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评论
试说当代田园乡村诗词

发布时间: 来源: 阅读:
分享到

胡迎建

田园乡村是大多数人赖以生存的基地、大本营。在那里,天、地、人最能达成和谐共处。自从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以来,唐有王维、孟浩然,宋有范成大等许多有成就的田园诗人。田园乡村诗也因而成为中国诗史中与山水诗并列的大宗。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田园诗,似乎主要有四方面主题:田园,牧歌式的风光;乡村,表现的是宁静简朴的村巷;人物,以田父、樵夫与牧童为主角,以艰苦劳作为主要场景;物产,如稻麦果蔬,当然这类诗可以归于咏物诗,但因这些作物与果实与耕植密切相关,田园诗往往又离不开这些作物的意象,而且田园诗也应

是包括田野与菜园果园等,所以归于田园诗也是说得过去的。

田园乡村仍是当代诗人热衷的题材,当人们蜂拥而来城市定居、工作时,田园乡村却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化、科技时代使得大部分农民生活富裕起来了,空闲时间多了,反而成了下岗工人的艳羡。不过,工业化时代也为乡村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有待正视并解决。

城市高楼林立,工业造成的空气污染,使得大批城里人向往田园风光,向往返朴归真的乡村生活,希望到生态优美的田园乡村中休闲旅游。其中不少诗作者,以新奇的目光寻找田园乡村之美。也有不少人在家乡田园中长大,无论到何地工作,系念他们的是乡愁。还有作者本身就是农民诗人,亲身体验种植的艰辛与收获的愉悦。我认为,当代田园诗词既要学习古代田园诗词的艺术手法,更要有时代感觉,时代气息,然决非空洞的说教,概念化的灌输,而是真切、具体的场景,自然流露的情感。试分类言之,并尽量以这次“王维杯”田园山水诗大赛收到的入围田园诗为例。

 

一、田园乡村景物的描绘

田园风光,如果仅写得景物美,则平面化而意不深,所以诗之立意需要着力经营。全球汉诗总会主办的王维山水田园诗大赛终评第一轮入围作品《灯笼垸暮眺》这一首有寓意:莺飞草长又春分,愁里登楼送落曛。渠水急喧前夜雨,菜花遥接北山云。数家烟袅随风散,几处鸠啼隔岭闻。放眼凭谁怜后土,尽教黄发事耕耘。”中两联写景入画,然妙在末联。美好的田园,却尽是老人在耕作,中青年不见,作者未明说,但读者可能猜出,都外出打工了。这就有了更深一层的意蕴,有此,则第二句“愁里登楼”之“愁”字有着落。

窃以为田园诗欲写得生动,还要用些比拟之法,即将物赋予性情,营造意象。东晋渊明诗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谷田舍》)。即是赋予良苗以情性。

当代田园诗不乏其例。如大赛终评第一轮入围作品《明仕田园之晨》诗中句:“竹树芭蕉亲雨露”,“云村早已炊烟醒,菜地酣然睡懒瓜。”“亲”“醒”“睡”均拟人手法。又《傍山农家》后两句:“野藤竟日无拘束,直欲翻墙作主人。”用拟人法写藤之自由与意愿。

再看王跃东诗云:“鸡鸣忽觉樊笼逝,风拥犹疑玉手牵”(《婺源江岭村游感》);王琼词云:青果压枝低,枝枝牵我衣。 桃缘亭半掩,时现桃红脸。云在水中眠,波摇天外天(《菩萨蛮·沼山桃花潭》);孙宇璋诗:“月光带笑入筵席”(《果村人家》)。晨风、嫩枝、云的倒影、月光,莫不有意识与情态,乃是作者移情所致。

此类手法,要力求炼动字奇警。韩晓光诗:“芹泥雨润飞雏燕,衔得春光到庑楣”(《瑶里踏青吟草》)。廖魁英诗:桥横皓月涵清影,岚接青云伴彩霞。昔日风裁三径柳,今朝雨润一川花(《斜川》)。衔、裁、锁,可圈可点。

比譬求新,此次大赛入围作品有《山居》一诗,颔联云:“稻种梯田缠嶂岭,崖垂瀑布挂霓虹。”炼“缠”字,化无情为有情。如杨逸明诗写梯田:“青翠层层抽镜,玄黄处处刻盘龙”(《登高望虎洞乡大型梯田》)。将梯田比作镜屜而层层抽出;高处望,又如龙盘旋而上。

 设色鲜明,亦是一法。王维诗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白鹭低飞于水田上,黄鹂在树林中婉转啼鸣,一写视觉,一写听觉兼有视觉,禽鸟的不同颜色形成鲜明的对照 。今人魏新河的诗云:“霜落村俱白,人稀叶早黄”(《十月既往雾行大足道中》)。大赛入围作品《春江雨晴》诗中:低飞双鹭白,新浴一峰青。白、黄、青色,各擅其妙,在于作者善于发现美,感悟美。

过去乡间微不足道的油菜花,而今居然成为城里人观赏的风景线。人们纷纷到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去看油菜花。丁欣癸巳婺源赏菜花》写得大气恢宏:绽放金光满天地,排开香阵压群芳。花情关系苍生计,但引春风作主场”不仅得物态之美,且将花情与春风相绾系而议论生风。

辣椒乃习见之物,但历代咏者不多。这次的获奖作品《摘辣子》:“未负金风漫野香,趁时采撷好秋光。辣椒火火穿成串,一种心情晒上墙。”将辣椒之火红与心情之火热打通,晒干辣椒也是晒心情,兴象自成妙诣。

 

二、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展现

当代田园劳作的强度较之以前大为减轻,不少体力消耗大的艰苦劳动由机械代替了,蓑衣斗笠与水车消失了,水牛逐渐稀有,牧童不见了。“铁牛开进田畴里,黄牯木梨都退休”(孙宇璋《耕田》);“耙耖犁镰闲屋置,耕播熟刈铁牛忙”(余玉有《新农村赞》)。以往的诗作者多以这些为物象写入诗中,如果今人再写这些,就有些不识时务了。

古代农家几乎家家养蚕以供纺织,如王维笔下:“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渭川田家》)。但是,如今乡野难得一见养蚕了。今人也不必似陶渊明那般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巽田舍获》)那般辛劳。诗人们深深感受到这一变化。如闵爱华《春耕》中说:“一犁烟雨机声起,万顷翻平牛未当。”大面积用机械耕田,不再依靠牛。江仲辉《采桑子·春插》云:“秧机欢奏春潮曲,行距匀均,插速惊人,眼望风摇叶叶欣。”用插秧机插秧,行距均匀,插秧的速度惊人,一眼望去,秧叶在风中欣欣摇动。

今年的第七届华夏诗词赛一等奖中,有曾令山《观收割机收稻》一诗,

如山气势震田畴,千载弯镰便退休。

对准前方推直线,梳齐长发剪平头。

排排青梗机旁睡,滚滚黄金肚里流。

不用农家拿纸笔,张张笑脸写丰收。

用现代词语,写收割机工作的气势、效率,绘声绘色,展示了机械化带来农业生产方式的巨变,从此镰刀退休不用了。满意感写在农民的笑脸上,并无说教的口吻,概念化的语词。

鄱阳湖东岸、余干县康山曾是元末朱元璋、陈友谅激争的战场。五十年前经围垦而成为大面积的农田。我曾与几位诗人应邀前往观光,亲眼看到大型收割机割稻、然后以大型机械焙干稻谷的场景。胡平贵《浣溪沙·插旗洲》诗云:   收割声频脱粒忙。插旗洲上稻流香。焙干谷袋立行行。   折戟沉沙成记忆,排兵布阵战沧浪。而今沁出米粮乡。

收割机割声频频,并就在收割机里脱粒。然后运到场房,以套箱设备燃煤焙干,一袋袋优质稻谷等待销往北京、香港。下片转写历史沧桑,往日战场成为米粮乡。

我亦作有《丁酉秋游康郎山歌》,其中云:“更有朱军插旗洲,稻浪起伏兜兜稠。沉沉金穗颔首乐,隆隆机车伸口收。近年水涨无狂势,不用退田平垸计。沃土何须施化肥,经营笑待丰穰岁。”力图写出金穗的乐状,机车的伸口收割状。由于这里土地肥沃,禾稻不用化肥,天然食品,故价虽高却畅销得很。

而今各地以大棚出产反季节的蔬菜。高昌诗云:“小傻青椒圆似梦,巨肥白菜美盈情”(《大棚风景》)。比譬出奇。又此次入围作品《尼龙大棚》:“大棚屋里绽鲜花,紫色茄来黄菜瓜。春色满园关得住,隔墙风雪雨交加。”与高昌诗异曲同工。

又此次入围之作《小村访友》一诗亦有时代气息,能用新语汇:活鱼腊肉野芹鲜,村酿一壶侃大山。别后音书山水远,从今微信海天连。楼车儿辈打工款、烟酒老妻卖菜钱。前岁农田流转后,每逢收种怅清闲。”“侃大山”“微信”“打工款”,都是当今的流行语,用来不觉槎桠。又“农田流转”,是而今农田新的经营模式。因为土地的流转,他在收获时节却恨无事而清闲。

我之所以列举这些,是说明类似这样的内容能反映田园乡村的变化,所谓

时代气息、时代风貌,这样写,或许能得到体现。

 

三、对田园乡村生态的讴歌

田园与附近的丘陵山地本来就是生态基地,但由于过去无生态保护意识,诗中甚少议论这些,现在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国家的战略。所以不少诗也就有了这方面的主题。例如谢余仟《《水语》诗亦见其观察之细:“粼粼万点睁波眼,暗有污排我辩真。”段德虞《十上桃花源》:“生态桃源翠摇芳,云蒸雾绕煮秋光。蓦然抓把清风走,乐得梦香诗也香。”发挥通感之妙,变无形为有形,想像奇特,情辞并茂。

从前农民迫于生活,必须大量砍柴煮饭,而今由于乡村农户也用上了煤气、天然气,不用烧柴,所以无论山麓还是山坡,皆是郁郁葱葱。杨国珍《农家燃料嬗变》写到:“山村做饭少炊烟,农舍柴房久空闲。主妇喜欢煤电气,草丛侵路树遮天。”无独有偶,我也曾有《自株洲前往攸县途中有感》诗云:为斫樵柴百姓忙,童山濯濯树根光。一从煤气通村户,冈岭连绵着绿裳。过去山上砍柴一空,连树根也挖了,而今好了,青山绿水,看得舒服,生态也好转了。

 

四、村居生活的颂歌

过去的乡村常可见到的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那里是系住乡愁之所在。

如今,乡村中的炊烟大多消失了,因为使用了沼气、太阳能、电能、液化气、天然气等新能源。宁桂生诗咏沼气池的开发与利用:“深掏巧筑一园塘,杂草陈渣入窖藏。气供三餐薪火旺,灯明半宿梦魂香。”最后希望:“我盼乡村推广远,循环利用是恩光。”余玉有《新农舍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一诗云:

春风吹拂僻山村,栉比高楼仰白盆。

未见炊烟飘袅袅,夜寒犹浴日光恩。

这两首诗均是真情实录,太阳能装置在幢幢屋顶上,犹如一排排白盆,颇为形象。

新式楼房不再罕见。刘上坤《灾民新村》写的是鄱阳湖周边移民建镇后的新貌:“层楼耸立柔桑衬,小院清幽乳燕嬉。”刘化尧有诗云:“瓷镶素壁摇疏影,铝合钢窗荡碧纱”(《亮丽新村》)。

而今村镇大多交通便利,摩托车、小轿车出入村内外。不少田园诗写到边远农村在道路畅达、资源开发后带来的富裕生活。诚如冯上标《夏家山采风记》云:“水泥双道接村庄,自购轿车奔四方。栉比琼楼张眼醉,采风身染百花香。”还有的诗词写到农家乐的饮食。如苏醒诗云:土鸡炖得鲜菇嫩,星子逡来醉眼斜(《夜宿农家院》)。用俗词而见雅,有美感。

由于乡村楼房的大量出现,以致外出者数年归来后连路也不认得了。如李松柏《回乡偶成》:“林立高楼遮望眼,不知何处觅归途?”王海霞《回乡偶书》云:

喜踏乡程倍觉亲,儿时记忆不留存。

新楼独院知多少,岐路徘徊觅旧痕。

乡居环境是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方跃明的《鹧鸪天·流苏小筑》云:

古渡轻风野菊花,云泥小径竹篱笆。

残荷雪桂流清影,小筑层台缀曙霞。

蝴蝶俏,葛藤斜。青岚白霭好人家。

朝闻曲水鸣禽乐,夜趁窗灯摘菜瓜。

展示了婺源乡居周围环境的幽雅与村民悠闲自在的情趣。又黄小波《山村春晓》云:

清溪映日欢鹅闹,浣女池边笑语熙。
袅袅青烟偏岫去,依依紫燕学童追。
尖尖竹笋穿篱破,苒苒松梢带雾垂,
久负痴迷寻旧迹,新娘老妪问吾谁。

游子归来看故里山村,清溪映日、鹅闹燕翔、浣女学童各得其乐,更有竹笋破篱、松梢垂雾的陪衬。

可以说,只要物质不至于匮乏,许多诗人也是乐意在优美乡间短暂居住的。马斗全说:绿峰环抱水溅溅,身住村中便是仙。最爱终宵天地静,群山与我一同眠”(《宿沁水下川村》)。这是夸张与比拟手法,然无此佳境,安得生此遐想。

杨逸明甚至说:“淡淡雨云皆入梦想,欣欣人鸟各无争。最宜居是原生态,绝胜喧嚣现代城”(《宿千灯镇大唐农业生态园》)。这是扬此抑彼之法。

近些年来,政府与文化、旅游、城乡建设部门加大了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力度,修缮而不改变本来面目,这是“系住乡愁”的范本。乡村是寻根问祖的依据所在,不少诗词在叙写中寄托了爱乡敬祖的心情。古老的建筑物,那粉墙黛瓦、高祠大屋、曲巷石板,牌匾楹联,仿佛向人们诉说以往的耕读文化、乡绅文化、宗族文化、儒商文化。如安徽西递村、宏村就是最好的样板,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单位决非偶然。还有许多独具风情民俗的民族村落,都是值得一写的。李汝启即目书所见: “深巷幽幽乱石铺,天光一线射沟渠”(《浣溪沙·莲花县路口村古民居印象》)。杨逸明看到的是:“山似披鳞灰瓦裹,楼皆吊脚白云偎(《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纪游》)。或描写或比喻,真切展现。

 

五、乡村人物的描写

古代田园诗中的人物,以田父、樵夫、牧童为主。诗人对他所选择的人物,一般是持欣赏的态度。我们看王维笔下的农夫是: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渭川田家》)。由此而羡闲逸,怅然吟式微。”野老挂念着尚未归来的牧童,田夫肩扛着锄头,与诗人亲切交谈。在野老、田夫身上,寄寓着作者的隐居情怀。

当今田园诗也如此,所写的人物必定是由作者精心选择的,并且持欣赏的态度。此次大赛入围作品中,有一首《老农秋日巡视稻田》诗云:

拂拂西风笑语轻,荷锄田畔踏秋行。

株株稻穗咸垂首,迎接农翁大阅兵。

以拟人化写沉甸甸的稻穗,在迎接农翁的检阅。由于这位老者的勤劳而将迎来丰收,情调是昂扬的。

此次大赛获一等奖的《偶过农家》:

“耕夫稍息饮微酡,新妇花溪唱浣歌。

日脚穿窗猫戏影,稚儿梦笑似弥陀。

写了三个他赞赏的人物,耕夫,新妇,稚儿,各有不同神态,描摹如人物速写。还有第一轮入围作品《秋收小照》:“叠起青纱帐,铺开满院金。深宵盘火炕,星月一杯斟。”只是用了四个动词,写出一位农民在秋收后的陶然自乐,妙在未点明人而分明是写人。

又入围作品《锄草晚归》:“归锄蛙鼓步轻盈,稚子拽妻依柳迎。檐角耳槐嫌我晚,桑柔鬓月引蝉鸣。萤飞扑帽逐明灭,汗滴拭巾挥雨晴。坐啜凉茶鹅鸭定,呼儿辨学草虫声。”亦别出心裁之作,用第一人称写劳动归来情景,字字顿挫有意趣。

当今诗词更多的是有审美情趣的人物描绘,故采茶女最宜入画面。比如叶金书的诗:“牵条玉带串山村,一担红茶一担银。借问行人脱贫计,茶姑笑指万山春”(《参观茶山有感》)。神情毕现。张正夫诗中云:清气留连纤指隙,馨香沁入黛眉斜。山歌阵阵疾情伴,香汗盈盈笑语喳(《凤凰沟采茶女剪影》)。神态宛然。米春华诗写到男女相悦而含羞之情:“雾散叶边身子俯,珠凝芽上手中融。俊哥挑担茶丛过,春嫂嬉姑怎脸红”(《春游九岭黄埔茶山》)。

易明华的《一剪梅?村姑》,描绘了一位种植葡萄的村姑形象:

陌上榴花照粉墙。村隐丛芳,鸟唱山冈。坊间碧水润姑娘。面若朝阳,声若丝簧。    十亩葡萄赚嫁妆。不走他乡,一样头昂。帅哥潮涌竞观光。欲摘秋香,好酿琼浆。

 姑娘长得容颜滋润,面若朝阳亮丽,声若丝簧清脆,夸张语。种了十亩葡萄,便赚了嫁妆。不走他乡谋生,发家致富,气宇昂扬,相当的自豪乃是因为有底气与自信。李训论的《村妇三绝》其中云:踏破星光梦挂腮”,梦本无形,想像为实而能挂。

伍锡学是以诗词写人物的高手,近年其隐括诸多小说的诗词集将面世。他出示近年所作词中,有几首写乡间人物的词,不妨一读。《踏莎行·追肥》一词云:

杜宇声长,秧畦苗浅,追施尿素单身汉。忽然腰上手机鸣,同村寡妇声音婉。

“儿上高中,离家路远,要娘找个知心伴。”端盆喜过小红桥,下她田里均匀散。

田间施肥的单身汉,忽然从手机听到寡妇求偶心切,高兴地端着盆子到她田里帮助散肥。然不写外貌而写直率坦诚的话语,结果如何,让人猜想。

 

六、对乡村问题的关注与讽喻

 当代乡村也面临一些严重的问题。诸如征地毁林、生态的破坏,大批乡村青年出外打工,留守者不是老叟便是妇童,土地抛荒,乡村文化退化。城郊由于开发,土地不断被蚕食、挤占,造成无地耕作的人口日益增加。

诗人是敏感的,也是忧虑重重的。如朱先文诗能寓讽喻于写实之中,句如:“电钻青峰千窟贯,斧挥茂林数峦光”(《青山泪》)。李训论《雨霖铃·蛤蟆怨》一词则以蛤蟆为第一人称在哀吟,讽有人以电瓶在农田捕食青蛙。又如方跃明《春日所见沿途多滥伐山场》一诗云:“公见青山多妩媚,我悲螺髻皆憔悴。残肢断臂塞沟渠,利锯飞刀生鬼魅。法外人穷岭脊翻,水边路陷桃源瘁。年年纸上福音传,谁拭村民心里泪。”末联出句致讽,结句悲愤。

我曾有《《重九后游靖安神仙谷歌》中写到因开发旅游而导致大量山林谷地被毁:“沿涧劈坡开路新,坑陀未平石磷磷。可怜殃及丛林翠,移樟更斫枫楮榛。一坝潴蓄众溪浏,开闸浮筏乘客游。利之所趋孰能制,喧哗已失莺啁啾。又闻山林亩数千,港商谋取经营权。村民出让噙酸泪,只恐斑驳到峰巅。”

近二三十年来,外出打工者甚多,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与老家的联系如何,也都是诗人关注的题材。黄炎清《老农获稻》诗对老者来日的忧虑:“霜威草渐枯,少妇饷翁姑。老者忙收稻,孙娘正哺雏。眼前犹健体,今后赖残躯。汗湿秋衫冷,伸腰日已晡。”这次的入围作品《空巢老人》:空忆当年满院春,儿孙尽是梦中人。回眸一片夕阳晚,荒草无情欺到门。”写得沉痛,儿孙见不到,都成梦中人。因门庭冷落,荒草长到门边了。“无情”“欺”诸字写出草之有恶意,实由老人之悲绪所致。又入围作品《留守村姑》写一农妇的悲苦:“屋残我去添新瓦,春冷谁来耕瘦田。”乃至“满腔思绪何从诉,淡饭清茶和泪填。”

正视现实,干预现实,是忧世悯民的诗人应担当的一份责任。

 

七、怀旧与访旧的乡村诗

当代诗坛还有一个现象,现在六十多岁的诗人不少是当年的知青,劳动的艰苦是刻骨铭心的,写了不少忆旧或访旧的诗,且为那个特殊时代留下难得的写真。此次大赛中的《重回知青插队村庄》一诗云:“破晓鸡啼入老窗,竹床夜宿忆荒唐。早莺穿柳寻新迹,寒鹭归塘认旧妆。草掩银镰弯锈月,藤枯石磨卧残阳。酸甜腊酒葱花翠,醉话青春种绿黄。”访旧而忆荒唐岁月,眼见镰刀锈甚,石磨也不再使用了。与友人对饮话当年,言难尽而意无穷。 

我手头有余慧生的《一海粟诗词》,内有《临江仙·知青短歌三十四首》,其中《临江仙·春耕》云:

恰是农耕芒种日,朝朝吆破晨钟,肩拉缰套似弯弓。黄牛应笑我,力弱脸腮红。勉拽新犁催布谷,田间袖挽熏风。挥将热汗洗霓虹。春衫何处觅?人在水渠东。

描绘了当年生产队“大锅饭”劳作的真实场面:生产队敲钟催农民上工,没有耕牛,就靠人力拉犁拉耙。五六个人拉一张耠子犁地,累的挥汗如雨,而她自己被黄牛所笑,因为力气小,脸腮涨得通红。词中用“吆破晨钟”、“肩拉缰套似弯弓”、 “袖挽熏风”、“勉拽新犁”、“热汗洗霓虹”,再现了那个年代一幅鲜活的劳作画面。

又如《临江仙·早耕》:“常恼鸡鸣催晓梦,荆帘卷落星寒。惺忪踏露走田间。朝霞缠我袖,莺鸟噪堤间。  不惜土泥沾旧袜,汗香洗了风肩。饥肠怎奈绕炊烟。新磨血茧后,农事已知难。”早起劳作的艰辛,与饥肠辘辘的感受跃然纸上。妙句还如:“浇水挥锄敲月坠,星光染我衣襦”(《种菜》);“茂密青纱牵我袖,渴来掬水河塘。”体验深刻,星月青纱,莫不有情性,与作者为知音。

我还读到李训论《忆六八年初中毕业回乡插队》第二首:

猎猎红旗喇叭扬,壑深拦水筑高墙。汗侵岩裂钎三尺,背蹭轮移土半方。

菜少浮油消化快,铺寒垫草睡眠香。哨声催醒惺忪眼,解放鞋摸踏露光。

回忆下放劳动场景,修水库的喧闹工地上,红旗猎猎,喇叭高叫。筑坝于壑,插钎破岩,挥汗如雨,连岩石也溅入了。推轮运土,非常艰苦。劳动量大,故饭量大,消化快;垫草睡在地铺上,累则眠香。拂晓起来,摸双解放鞋就赶快出发了,当年劳动场景的描绘真实再现。

以上略举田园乡村诗词七个方面,不同程度上体现了题材新、意境新,语言新。当代田园乡村诗仍极具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同样是兴观群怨的产物。它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说,田园诗最宜于表现宁静绮秀的自然风光,似乎不大适宜于用典、掉书袋。但如何写出精品?也是谈了多年的问题,要想寻求更大的突破,就必须要求作者善于感受生活,写眼前所见,写身边事,“即目书所见”。具有人文情怀,努力营造意境,“诗中有我在”,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与怀抱。

田园乡村诗应力避平庸:首先,切忌面面俱到如点卯,反而落得个“诗中无我在”。有一首《雨后乡村即景》写了早稻、园桑,李树、梨花,机种、机耕,“彩图一幅”平面化,而无切入点;其次,切忌空泛语、套话。诸如:“山居春色好,兴致赋诗夸”(《喜乐农家》)、家家乐走康庄道,个个争当致富翁(《鹧鸪天·村中行》)、“曲曲新词除旧调,田园岁岁赞歌多”(《田园新曲》)、“清风飘唱多康乐,美丽乡村谁不吟。”像此类直露无余味的诗,作者应力戒不作,编辑应力删不选。

在线人数:2215今日访客数: 66947今日页面浏览量: 87122总页面浏览量: 78390688

办公室:(010)66110906会员部:(010)66110720  (010)66110906理论评论部:(010)64029139诗教部:(010)66519540培训部:(010)66156739网络信息部:(010)66079545账务室:(010)66081124

学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三楼中华诗词学会 邮编:100007 京ICP备1904443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7号

《中华诗词》杂志社:办公室、发行部:64068289编辑部:64068468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八条52号二楼《中华诗词》杂志社;邮编:100007投稿电子邮箱:zhscbjb@163.com

技术支持: 江苏书妙翰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诗词云