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建党史教育,赓续红色血脉,出精品,创优品,3月16日,市诗词学会会长杨光军、党支部书记马明德带领部分学会会员和党员干部赴邹平市范公祠、“民族魂”展览馆、张士平纪念馆和大马峪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革命历史,感悟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为诗词创作提供精神源泉。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韦安祥,副主任王金英参加活动。邹平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精心安排采风线路和参观点,邹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张传尧,邹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成玲玲,邹平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由振陪同活动。
第一站走进范公祠:感悟范公精神,传承家国情怀
范公祠位于邹平市长山镇范公村,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是全国第一座纪念范仲淹的享堂,系邑人知县韩泽倡议并主持修建,2006年邹平县在旧址基础上重建,占地5000平方米,明清式建筑风格,四进院布局,由范文正公祠、菜根茎舍、后花园等建筑组成,集中展示范仲淹清正廉洁、忧国忧民的人生事迹和先忧后乐的光辉思想,是邹平市重点打造的德政教育培训基地。踏入范公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三进门的集石牌坊,牌坊上书“先忧后乐”四字,彰显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
参观过程中,大家被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浩然正气所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努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站走进“民族魂纪念馆”:探访长山中学,感悟红色教育力量 。
“民族魂”纪念馆,位于长山镇原长山中学(现体育中学)校内,始建于2003年,2007年重新规划设计改建,纪念馆占地面积360M2,展出珍贵照片千余幅,实物80余件。
展厅主要展示以马耀南、廖容标、马晓云为代表的热血师生,在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下,发动著名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夜袭长山城、血战白云山,以及他们挥师东北展雄风,逐鹿中原震黄淮,北战南征天地间的大无畏革命和英雄事迹。展馆通过“星火燎原”“浴血奋战”“薪火相传”三大主题板块,结合多媒体影像、场景复原和互动体验,生动展现了渤海革命老区的教育救国历程。
第三站走进张士平纪念馆:缅怀创业先锋,汲取奋进力量
张士平纪念馆位于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为纪念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商业系统劳动模范、世界五百强魏桥创业集团创始人张士平而修建的。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主展厅面积达2510平方米,展线总长度260米。
全体人员来到张士平纪念馆。通过图文展板、全息影像、景观实物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张士平艰苦创业的历程。
大家参观了序厅、大树厅、足迹厅等展厅,深入了解了张士平带领魏桥创业人在发展道路上的艰辛与成就。他永葆党员本色,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创业、为民造福的家国情怀,让在场的每一位参观者深受触动。
第四站走进鲁北“小延安”大马峪:抗战影像再现,重温烽火岁月
大马峪红色教育基地位于素有“革命根据地,红色壁垒村”之称的西董街道办事处大马峪村。大马峪村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小山村,基地依托原生红色文化和革命遗址旧迹,主要建设有红色历史长廊、将军岭品格教育园、民俗文化体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等研学实践场馆场地。
学会会员们依次参观了抗战纪念馆、英雄故居等旧址。展馆内,泛黄的老照片、斑驳的作战地图、锈迹斑斑的武器和烈士遗物,无声诉说着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在“初心广场”,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回荡在山谷间,表达了赓续红色基因的坚定信念。大家在纪念墙前,集体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
参加采风活动的会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学习既是一次精神洗礼,更是一次思想动员。未来将铭记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张士平的“实业报国”精神、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立足岗位、担当作为,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力争创精品,出优品,为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品质滨州建设贡献诗词力量。
(撰稿:刘洪村 摄影:温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