘。云南得天独厚的诗词创作机缘是孕育大诗人的沃土。比如,清朝初期的苍雪大师亦曾受到过王渔洋等大师的高度评价,吴梅村称赞他:“当为诗中第一人。”而在现当代,云南诗词同样受到了各方的重视。2015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曾经即兴背诵了几首云南的诗词。毛泽东曾经赞扬过的两位大诗人赵藩、孙髯翁都是云南人,特殊的境遇历练成就了他们高尚的人格和不朽的诗篇。其中的孙髯翁就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诗人。孙髯翁的诗词造诣高深,他的《永言堂诗文集》等流传甚广,其诗词风格对云南近现代诗人影响较大。他虽然不属于近现代诗人,但是他是云南近现代诗人的楷模。比如他的七律《金沙江》:

劈开蕃域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

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

波摇日月苍藤细,沙走雷霆白昼昏。

倒峡翻浪自今古,更从何处觅江源。

这首诗风格雄浑大气,云南的自然景象在诗人笔下活灵活现,内涵更是涵盖今古,深沉厚重。而那幅著名的大观楼长联(对联也属于诗的衍生艺术),更是孙髯翁这位大诗人的千古绝唱。长联的上联描写了滇池的美好风光和昆明胜景,下联抒发了对云南历史和现实的感悟,以大智大勇的精神和笔触针砭了当时奸佞当道、小人得势、好人遭殃的腐败政治。“叹滚滚英雄谁在?”那些治滇无能、腐败有方的官吏给云南老百姓留下的却是:“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孙髯翁一身正气,终身不仕,在雁哀霜冷中客死于弥勒县。美丽的云南山水与饥寒交迫的现实,催生了孙髯翁前所未有的感觉,抒发了前所未有的胸臆。毛泽东就曾赞扬大观楼长联为“一气呵成,文采斐扬而意境深远的上乘之作。”“从古未有,别创一格。”我们都知道,李白的古风《将进酒》只有176字,宋词长调《沁园春》也只有114字,而大观楼长联共180字,无论是题材,还是篇幅;无论是意境,还是艺术水平,与数千年来的诗词高手相比,不但毫不逊色,而且有所超越。

话说回来,本书的作者既占有“天成”要素,又具备“妙手”。所谓“妙手”,不仅仅是具有文字功夫,还具有对实际生活的独特感悟。如果没有对实际生活的感悟,文采再好诗词也不会新鲜。从感悟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情,自然而然地闪烁出灿烂的思想,这才算好诗。诗人的感悟从何而来,最要紧的是认识自己,才能了解社会、才能感悟人生、才能创作出感人的诗词。诗词的本质不是教训人,而是为了感动人,让人读了之后能够产生共鸣。孙髯翁的诗作虽然不在此书的编选年代范围,但是从他认识自己而扩大到认识天下和关注苍生的理念,在云南近现代诗人词人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是《云南近现代诗词选》的最大亮点。

诗人生活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对于自己生活范围内的事物,往往感触最深。古人曾经说过:“凡事皆有机缘,机缘触处,可成作品。”机缘与感悟的融合,就是情景融合,心笔融合,云南风物与诗人学识的融合。此书中的诗词都是诗人在云南范围内的实际生活与感悟结合的作品,也是“天成”要素与“妙手”的融合。因此,《云南近现代诗词选》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云南的秀美山川景色、悠久古迹名胜、奇特地理物产、淳朴民风民俗,多角度多方位地再现了云南近现代社会历史文化的全景。特别是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人民为救国存亡而英勇奋斗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历史,讴歌了云南人民不断走向富裕和追梦圆梦的伟大创举。

从中国近现代诗词的层面上看,《云南近现代诗词选》具有三大明显的特点:

一是再现了晚清时期仁人志士的文人骨气。晚清时期的大部分诗人是封建社会末期的科举精英,不是进士便是秀才、举人。他们身处苦难深重、民族危亡的境地,或哀山河破碎,或悯民生涂炭,或弘民族正气,或抒强国之志,忧国忧民与励志报国是其诗词的基调。他们的诗词艺术更值得称赞和借鉴,而且许多诗人在中国近代诗词史上影响很大。赵藩于晚清步入仕途,而后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他的诗词数量与质量皆可“视为放翁犹过之”,被“南社”诗人们推为“南社”名誉社长,被誉为“诗坛泰斗”。他的许多诗意境较深,蕴含哲理,比如《赠虚老人》:“家距名山三百里,世缘羁绁未遑来。乞师为我留吟榻,要看挲楞万壑开。”本书共收录其诗词14首,是入选最多的诗人。如果以其诗词艺术水平而论,我认为赵藩可堪称云南近代诗词第一人。袁嘉谷是清末经济特科状元,经济特科的“经济”便是经世济民。他平生作诗上千首,都充满着经世济民的情怀,被称为终身痴迷诗词创作的全国著名诗人。他的诗作滇味较浓,富有情趣。比如《滇南杂咏》:“高峣渔友两三家,狂笑升庵醉兴赊。渊底有人呼欲出,一船明月载芦花。”再比如《异龙湖》:“三五人家绿到门,柳花篱落荻花村。湖鱼卖处秋云湿,野犬声中夕照昏。蓬岛遥呼仙作侣,葑田差喜稻生孙。一尊吸尽波心月,莫使蛟龙夜夜吞。”古往今来,写云南9大高原湖泊的诗词无数,能写得如此优美者当推状元公矣!陈荣昌是晚清进士,诗作优雅古朴,蕴藏着淡淡的金石味。比如《乱后感事》:“大将署名如作屋,秀才应举不知书。秦灰楚烬真神力,直拗乾坤返太初。”

二是再现了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的历史。云南陆军讲武堂是晚清编练新军的第十九镇(师),也是全国三大讲武堂之一,正式成立于1909926日。辛亥革命期间,蔡锷、李根源等率领云南讲武堂师生和云南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推翻了清朝在云南的统治,随后组建了滇军,在护国、护法战争中立下不朽功勋,对中国近代史进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朱德、叶剑英、蔡锷、李根源、李鸿祥等革命者的诗词,天下无人不知晓。比如朱德的《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己饥己溺是吾忧,急济心怀几度秋。铁柱幸胜家国任,铜驼慢着棘荆游。千年朽索常虞坠,一息承肩总未休。物色风尘谁作主,唯看砥柱正中流。”这是他任滇军团长参加讨袁战争时,在当时的古宋县芙蓉寺的墙壁上题写的诗,气势磅礴,意境深邃。“物色风尘谁作主”,“唯看砥柱正中流”这两句诗是他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坚定信念。朱德于1909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之后,从班长一直晋升为滇军的旅长。1921年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1922年为寻求革命真理赴德国,他在云南整整14年,就是为了寻求支撑国家和民族的中流砥柱。再比如叶剑英的《雨夜衔杯》:“雨撼高楼醉不成,纵横豪气酒边生。会将剑匣拼孤注,又向毫锥汩绮情。入世始知身泛泛,结交俦侣尚平平。愁多无计寻排遣,澎湃声传鼓二更。”叶剑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2期的毕业生,此诗抒发了他寻求革命真理的情怀。

三是再现了以西南联大师生为主的抗日激情。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的西南联大于1938年迁入云南,并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原址复校,真是“卢沟变后始南迁,三校联肩共八年(西南联大教授王力诗句)”。这段时期,聚集了一大批来自全国的优秀知识分子,中国的文化巨匠几乎云集于昆明,近现代的著名诗人也几乎云集于此。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朱自清是古体诗词的领军者,他亲自主讲《诗经》和诗论等课程,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毛泽东曾经赞扬过他的人品,人品即诗品,其诗作充满文人骨气。比如《寄怀平伯北平》:“忽看烽燧漫天开,如鲫群贤南渡来。亲老一身娱定省,庭空三径掩莓苔。经年兀兀仍孤诣,举世茫茫有百哀。引领朔风知劲草,何当执手话沉灰。”此诗韵律严谨,意味无穷,犹如杜甫之诗力。钱钟书虽然在西南联大任教只有一年,而且是任教于外语系,但是他的诗词影响力极大。如果将他的七律《发昆明电报绛》一起读,自然会分享到诗仙李白的韵味。陈寅恪的诗词善于“言志”、“载道”。比如他的《南湖即景》:“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醒。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黄河难塞黄金尽,日暮人间几万程。”其学识被誉为“三百年来无人能及”。当时著名学者、狂人刘文典称他为“国粹”,并在七律《怀寅恪》中夸他“曾赋新诗锦不如”。

晚清义士气浑涵,抗日文星笔墨酣。

七彩交辉相得益,诗词宝藏看云南。

上述特点既在中国近现代诗词史上独树一帜,又丰富和充实了中国近现代诗词史的内容。其主要成因与云南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历史阶段是不可分割的。由此证明云南具有自然的“天成”要素,又拥有众多的“妙手”,因此孕育出了《云南近现代诗词选》,使之在中国近现代诗词史上飘逸着幽香的滇味!

此书的编选是在云南省诗词学会会长朱籍和石鹏飞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的,从上千首诗词之中遴选出二百多首汇编成书。其遴选原则,基本是参考钱钟书受命编选宋诗提出的六条选诗的标准:押韵的文件不选;学问的展览和典故成语的把戏也不选;大模大样的仿照前人的假古董不选;把前人的词意改头换面而绝无增进的旧货充新也不选;有佳句而全篇不匀称的不选;当时传诵而现在看不出好处的也不选。

值此,特向对本书出版给予关心和支持的云南人民出版社表示谢意!同时感谢编者的辛勤劳动和精心编选!

本人经历、诗力和学识有限,必定难以悟透本书中所有诗词作品,也不一定说在点子上,只有留待行家与读者的评判与妙悟。


                                                                                                                                                                                                                                201971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学会地址:昆明市翠湖南路94号431室

邮编:100007邮箱:ynshici@163.com联系电话:0871-65155112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