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杰,“感动社会诗人”
发布时间:
阅读:次
在命运的洪流中,有人被轻易裹挟,随波逐流;而有人却如逆水行舟,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2025年2月21日,当中华诗词学会微信公众号官网首发《关于授予胡少杰“感动社会诗人”荣誉称号的决定》公布后,一个新时代重疾人士的杰出代表,他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从他诗词的字里行间,让我们看到了他在暗夜中砥砺前行,用诗词点亮自己的绚美华章。
胡少杰,一位重度脑瘫病人,却以诗人的身份,在苦难中绽放出最绚烂的光芒,他离世后捐献器官救治5人,恰如其诗所言:“此时明月将休息,我做人间那道光。” 这种“以诗证道、献身惠人”的诗爱词情仁义之举,其创作超越了文学范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他的故事,是一曲震撼人心的生命赞歌,是对不屈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胡少杰的身体被脑瘫的病痛禁锢,然而他的灵魂却在诗词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他的诗,是纯粹的艺术结晶,每一首都散发着浓郁的诗味,那是对生活最细腻的感知与最真挚的表达,毫无矫揉造作之感。不同于一些为了应酬而作的诗篇,他的每一行诗句,都是内心深处写作冲动的自然流露,是灵魂与生活碰撞的火花。
生活的琐碎与艰难,在胡少杰的笔下化为充满个性的诗行。他写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将生活中的点滴融入诗词,每一个日常的瞬间,每一次心灵的触动,都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他的诗,是个人生活的忠实记录,是从生活这片肥沃土壤中生长出的艺术之花,真正做到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尽管生活给予他诸多磨难,他的诗中有愁绪,却不见丝毫怨恨。面对命运的不公,他没有选择抱怨,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将苦难化作笔下的温柔与坚韧。在他的诗词里,豪情壮志喷薄而出,关于心灵的探索、梦想的追逐、命运的抗争,都印刻在每一个字里行间,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诗词,于胡少杰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更是他对抗命运的有力武器,为他的人生赋予了非凡的意义和价值。在孤独的时光里,诗词成为他最亲密的伙伴,帮助他消除孤愁,给予他心灵的慰藉。在病痛的折磨下,创作诗词的过程成为他转移注意力、减轻痛苦的方式,让他在精神的世界里寻得一片宁静的港湾。诗词还让他体验到温暖和爱情,那些充满真情实感的诗句,如同纽带,连接着他与他人的心灵,让他感受到人间的美好。更重要的是,诗词让他成为不朽,他的故事和诗篇,激励着无数人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他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同时,通过诗词,他实现了感恩,用文字表达对生活、对帮助过他的人的深深谢意。
胡少杰的诗词人生,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启示。无论人生境遇如何不同,无论教育背景存在多大差异,无论身处何种职业岗位,我们都应如胡少杰一般,立下志向,奋斗终身;保持对热爱事物的钻研与追求,用行动回答好“在世做什么,身后留什么”这一人生终极问题。
胡少杰的故事值得被广泛宣传,他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虽然我们或许无法做到像他一样“感动社会”,但至少要先“感动自己”。我们应怀揣着对诗词的热爱,努力做好诗词各项工作,精心创作诗词精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扎实的努力,为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夜赴长安酣饮醉,与君同酌共消愁。踏歌吟唱今宵乐,只恨虚空梦不留。”的追求梦想(《梦遇太白》)到“独卧深山如病虎,诗心一发梦飞扬。凡人莫看残身朽,我自逍遥醉且狂!”的豪气冲天(《自题》)再到“生来美玉裂纹瑕,未读诗书气也华。直饮三杯词一阕,大鹏之梦向天涯!”的自信人生(《瑕玉》)等不朽诗篇。胡少杰在他的诗词王国、以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证明,命运或许可以束缚身体,但永远无法禁锢灵魂。只要心中有梦,有对生活的热爱,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就能在逆境中破茧成蝶,以笔为剑,斩断命运的枷锁,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让我们以胡少杰为榜样,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能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用诗词和奋斗点亮生命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许三业 省诗协常务副秘书长兼法律诗词工委主任
审核:左会斌 签发:叶如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