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嘉宾简介:殷宝田,(陵山老翁)男,中华诗词学会、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九州诗词》纸媒编委,《河北古韵》网媒主编,《燕赵新韵》责编,羲林书画社长,银铃诗社、翁社发起人、社长,石家庄木东诗社、保定莲池女子诗社、晚晴诗社顾问,《保定诗词》顾问,多次出任诗词大赛组委、评委,如维迈全国绝句大赛组委主任、同美全国小小说大赛评委等。作品两千余首收入各类报刊、书籍,获全国各级奖项百余次。

上刊诗人:王春安、梁吉科、厚德载物、刘士光、赵建军、王亚辉、韩勇、木东、兰谷清音、白吉林、智者乐海、文丰山人、李培义、行空天马、李梦丽、陈全胜、毕坤、刘锁海,共计18人,28首作品。作品按投稿顺序编发。点评老师每期择优点评三首作品,点评的优秀作品标红,以示奖励。欢迎有爱心的朋友捐助木东诗社同期诗词活动。
同题诗(3)致打工者
临江仙?打工仔
王春安
乡梦何曾泯灭,艰辛难改初衷。千斤担下更从容,加班消寂寞,伴月到朦胧。
陵山老翁评:一首好词,其格律修辞所必须的要求固然重要,到毕竟是死规则,只要细心,谁都能做到。而词的构思及层次安排等写作技法尤为重要,比如临江仙词,上片需点题入境,确立焦点,重在表意之象,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写景说事;下片则由景象入心象,重在说人寓理。尤其注意上下片两个七字句是词的核心内容,各自在本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引领作用,需用具象化,不然前后句写的再漂亮,七字句没经营好,诗也似人之无骨,终难挺立。我们读这首《临江仙?打工仔》:
惯走他乡千里,能熬酷夏三冬。直接围绕打工者共性的特点入笔,千里外、熬冬夏,为什么?七字句回答“为谋生计走西东”,即回答了上句,又引出了下句。也曾添酒兴,不乏是情浓。作者大约是为揭示熬冬夏、谋生计的打工人的情怀,整体先叙后议,以序为主。下半片先议后叙,以议为主,最后以“加班消寂寞,伴月到朦胧。”做结。全词使用朴素无华的语言,以轻松气演社会现象,手法上以景带情、以事寓理,勾勒出打工人的生活与艰辛,真实感人,很好。但朴实无华不能替代婉转风流,平铺直叙不可忽略跌宕起伏,显然本作在整体层次把握以及修辞手法提升词句感染力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故而提两点建议与诗友共享:
在处理上下片字、句结构一样,很容易形成上下平分笔墨,无疏无密,呆板少变,词牌结构如此,我们无法更改,那么我们一是在内容层次构思安排上下下功夫,使之更加细化具化,要尽量使上下片各有侧重,比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词,上下两半阙分分工,尽量避免前后内容相近或相似,还是看苏轼的水调歌头,上片望月,下片怀人,赏月则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下阙:写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望月乃怀人的铺垫,怀人乃望月的升华。
二是在就要在修辞、语境、上下下功夫,多一些回旋蓄积,尽量避免相同句式的结构单一与表现手法也单一,这一点可以读一读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词,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借代等妙用,将情感和哲理融入其中,使得诗歌既具有美感又富有思想性。而且读来毫无句式重复雷同之感。还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首句设问不答,便有引而不发之妙。后面纵驰想象,却又用了不知、又恐、何似等等转折,总是在放纵中有收束,愈出愈高,愈高愈奇,值得学习借鉴。总之婉转风流、词之本色,不可不察。
最后说一句,是的选材组材,不可都是泛泛说教和作者设计的大场面,要有细节,细节最感人。
梁吉科
厚德载物
为还百万高房贷,攒下工钱不舍花。
陵山老翁评:先说题目,题目是个纲,他一定是诗的主旨所在,也就是诗要“写什么”的所在,《致打工者》,重点在“致”,是诗家写给,这是为诗的表现手法及角度定调子的,不可忽视。本诗内容很简单,就是写打工人辛苦以及生活的压力、辛苦的目的。起句早出晚归,承句日作夜思,两句为并列陈述,直言打工人状况,转结句出彩的地方在于 “老瓶装新酒”,时代词汇入诗,这一点值得提倡学习,可惜是作者在起承转合特别是转结句设计上匆忙了些,这里我把我讲课时说的一句话,也算是不叫诗话的诗话送给诗友共勉,“诗不是日记,日记是记录生活的,诗除了记录生活,还要感悟生活。”说到绝句,篇短字少,创作时还应惜字如金,力争诗中没有软字、弱字、可有可无字。同时绝句成功与否,启程固然重要,然不过叙事描摹者多,转结才是关键,诗有无意趣,是否含蓄,有无余味,皆在结语临门一脚也,故不可草率下笔,需摒弃说教气、讲道理式、与前边诗句平分笔力等做法,打破平铺沉闷,言情则情动人心,言志则志警人行,以“新、奇、深”为要,求新、求奇、求余韵,方可令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
刘士光
脚踏云梯迎日,手持刷笔描图。每天劳顿汗衫污,唯梦支撑安抚。
赵建军
微躯莫叹卑如蚁,脚踏肩扛各一山。
陵山老翁评:绝句无需靓丽词汇,出奇、出新便好。诗写《挑山工》,这一特殊职业,登山故难,挑山更难,这类作品对这一行业的特点描写固然重要,然不过平铺直叙、便好,本诗起承两句便是如此,抓住特点,直言其事,关键是转结,能否通过现象,挖出本质,将诗人的感悟及情怀意志。好的作品应达到描摹生动,含蓄蕴藉,形神在言而意在言外,物我合一。然后结合体裁特点,安排布局。本诗为七绝,七绝一般需要起承两句状物叙事,转句拓开一步,结语升华。“冷汗浇衣湿复干,挪行壁上似弓弯”以挑山工特点入诗破题,突出“累”,承句转换角度,紧接起句,点出壁上挪行身似弓,突出“难”,基本使用直叙白描手法,转句 “微躯莫叹卑如蚁,”转叙为议,一否定词“莫”引领,拓开一步,提出观点,结语顺承“脚踏肩扛”深入、升华,转结以 “微躯”对应“各一山”,一大一小,提升诗语张力。整体先叙后议,先实后虚,结构合理,即写出了其形色,也写出了其品味。绝句起承固然重要,然不过叙事描摹者多,转结才是关键,诗有无意趣,是否含蓄,有无余味,皆在结语临门一脚也,故不可草率下笔,需摒弃说教气、讲道理式、与前边诗句平分笔力等做法,打破平铺沉闷,言情则情动人心,言志则志警人行,以“新、奇、深”未要求,求新、求奇、求余韵,方可令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这也是本诗成功之处。值得注意的是绝句只有好的构思远远不够,还要有好的表现手法,比如炼字炼句,就不可忽视,何况绝句篇幅短小,一共二十多个字,创作时更应惜字如金,力争诗中没有软字、弱字、可有可无字,如转句“卑如蚁”有再斟酌空间。
王亚辉
韩勇
修成大厦,广容万户千家。
木东
兰谷清音
木东
白继林
致农民工
智者乐海
文丰山人
韩勇
兰谷清音
李培义
行空天马
众民工、美化城乡,捡衣鞋、抹除污渍。夏扫尘、冬铲冰刀,苦四季、无名少利。
行空天马
李梦丽
兰谷清音
插薯西山,村头柳下吸袋烟。巧摆机车开牛阵,多瞬。一片移苗坡会隐。
兰谷清音
陈全胜
兰谷清音
扫过春秋天地宽,人间有路不平凡。风来雨住等闲看。
花瓣纷飞香若故,尘埃落定意如禅。忘了汗渍在衣衫。
二
雨渍曾经埋汗渍,晴天昨许在春天。还将笑语过栏杆。
毕坤
刘锁海
刘锁海
平湖清若鉴,鱼鸭任徜徉。
本期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