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罗寺是古丝绸之路上集雕塑艺术、建筑艺术、文学艺术为一体的文物旅游景点。因这里有一寺一湾,便称寺儿湾,又因寺窟背依红罗山,亦称红罗寺。2020年,经专家团队考证,红罗寺为西晋永嘉元年开凿(公元307年),距今已经1713岁了!原有六窟,现存一窟。窟门为砖拱通道式砖基结构,上建有木结构阁楼一座。据洞窟现存残碑《古刹与碑记》考证,阁楼为康熙十二年(1673 )增建,嘉庆元年(1796 )重建,窟内现存西晋,北魏、隋唐造像释迦、伽叶、阿难、观音、天王、力士、十八罗汉等塑像66 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堪与敦煌莫高窟唐代造像相媲美,对研究黄河流域和丝绸之路石窟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春游寺儿湾石窟感悟(新韵)
徐晓鸥
一湾峭壁藏仙界,几处青烟百秩氤。
揖举高香无逸想,忽来梵乐触灵魂。
烦难装满方切却,寡欲清空真做人。
身在红罗心自静,匆匆过客半撮尘。
谒红罗寺
张正聪
红罗山下究渊源,魏晋隋唐梦几番。
洞蚀金泥穷画壁,碑哀古迹立颓垣。
驰情欲与匠心共,扼腕何堪意绪翻。
恨我尘襟空有憾,鼓呼无力复无言。
春游红罗寺
张国柱
红罗山寺历隋唐,景盛千秋佳誉扬。
丝路门前通野渡,骚人梦里到西凉。
新桃未解旧时趣,古迹遥牵今日肠。
向晚登高闲望处,无由惹得几彷徨。
闻红罗寺考古重大发现礼赋
路彩琴
碧湾列刹隐娑婆,钟磬声传呗梵和。
怀美千年独澄静,含章九曲任镌磨。
羲皇源远遗风在,魏晋流长藏韵多。
盛世晴明始开眼,欣听尧壤唱新歌。
春谒红罗寺
党玉升
累日沙尘始放晴,初來古寺踏春声。
门前逸逸柳丝舞,山顶悠悠紫气萦。
法座莲台藏故事,梵音钟磬没浮生。
长拋私欲随风去,悟得禅机俗眼清。
北湾红罗寺
高成天
昔经乱世久蹉跎,尚有遗雕隐北坡。
莲座寂然圆妙谛,佛龛依旧著红罗。
当年信士皆归古,千载菩提犹枕河。
都道红尘非乐土,维存一念度劫波。
靖远红罗寺
张跃书
幅幅图文入目频,翻来靖远满刊珍。
红罗寺古追千载,石窟神威护万民。
浅忆驼铃丝路近,闲谈渔唱木舟陈。
欲知河水浊黄色,历史悠悠涤俗尘。
红罗寺怀古
武发俊
欲寻古刹访红罗,一路参观胜迹多。
北魏石雕开佛窟,盛唐彩绘塑弥陀。
铭文记载升平志,传说来源劫难河。
幸结仙缘三世福,蒙恩庇佑颂功歌。
红罗寺
黄君腾
值堂古柏于斯窟,化璞明楼待有年。
叩首扪心求不寐,盈池探手自呈偏。
知容弃妄比丘夜,守静全功舍利前。
一应灵犀波若地,空空佛法了无边。
注:惊闻靖远红罗寺考古确时1700余年,作此律以抒怀
春日游红罗禅寺
高云鸿
东风卖弄好年华,浅草迷离细柳斜。
春水春山来眼底,昔人昔马去无涯。
才闻梵唱停云鸟,欲上重台饮露霞。
碌碌此身难证果,不如把酒话桑麻。
昔人昔马句:红罗寺夙有七人七马浪柴渡河之传说,流传甚广。
红罗寺石窟
熊 轲
黄河沙涨复遮漫,旧迹诗间慰浊醪。
洞窟遗风良匠巧,浮雕成韵古心高。
可吟紫塞传香刹,绝叹红崖会怒涛。
酹史多言丝路客,唱酬故事共清遨。
红罗寺石窟赋
蒙一山
红罗寺古传千载,唐塑精伦慕客钦。
碧水一湾留白鹭,菩提几树洒甘霖。
浪桥天赐放生处,莲座佛修普世心。
迤逦烽台年更久,苍苍遥望过禅音。
红罗寺风光吟
蒙一山
长河之水灌丰饶,石窟芦湾玉带飘。
鬼斧凿成千佛洞,天工塑就百尊雕。
山浮瑞气隐超俗,水动清粼化寂寥。
古韵婆娑虔客至,兴吟胜景比仙瑶。
咏红罗寺诗
张 弓
红罗寺古越千秋,洞窟依然枕碧流。
佛祖慈颜趺法座,观音妙像遗龛头。
劫波度尽河山在,盛世重光竹帛酬。
媲美莫高昭日月,香烟袅袅瑞云浮。
游靖远红罗寺(新韵)
杜玉明
潺潺碧水绕宏门,百尺丹崖葺洞新。
古寺开凿清净地,长香化作泰安云。
千年况味何曾少,万姓灵台别样纯。
玉磬木鱼音袅袅,一时却步忘凡尘。
红罗寺石窟
王文堂
黄河滚滚入乡关,晖映红罗古佛山。
石窟千年存往事,彩岩几处露残斑。
七人浪渡显灵久,一柱心虔积善间。
袅袅梵音钟鼓荡,祥光普照吉祺还。
红罗寺瞻礼
李翔凌
陇右红罗寺,令闻重一方。
龙天同历劫,盛世庆重光。
遗迹惊唐塑,因缘觉戒香。
残碑寻法理,积善动衷肠。
注:残碑,窟壁有石碑,题曰“积善寺碑”。
辛丑春分日红罗寺听
赵永胜先生讲“七马渡河”传说
李 晓
河湾藏古寺,侧耳为君听。
浊浪卷材起,浮桥策马行。
春来花卉艳,心净释迦灵。
天不灭鞑子,捧灯照夜明。
春分日谒红罗寺
朱金秀
往事千年越,而今我始来。
红罗山寺古,碧落阵云开。
壁立争形胜,风清扫积埃。
疏钟余响远,觉梦为谁催?
闻红罗寺石窟新现
张念石
何泣红罗寺,千秋寂寂碑。
浮云奢过往,鸟雀少来知。
晋魏皇城胄,唐明佛刹姬。
菩提行本愿,唯待后人思。
观红罗寺照片有感
刘治洲
千载红罗寺,庸驽始识名。
看图叹彩绘,对照赏恢宏。
洞窟藏何处?仙源有几程?
愿求三日暇,万里谒神明。
浪淘沙·红罗寺石窟
蒙一山
西晋窟初成,丝路铃声。千年古佛历枯荣。惯看红尘皆往事,大浪难惊。
莲座眷苍生,普度慈行。晨钟暮鼓唤光明。圣地红罗逾灿烂,国度峥嵘。
题红罗寺
谢海鹰
晋史风云早陆沉,鲜闻偈语诲尘襟。
怜他斑驳红罗寺,寥落慈航救苦心。
辛丑春分访红罗寺有寄
金鹏安
早春二月杏花开,古寺千年引客来。
若得东风常惠顾,窟前松柏李唐栽。
联题红罗寺
杜兴民
始于西晋,俯仰兴怀,与莫高双媲美;
盛在今朝,登临纵目,和天字共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