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百六十六期

发布时间:

范振绪(1872-1960),字禹勤,号南皋,晚年号东雪老人、太和山民,祖籍甘肃省靖远县,故居在今县城会馆巷。自幼勤奋笃学,1903年中癸卯科进士,初任工部主事。1906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任河南省济源县知县,主修《济源县志》。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甘肃早期参加辛亥革命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1913年当选为国民政府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1916年出任河南省孟县知事,3年任期届满后回北京,深居荣宝斋从事书画创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选为甘肃省临时参议会副议长。1941年与张大千同往敦煌,研究壁画,抢救国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后当选为甘肃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被选为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范振绪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其生平事迹编入《中国画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等典籍。




张正聪
太和山民范公墓前聊寄
谒陵作祭意萧然,惟见苍苍勒石篇。
笃志东瀛寻夙梦,格心瀚苑绾流年。
化行事举金声藻,入妙通灵墨稼传。
借路青云何所寄,太和山下酹清泉。

图片


林杨文


谒范振绪墓
(一)
风摇乱草上平岗,雨洗残碑立土黄。
数语聊聊知际遇,情思戚戚起苍茫。
旧新交替寻常事,出入贯连罕见方。
捺短浓时足下稳,高标重彩撇原长。
(二)
卷地霜风过午浓,平川寂寂上孤峰。
碑存隔代文章气,述记平生际遇穷。
课子应知人孝义,为官但觉事谦恭。
倾杯礼拜时回首,祖厉河边晚照红。

图片


李  晓

谒范振绪先生墓

东雪墓园何处寻,长河落日见坪村。
青灯课子母亲泪,金榜题名志士心。
倭国东行担道义,敦煌西去绘香音。
六同逸事传佳话,靖邑谁人不识君。
注:
青灯句,传张大千曾为先生画“青灯课子图”,以褒其母家教之严。
金榜句,先生1903年中癸卯科进士。
敦煌句,1941年先生与张大千同往敦煌,研究壁画,抢救国宝。“香音”即飞天。
六同句,先生与近代名人沈钧儒为同庚生日、同科进士、同赴日本留学、同习法律、同时加入同盟会,后邓宝珊省长又加一同:同为矮个银髯。


路彩琴

谒范振绪先生墓
春来日暖过坪乡,青冢依依古道旁。
盛景岚烟频入墨,疏怀逸绪总成章。
文清载忆金声在,德厚流光余韵长。
一代名儒埋骨处,蓬蒿抔土亦含香。

图片


金发明

大寒后晴日谒范振绪先生墓
逐暖过长坪,虔心慕盛名。
身经三社会,志尚一同盟。
当政维民止,藏书与国呈。
斜阳辉映里,朝夕共河声。

图片


杜玉明

谒拜范公振绪先生墓(新韵)
向东黄冢靖坪间,长憩同盟老会员。
书画奇才天下重,诗词雅韵陇乡传。
两朝议政能担义,一世为人堪诩贤。
邑晚慕名抒敬仰,三躬谒拜在陵前。


许可新


谒书画家范振绪墓兼怀其人(新韵)

(一)
勤奋笃学成进士,为增见解去东瀛。
太和祖地山民血,东雪书斋作品丰。
(二)
替民办事勤从政,书画之功最著名。
黄土一抔埋俊骨,赢来后世赞声浓。

图片


党玉升
谒陇上书画名家范振绪墓
柳骨颜筋效古风,明堂广阔韵无穷。
山峰作笔河为墨,入妙通灵一应同。

图片


孔宪忠
过范振绪墓
清末名儒出会州,丹青笔墨万年留。
皇皇厚士围芳冢,碑立残风一缕愁。

图片


王元应
怀范公振绪
生逢清季实堪哀,空负拳拳济世才。
剑气凌空惟独啸,蓝翎委地懒追陪。
金兰旧契同盟会,翰墨重登妙楷台。
陇上英贤谁与似?太和原本一徂徕。
注释:
1、蓝翎:清代礼冠上的饰物。 用以赏赐官阶低的功臣。范公清末曾先后任河南沁园、孟县知事。
2、妙楷台:隋炀帝聚藏古书家墨迹之台。这里代指范公藏书之处。范公是陇上著名书画家,其生平事迹编入《中国画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等典籍。藏书颇丰,辞世后夫人遵照遗嘱将部分珍藏画作捐赠给国家。
3、徂徕:山名。 在山东省泰安县东南。 《诗?鲁颂?閟宫》: “ 徂来 之松, 新甫 之柏。 是断是度, 是寻是尺。”后因以“徂徕”指生长栋梁之材的大山。






社团地址:甘肃省靖远县乌兰镇农机巷24号

邮编:100007邮箱:286134635@qq.com联系电话:0943-6135696

京ICP备1904443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

中华诗词学会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