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七十八期

发布时间: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作品赏析:

   杜甫这首经典的咏物诗,清新雅致,有别于诗人惯有的“沉重”风格,诗人从新发之竹的嫩和新写起,用“含”与“出”把竹子的生长过程写的活灵活现。诗人又以“侵”与“晚”不仅把竹子的形象写的恰到好处,也把竹影带给人的感受也写的颇有情趣。第三句被誉为写竹的核心与灵魂,“洗”与“净”把竹子的清香与纯洁抒写的一尘不染,无限清香。最后诗人对竹展开想象,如有爱可伸入云端,以此表达了诗人“致君尧舜上”的报国之心。


    纵观全诗,诗人无论是状物,把竹描写的形象生动;抑或是言志,却又表达的委婉含蓄。诗中之句“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被称为咏竹的千古佳句。

海   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作品赏析:

     这天夜里,东风袅袅,春光淡荡,苏轼不舍睡去,便秉烛来到海棠花前。“东风袅袅泛崇光”,首句写海棠花所处的环境,营造一种和舒的气氛。“崇光”一词,有多种解释:或谓月光,或谓春光,或谓高处海棠花的光泽。诗友们可根据自己的审美去领会。


     次句“香雾空蒙月转廊”轻点“海棠”之题,但海棠的具体形象还未呈现,只以幽香“示”人。花香如何让人看见?原来,海棠的幽香与空蒙的雾气纠缠在一起,香便有了形,有了色。“空蒙”,又作“霏霏”,均指烟云缥缈之状。“月转廊”,谓月亮移过了回廊,照不到海棠花,这里既表明夜已深沉,环境幽暗,也为下文恐花睡、烧高烛作好了铺垫。


     夜深之时,花儿独处幽暗之境,芳姿为夜色所掩,岂不可惜可怜?所以,作者特意点燃起高高的蜡烛,把海棠照亮。这里表达了对良辰好景的珍惜以及与海棠花共度宵的美好愿望。苏轼在另一首诗中写道:“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意思是说,没有东西比时间厉害,它会把一切东西偷走。越是在夜半人们熟睡的时候,时间消逝得就越快,美丽的海棠花就这样被黑夜摧毁了。因此,诗人不想入睡,更不想海棠睡去,这才有“烧高烛照红妆”的动人之举。另外,“花睡”“红妆”同时出现,容易让人产生海棠春睡的联想,使人如见红妆美人睡眼惺忪的娇态,点化之工,令人拍案叫绝!宋代释惠洪在《冷斋夜话》评此诗:“造语之工,尽古今之变。”

社团地址:甘肃省靖远县乌兰镇农机巷24号

邮编:100007邮箱:286134635@qq.com联系电话:0943-6135696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