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百三十二期

发布时间:

溪  亭

林景熙?(宋末元初)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一、王和尚评诗:


我说过:高手写诗,不是线性的,而是曲折的。比如这首诗,“日暮尚溪亭”,尚,即尚在犹在的意思,即这是作者酒醉醒来之后所写的诗。“微风酒半醒”也点出,他此刻是处于半醉半醒之中。


   起句是“清秋有馀思”这就是先写情绪,再交代行踪的手法,比线性写法更加曲折。而“有馀思”又成功领起下文。他的余思是什么,都埋藏在写景之中。


二联“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前句写景,后句叙述,对仗开阖很妙。且“高树月初白”写景非常细腻,“白”字用得非常好。日暮,月初白,又是交代时间渐进。作者从酒醉中醒来,到迎风半醒,又是个人状态的变化。这就是诗的脉络,前后交互,写得非常清楚。

  

三联,作者在半醒之间,开始散步闲坐。“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这一联写非常细腻生动。“落叶““流萤”的意象,刻画出孤独冷清的画面。而“穿”“数”炼字也非常精准。在落叶飘飘中穿行,时而又坐下来数萤火虫,这样的诗人不正显得孤独且寥落么?整首诗至此,作者的情绪已经渲染得非常细腻立体了。


尾联,继续写景,但是看似写景却点题露意,且回扣“馀思”。不知何处响起了渔歌之声。为何用“何处”这么不确定的词?因为尚未完全酒醒,所以用何处。渔歌,渔夫之歌,渔夫在传统诗词中都是洒脱自在,超然世外,不与俗世交流的象征。诗人有多羡慕渔夫,就有多厌恶现实的污秽与驳杂。所以,这里的渔歌就显露出作者内心的渴望,那就是远离尘嚣,远离现实。但是妙就妙在尾句“孤灯隔远汀”的收束。为何?渔歌不在作者近处,偏偏在远处,可望不可及。渔船上一点孤灯,照亮周围尺寸空间,又与作者远远隔开。这种可望不可及的景,就写出作者的内心。他似乎不能像渔夫那样超然世外,虽然羡慕,内心却不允许他远离现实。彼此遥遥相望,内心不得平静。这首诗从酒醉写起,写到最后依然没有出路,恰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这就是以景写情的妙处,含蓄却动人。


二、王和尚论诗:写诗如何含蓄?如何以景写情??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即写诗写的是自己的性情,包括志趣、感悟、思考和阅历。而性情的抒发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通过刻画景物来表达情绪。故而明朝胡应麟曾说过“写诗不过情景二端”,以景写情,以情绘景,情景交融,相得益彰。诗之含蓄正在于此。含蓄者,含而未露,余味悠长是也,所谓意在言外,情在景中就是这个含义。那么,如何写景呢?    其一,要以情绘景,即什么样的心情就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比如上文“高树月初白”的清冷之景,正是由于作者酒醒后意兴阑珊的所看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层写到“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草共忧乐。”这就揭示了诗人与景物的双重关系,诗人既要善于以情驱动景物描写,也要能做到与自然相融,以自然之景来反映心情。    其二,写景要注意搭配,写景要注意“画面感”与“立体感”。所谓画面感就如北宋梅尧臣所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即写景要摄神摹形,要能写得“像”。好诗之景就如在读者眼中展现一幅真切的画卷。而想要写出“立体感”,在写景时则要注意远近搭配,动静结合,声色互映,浓淡相宜。这样描绘出来的景,才能使读者感觉立体,调动感官去感受和触摸。    其三,写景不能立足于写景,而要把握景的“象征意义”。明朝李梦阳曾说过“叠景者意必二”,即诗中若有多处写景之句的话,就要注意写景的言外之意。    写景是为了写情,写景是为了表达内涵与深意。如此写景才不单调,不浅薄,才有可供咂摸的余味。?

社团地址:甘肃省靖远县乌兰镇农机巷24号

邮编:100007邮箱:286134635@qq.com联系电话:0943-6135696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