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菊
谢海鹰
幸得霜风染,堪堪了宿缘。
如何乡道隐,却为士人妍。
別号称君子,标名有圣贤。
常从摊卷处,落笔是奇篇。
简评:
题为咏菊,纵观全文,别有风致,始终不离“咏菊”二字,主题鲜明且蕴藉深厚,律法得宜。作诗者最争首尾,首联将题摄起,便可夺人眼球。此诗首联便将菊之本性摊开,使人联想翩翩。或褒或贬,在之于人。颔联乃衬首联,一个隐字,不屑与世争之意。然却为士人妍,士人者,有识之士。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便是如此。颈联虽为转,实亦丝连颔联之意,梅兰竹菊号四君子,有识才者,便雅君子也。圣贤者,此为有德之人。结句再和题材,落笔是咏,将菊隐于篇中。总结,诗看似平凡,读来绝无腐气。故为难得,初学者此最足以为法。
对菊有怀
王元应
秋容浅淡草留青,谁截秋光入画屏。
时菊噙霜枝未老,绿葵含露叶犹馨。
初惊雁序随云杳,渐喜蛩声杂雨听。
万事皆应归酒盏,拼将一醉不须醒。
简评:
一首好诗!意脉连贯,行文有致,大处着眼,直入主旨,起到开门见山的作用,深得律诗之法,颇有大家风度。“秋容浅淡草留青”,意为秋尚不深,草犹青青也。这与常人伤秋手笔截然不同,让人有种气爽神清的感觉,读此作品,一开头心情就不压抑,思无困阻,直教人欲一探究竟也。然后,秋尚未深的景致又如何呢?它就像一幅秋山行吟图一样展开在了你的眼前。你看:“时菊噙霜枝未老,”娇嫩欲滴啊;“绿葵含露叶犹馨。”那是风韵犹存的美、成熟之美。到了颈联,按照诗格之要求,笔锋将转,上句把目标引向天空,下句自然由景语入情语,回归到诗人的情绪上来了:面对如此浓秋胜景好心情,何不呼白买醉,把盏赋诗呢。“我醉欲眠君且去,有兴明晚抱琴来。”作者已经醉的一塌糊涂了,评论也就该煞笔了。美中不足的是:两个秋字虽不碍事,但若严格推敲的话,亦是不爽。其实,古来有语:“诗不穷人,”如果再做推敲的话,也许会有更好的字词可以替代的。又:雨字在全诗中显得有点突兀不群,虽然说就整个秋季来说亦无不可,但就本诗来说,多少有违和之感。个人浅见,可做交流商榷!
秋日写菊
林杨文
何处西风不恼人,长街叶落每沾巾。
心田难种南山梦,雁影孤飞北海滨。
冷酒篱边听雨过,清灯枕畔入时真。
红尘已是深霜意,纵有高情寂寞身。
简评:
诗词这种文学体裁,是要在极其有限的空间里,转辗腾挪,来表现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首要的是对主题的提炼和升华,说白了,就是先要明白自己想要写什么东西表达什么情感。本诗就是按照这个要求来创作的,句句没有游离主题。格调婉约,诗味隽永。起笔两句直呼西风恼人,似言见落木萧萧而自伤,大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的伤情,如影随形,让人觉得“秋魂三分已入骨”了。接下来,颈联中“雁孤北地,种梦难成”,这是何等的孤寂呢,思想境界的拔升,总是曲高和寡的。与颈联的“冷酒篱边听雨,青灯枕畔伤时”紧密承接,总是“晚来天气常病酒,自古英雄多寂寞”。尾联:露浓秋深,红尘淡漠。高山流水,奈何子期不见,大有伯牙摔琴之恨焉。总的来说:该诗对仗工巧,行文紧凑,节拍跌宕。颇见作者匠心。诗中“难种、孤飞,冷酒、青灯”等可谓是情语、景语、物语齐全,是一首难得的对菊伤秋的自况之作。加赞劲赏!
渔家傲·山菊花
杨镇勇
崖下风中开小朵,霜晴雨霁甜甜可。犹记曾经卿共我,相偎坐,枝丫数到金乌堕。 旧约无凭今只个,新词写就阿谁和。寂寞空林寒岫锁,将甚麽?迎前撵后右还左。
简评:
全诗多处用词口语化,平淡却不失典雅,娓娓道来,自然而然,毫无切削之迹。似在写菊却又感觉更多在表现一种相思的情愫。上片回忆“两情相悦,两情相依”的卿卿我我,下片转入无奈的伤怀和刻骨的相思,“空林寂寞,新词谁和”,这山菊花分明就是一个素淡、知性的女子。由景生情,于简约表达婉约,于随性表达刻骨,含义隽永,很是出彩。作品以“情”为主线,通过生活中和那个“她”相依相偎看山花、数小朵这样一些具体的意象来表达难以具体化的感情。笔触细腻,用“心词”抒发了心中的缕缕情思。作者思念的载体就是这个“山菊花”,每每都有言外之意,这就是底蕴,也是作者对于文字把握的精度。能以现代词汇入诗,意新而富有时代气息。
咏 菊
滕晓红
天性本堪奇,凌霜始绽枝。
露凝香浸案,雨润色怡诗。
不碍缘华屋,偏宜傍竹篱。
春花何所忆,九九最相思。
简评:
“诗言志”,是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好的咏物诗在于托物寄情。摩其形而不失于真,状其态而不脱于体,寓其情而不悖于理。故,如何拿捏分寸,显得非常要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就是说,每咏一物,就要对所咏之物的特点了如指掌,方能精准地表达其神韵。全诗句句写“菊”,而又不露痕迹。充分挖掘菊花的内在神韵与精神。首联写菊花的本性,开门见山,中二联展开描绘,继续丰满菊花的“奇妙、奇特”本性。浸露愈香,逢雨愈艳,浸案怡情,这是何等的高雅!颈联再递进一层,不屑华堂屋下,偏偏要“结交”竹篱,四君子是也。全诗对仗工稳、转结自然,能够看出来作者的诗词功底。也深得律绝之法。浸,怡,缘,傍,动词用得恰当精准,可谓是炼字有成。转结句采用拟人化手法,让主体再度升华,落在了一个“情”字上,使得诗意丰满,含蓄蕴藉,借物抒怀,形神兼备。着一“忆”字,“多少滋味在心头”啊!此律惟惜结构偏于呆板。八句的第三个字都是独立结构的一个词。
野菊花开
贺永粹
西风昨夜停新雨,问顶青山探野花。
最喜秋菊无管束,随心开放到天涯。
简评:
全诗起承转合浑然一体,章法娴熟,铺陈有序。起句写登山的原因:昨夜喜雨。承句写登山的目的:探野花。野花各种各样,为何偏钟爱秋菊呢?因为它无拘无束,孤芳自赏。作者是个写绝句的高手,每每拜读她的绝句,总能发现新的闪光点。主题接近生活,自然贴切,毫无做作之情。前两句写雨后登山赏花,后两句写对山菊花的喜爱之情——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自由绽放,表达出一种豁达的情怀。句法灵动,脉络流畅,写得轻松而蕴藉。好诗!
菊
王明富
陶家偏爱菊,篱落尽娇颜。
万紫千红色,疑春去又还。
简评:
此诗短小精悍,且与众不同。一反写菊伤秋、悲秋常态,却写菊花绽放,万紫千红。结句疑为春到,想象可谓奇特,别出心裁,与“霜叶红于二月花”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点遗憾的是起句犯题,有画蛇添足之嫌。转句没有转到另外一层意思上,而是顺着承句作更进一步地诠释:有了万紫千红的花色,才使得篱落里的“菊”呈现出娇丽。结句双关,升华主题,也很有画面感。
菊 问
赵得梅
缀露凝霜寂寂秋,东篱寻旧一枝幽。
黄花明日谁怜瘦,把酒斜阳慰白头。
简评:
首句写菊花的生长环境,突出秋天的冷寂,承句写东篱寻旧赏菊,一枝幽,用语耐人寻味。黄花亦指秋菊,“谁怜瘦”之问又切题。全诗没有出现菊字却句句写菊,有所见亦有所感。转句寓含无限感慨在其中,也流露出一些难以言喻的无奈。结句以酒浇愁,自我安慰。全诗意象清晰,委婉含蓄,章法自然和谐。已得绝句之法。好诗!
怜 菊
王贵芹
西风又绽九花诗,金蕊柔波溢彩时。
把酒东篱皆过客,傲霜清骨倩谁知?
简评:
前两句写西风吹绽丛菊,九花是菊花的别称,人皆赞菊花的金蕊柔波之美。后两句话锋一转,来来往往的赏菊之人皆为过客,菊花傲霜斗雪的清骨却有谁知?为菊鸣不平,是为怜。妄自揣度,不知是否合理?前两句作了必要的铺垫。转结句由景入情,发感慨之声。一声发问,引发无限伤感,在气氛热烈中急转而下,发人深思,引起共鸣。好诗!
卜算子·咏菊
路彩琴
西苑疏篱边,烂漫开如许。玉蕊轻肌散幽香,脉脉将谁语。 冷露更寒霜,芳意秋风举。笑倚斜阳待陶令,咏作诗千缕。
简评:
作者极具文采,古风之味尽在词中。在主题的表达上采取了层层递进之法,直到最后才由景及事,揭示出主题:正因为菊花有着诸多的“品质”,才使得文人墨客们争相吟咏,乐此不疲,流传了不少的名作佳句。“我”也不甘落后,向古人看齐,笑待陶令,吟诗作赋,陶情养性,自得其乐。从整个词来看,结构浑然一体,或描写,或叙事,或抒情,借物书怀,化典无痕,耐人寻味。一阕好词!
题野菊花
卢 彪
村头山野乐安家,笑看疾风乱绮霞。
质朴香纯终不媚,只舒傲骨沁灵茶。
简评:
此诗是按照传统写法表现主题。起笔便写到野菊花不择生长环境,村头山野随处可见,“笑看”,足见乐观,再言,质朴无华,不取悦于人,不媚于俗,菊花的特点写得比较到位。从章法到谋篇,中规中矩,作者对于咏物诗的要领,还掌握得不到位,有些欠缺,托物言情,胸臆未能脱开,立意也未能拔高,也就是说停留在“野菊花”的表面来写,表达主题有些肤浅,若能在结句处加以升华主题,当更为完美,否则,有蛇尾之嫌。
点评嘉宾简介
朱金秀,甘肃靖远人,教师,诗联爱好者。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楹联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白银市诗词楹联协会理事。靖远鹿鸣诗社编委、楹联组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