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简介
临高县诗词楹联学会简介
文澜荡起桐乡韵,茉莉吐华临邑香。受明代海南著名诗人王佐(1428-1512,今海南省临高县博厚镇透滩村人)诗风的熏陶,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各地正掀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海南省相继成立省诗词学会和省楹联学会,在此历史背景下,临高县由吴明君同志(时任临高县文化局局长)牵头,与原临高县科委主任谢卓石、原临高中学王中柱老师等老一辈同志的艰苦努力下,1990年12月18日成立了海南省临高县诗词楹联学会。学会主管部门为临高县文学艺术联合会。
一、组织机构
临高县诗词楹联学会历任会长是:
第一届学会会长吴明君(1990.12-1995.11),
学会代会长谢卓石(1995.12-2004.05)
第二届学会会长谢卓石(2004.06-2013.04)
第三届学会会长谢卓石(2013.05-2017.10),
学会代会长王贵荣(2017.11-2018.05)。
第四届学会会长王贵荣(2018.06-2020.03.12),
学会代会长符传宝(2020.03.12-2021.01.17)
第四届学会继任会长符传宝(2021.01.17-)
临高县诗词楹联学会现任的组织机构成员是:
顾问:郑邦利、许忠泰、孙瑞端、唐南桥、颜桂枝
名誉会长:谢卓石
会长:符传宝
副会长:陈一新、黄秀怀、黄昌振、王玉娟、王书培。
秘书长:黄秀怀(兼)
办公室主任:王玉娟(兼)
副秘书长:周世精
下设:《临江潮》编委会、公众号微刊编委会、发行组、财务组、组联组、宣教组等机构。
1、临高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刊《临江潮》编委会现有人员15名。1997年1月出版《临江潮》创刊号,当时编委会聘请原临高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忠泰、原临高县政协主席孙瑞端为名誉主编,推选谢卓石为《临江潮》1-40期主编。2018推选黄秀怀接任《临江潮》主编。他们诗词质量水平高、社会历练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负责学会每年二期会刊的审稿、改稿工作。细心编排、精益求精,使《临江潮》的质量得到省内外诗词同行的好评。
2、开设二个公众号:自2018年6月份以来开设两个公众号,一个是临高县诗词楹联学会公众号、另一个是中华《诗词月刊》公众号。公众号微刊编委人员5名(当时名誉主编王贵荣,主编黄秀怀,执行主编符传宝,收集编辑周世精、何柳华。现名誉主编符传宝、主编王秀怀、收集编辑周世精、何柳华)。他们精通电脑、工作积极性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从微信群、邮箱认真收稿、审稿和编辑,不定期的制作图文并茂的微刊,到目前为止已经制作46期公众号微刊,引起省内外诗词同仁的广泛关注。
3、发行组3名成员,组长由县学会王书培副会长兼任,他们责任心强,工作雷厉风行,负责学会书籍的收发、整理等工作。每期会刊一出版都及时发放到政府各相关单位和各分会诗社会员手中,进一步加深了学会与各单位的联系,有效推动了“中华诗词之乡”建设工作的开展。
4、财务组由黄秀怀、王书培两名副会长及会记、出纳组成。财务组的设立,确保了学会财务收支的有效监督。严格按照临高县会计管理中心关于执行财务工作报销制度的要求,认真审查报销单据是否符合要求、手续是否齐全、是否规范。奉行勤俭节约原则,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为巩固和拓展临高“中华诗词之乡”工作成果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5、组联组:主要负责学会内外事务的联络和沟通。
6、宣教组:主要负责诗词培训、思想品德建设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二、发展历程
1990年12月临高县诗词楹联学会成立之时,会员仅有数十名。为了推动诗词工作的开展,2004年起县学会先后聘请原县人大主任许忠泰、原县政协主席孙瑞端分别担任学会名誉会长、顾问等职务,聘请原县领导唐南桥为学会顾问职务。历经30多年时间的风雨兼程,在前几任领导班子特别是在许忠泰、孙瑞端、唐南桥、谢卓石、王贵荣等资深领导的不懈努力下,全县先后成立了22个诗联分会(诗社),其中:乡镇、机关分会14个(临城、加来、红华、多文、皇桐、博厚、东英、波莲、新盈、调楼、南宝、和舍),县直机关分会1个,教育分会1个。诗社8个:县直属中学分会(诗社)3个(临高中学《蓓蕾文学社》、临高第二中学《江花文学社》、临高第三中学《澜韵文学社》)以及县直属小学诗社5个(临高县第一小学、临高县第三小学、临高县实验小学、临高县思源学校、临高县第二思源学校)。至今县级会员发展到1300多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70多人、海南省诗词学会会员100多人。几经周折,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学会办公地点也终于在临高县临城镇江北路临高县图书馆二楼固定下来。可以说县诗联学会的成长和发展经历了三个转变的过程:一是学习和办公地点从无固定场所向有固定场所转变;二是经费从原来向社会募捐单一模式走向政府支持及社会资助多种形式转变;三是会刊由原来的小报形式向排版铅印诗书形式的转变。
为了创建“中华诗词之乡”, 2012年在省诗词学会会长郑邦利的建议下,县学会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书面报告,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同年县委县政府向中华诗词学会提交申请,县委县政府把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李江华为组长的创建“中华诗词之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县文联主席林表担任。各乡镇、各单位也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两年多来全县上下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经过中华诗词学会考核, 2014年11月15日中华诗词学会在临高举行了授牌仪式,临高县正式被命名为“中华诗词之乡”这一殊荣。
为了巩固和拓展“中华诗词之乡”的工作成果,县诗词楹联学会的几任领导班子,立足岗位、创新工作机制、勤奋扎实工作,成绩斐然。临高县诗词楹联学会的诗词建设工作得到了海南省诗词学会、海南省文联、县文联和诗词界的好评和赞誉!在庆祝海南省诗词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王贵荣会长被邀请在会上作经验介绍,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三、注重培训
为了提高会员的创作质量,提升整体综合素质及多元化能力,自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以来,县诗词学会集思广益,采取了“请进来”或“走出去”办法,加强对会员的培训工作:
(一)邀请国家、省级专家亲临县学会开展诗词点评和培训。
自创建诗词之乡后,县学会先后邀请中华诗词研究院第一副院长周兴俊、湘潭大学教授刘庆云、《中华诗词》杂志社副主编宋彩霞、编辑部主任潘泓、责任编辑胡彭和海南省诗词学会原会长郑邦利、原副会长周济夫、副会长张金英等专家、学者莅临我县进行诗词辅导、讲座与点评。共有20多场,受训人数达3800多人次。
(二)县学会不定期召集会员进行辅导培训。
县学会经常组织以学会领导为主体的诗词辅导老师深入到各机关、企业、学校进行诗词培训,共举办诗词培训150多场,参训人数近2万人次。
(三)、各分会内部自行培训
除县学会组织培训外,皇桐、调楼、新盈、多文、加来、波莲、南宝、和舍、红华、东英、博厚、临城等各分会也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特别是2019年临城诗联分会努力下,通过临城镇政府文件形式下发通知四所各学校开展诗词培训,成绩尤为突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
正是我县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诗词培训工作,才加速提高了我县诗词学会会员的写作水平和创作质量。诗词佳作频频在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我县会员作品刊登在《中华诗词》杂志的作者有30多人,诗词120多首;刊登在《中国诗词》中华《诗词月刊》《琼苑》等刊物的作品有2000多首,作者有170多人。
(四)鼓励会员积极参加重大诗词赛事
多年来,临高会员积极参加兄弟市县诗词赛事、省内外重大诗词竞赛活动,特别是2018年以来王贵荣、林春家、黄秀怀、邓文讯、符传宝、王兆德、钟鼎忠、吴淑玲、林识、符小晈、陈一新、王学养、王书培、邓青叶、王祎、王志民、符小海等会员获得了很好的奖项,为临高争得了荣誉。
四、出版刊物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诗,写诗,县学会为广大会员搭建诗词创作与交流的平台,县学会坚持每年出版2期《临江潮》会刊,迄今已出版了51期,发行量达7万多册。除定期出版会刊外,学会还陆续出版了《澜江之约》《临高古今诗词选》《临高古今对联选》《临高文化的开拓者——谢渥》《咏王佐》《山水行吟》《2017年"文澜杯"临高县全国诗词大赛获奖作品汇编》等刊物,2018以来县学会还建立了“临高县诗词楹联学会”和“中华诗词月刊临高工作总站”两个公众号,制作了公众号微刊60多期;各分会也不定期出版分会的会刊,不断扩大并筑牢诗词发表与交流平台。特别是临城分会从成立至今,坚持每年出版一期会刊《江韵》(2018年改名为《临城新韵》)共8期,还紧密配合临城镇委镇政府的重点工作,出版了《临城诗词》报纸4期以及美篇20多期,充分发挥了诗词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县诗词学会先后有20多名会员出版了“文澜丛书”等个人诗词专集,在这些平台的扶植下,会员们学有长进,诗词不仅数量增多,而且质量不断提高。
五、赛事活动
1、举办春节即席诗联比赛活动
诗词竞赛是激励会员们力创精品佳作的重要举措,从2012年起,每年农历正月十二,学会都举办即席诗词或楹联比赛活动,已经成为临高诗联学会的一个惯例。
2、举办全省即席诗词竞赛
2014年春节,来自各市县选手80多人,现场评出获奖作品15首,入围作品30首,其中我县会员获奖作品6首,入围作品16首。
3、在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期间,县学会配合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办公室举办6期诗词竞赛,评出一等奖12首,二等奖24首,三等奖36首,并颁发奖金和奖品。
4、举办“文澜杯”全国格律诗词大奖赛
为了检验我县“中华诗词之乡”的创建成果,展示临高优秀传统诗词的文化底蕴,提高我县诗词文化的影响力, 2017年上半年,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华诗词》杂志社、临高县文联主办,县诗词学会承办,这次大赛共收到全国各地投稿数量1867首诗词。来稿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地县级市600多个,参赛作者1200多人。经历时几月评审,比赛结果终于出炉,此次大赛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50名。 其中临高县诗友获得二等奖1名,优秀奖13名。这是临高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的光荣和骄傲,是临高历史上取得最好的成绩。
5、对刊登《临江潮》的作品进行评优奖励,每年进行一次评选,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给予奖金、奖品奖励。
6、从2015年起,县学会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县性的诗词朗诵比赛活动。每次比赛都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若干名。2020年举办庆祝临高县诗词楹联学会成立30周年和2021年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诗联征文比赛尤为隆重。临城诗联分会在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下,于2019年11月在全县范围内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诗词征文比赛和诗词朗诵比赛活动,丰富和活跃了全县诗词文化氛围。
六、采风交流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为了积累创作素材,提高创作水平,学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每年至少一次组织会员到县内外、省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先烈活动及有关名胜古迹进行采风,学习交流,曾到海口、儋州、定安、三亚、琼海、乐东、文昌、万宁、澄迈等地釆风交流;还受广东徐闻县诗社邀请我县诗会组团参加该社中秋诗词颁奖大会和茂名市诗词协会邀请参加“冬日暖阳茂名诗会”,谢卓石会长受邀在会上作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的经验介绍,得到与会者的好评。还选派王贵荣会长、黄秀怀、王玉娟、符传宝副会长分别到北戴河、浙江、茂名、山东维坊等地参加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金秋笔会、中华《诗词月刊》举办的诗词创作基地揭牌活动等的学习交流活动。2019年6月时任副会长的符传宝很荣幸地作为海南诗词学会两名代表之一,出席了中华诗词学会在重庆市奉节县召开的第二届“中华诗人节”大会。2021年9月王玉娟副会长代表县学会参加《中华诗词》杂志社在深圳召开的发行工作会议。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诗词交流活动,扩宽了诗友的视野,增进友情,获益良多。
省学会也组织全省诗人到我县采风四次,人员200多人次,特别是2013年4月,组织全省知名诗人50多人到我县的名胜古迹采风,并将所撰写的诗词结集出版《澜江之约》,对我县的诗词创作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地推进作用。2014年我县被授予“中华诗词之乡”后,省内外一些诗词组织也到我县进行经验交流、采风。省内有海口市秀英诗联学会、东方市诗词学会、文昌市诗词学会、澄迈诗词学会,省外有徐闻县诗社,茂名市诗协等,大大推动了我县诗词传统文化的发展。
回顾过去,我们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距离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诗词学会的要求,尚有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在巩固和拓展我县“中华诗词之乡”的路上再创佳绩、再铸辉煌。
2021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