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百年旗杆院兼寄刘展君
张正聪
高矗双旌仰敕封,沉沉百载掩遗踪。
青山襟带黄河水,福地奇传罗汉松。
荟蔚良材堪国栋,旁流匡士颂时雍。
金声振起翥龙凤,奋志扶摇上九重。
简 评李 晓
此律气势豪迈,格调高古。是一首豪情与才情兼具的佳作。
首联,写刘氏家族显赫的门第和悠久的历史。“双旌”,两面旌旗。据《刘氏族谱》载,靖远石门硝水刘氏十一世祖怀德(字秉锐)于咸丰年间及第拔贡,任吏部候铨儒学训导。咸丰帝钦点,特授甘肃兰州府邓亲恩御赠拔贡“名策天府”匾额,在其故里硝水、刘家寺仿京城各造拔檐四合院一座,院内矗立铁旗杆,门前有两尊石狮。敕封,古代朝廷封赠官爵。由“双旌”“敕封”中足见刘氏家族当年门第之高贵与显赫。
颔联,写旗杆院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刘氏旗杆院位于石门硝水,此地倚山抱河,钟灵毓秀。山就是哈思山,靖远古八景之“雪岭堆银”所在地;河就是黄河,滚滚黄河从这里流过。“福地奇传罗汉松”,据刘正华(刘展伯父)著作《桑榆掇影》记载:某年干旱枯雨,硝水一带田地皲裂,寸草不生。然坐落于红湾沟先祖坟头不知何时竟自然长出罗汉松一棵,苍翠茂盛郁郁葱葱,乡民见之无不称奇。“地灵”则“人杰”,滔滔黄河水不仅孕育了华夏文明,也滋养着刘氏家族后世子孙在此繁衍生息,神奇的“罗汉松”又为显赫的刘氏旗杆院笼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颈联,写旗杆院人文荟萃、英才辈出。“荟蔚”,草木繁盛貌,这里作动词用,有成长、荟萃的意思。“旁流”,广泛流布。“匡士”,正直的读书人。“时雍”,时世太平。据刘展博士《百年旗杆院》载,旗杆院现有后裔400多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20多人,学士100多人。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刘氏旗杆院之所以人才济济,就在于崇文修德,就在于尊师重教。“荟蔚”,言人才荟萃之众(像树木之繁茂),“旁流”,状人才流布之广(像水流之长远),形象生动,正所谓“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由此可见炼字推敲的重要。
尾联,以景结情,描绘旗杆院未来的愿景。“金声振起”,喻声誉广为传播。刘氏旗杆院名推关陇,光耀门楣,从“名策天府”的刘怀德(秉锐)到投身革命功勋卓著的刘雨村(家茂),刘氏旗杆院可谓彪炳史册、传承有序。题目中有“兼寄刘展君”之语,那么尾联也可理解为对刘展博士的赞誉或期许。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今日之旗杆院,人文荟萃、兰桂齐芳,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之旗杆院,必能龙翔凤翥、大展鸿图。
全诗意象鲜明,热情奔放,条理井然,技艺娴熟。既有对旗杆院过去辉煌历史的仰慕,也有对旗杆院未来锦绣前程的展望,可谓思接“百年”,视通“九重”。从布局到造语皆自出机杼,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